寧波博物館藏有一件國內罕見的唐代秘色瓷荷花托盞。該托盞為1975年寧波市和義路遺址唐“大中二年”紀年墓中出土,包括茶盞和盞托兩件器物配套組合而成。茶盞高6.5厘米,口徑9厘米,造型猶如一朵盛開的蓮花,口沿作五瓣花口弧形,外壁壓出內凹的五條棱線,形成五個花瓣的界線效果,茶盞內外素面無紋;盞托高3.4厘米,口徑15厘米,仿荷葉形,薄薄邊緣四等分向上翻卷,極具被風吹卷的動感。盞托中心內凹,剛好穩(wěn)穩(wěn)地承接茶盞,看上去似一件不可分開的整體,構成了一幅輕風吹卷的荷葉載著一朵怒放的荷花在水中搖曳的畫景。整個托盞青翠瑩潤如玉,青釉亮潔均勻、如冰似玉,胎釉結合緊密,胎為淺灰色,造型設計巧妙,制作精致,被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無疑是越窯上品。
寧波是“海天佛國”,唐僧鑒真由明州東渡日本,日僧最澄來天臺山研究佛學,并帶回茶籽傳播到日本。可以說,是唐代的禪文化、茶文化,再加上冠絕當時的越窯青瓷工藝,催生了這精巧絕倫的“越窯秘色瓷荷形托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