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栽培季節(jié)
3月下旬至4月上旬前采用小拱棚育苗,5月下旬至6月上旬定植,9月中下旬(霜凍前)收獲。
2.播種育苗
覆土撒播,即整平畦面一撒播一覆干細(xì)土或細(xì)沙(厚度為0.5-1 cm)一稍作整壓一扣棚,有的也采用先覆干細(xì)沙后澆水的方式進(jìn)行,但覆土不宜太厚,以1 cm左右為宜。若覆土過薄,容易出現(xiàn)子葉帶帽出土,不利幼苗生長。每畝苗床用種量4-5 kg,可供大田40-50畝地栽植。
3.苗期管理
出土前日溫控制在20℃左右,夜溫大于13℃。幼苗全部出齊,間去密苗、劣苗、病弱苗,保持苗距1.5-3 cm,并適當(dāng)控水蹲苗,以促進(jìn)根系生長,防止地上部徒長。當(dāng)幼苗長出2片真葉時,結(jié)合澆水,適當(dāng)追施氮素化肥,每畝苗床施12-18 kg尿素或追施人糞尿500 kg左右。
4.定植
1)整地施肥。洋蔥不宜連作,也不宜與其他蔥蒜類蔬菜重茬,應(yīng)與非蔥蒜類作物進(jìn)行3-5年的輪作。每畝施腐熟有機肥6 000-7 000 kg,再混入硫酸鉀復(fù)合肥20-25 kg、磷酸二銨20-30 kg。施用基肥,撒施,然后在耕地時充分耙勻,使土壤與肥料均勻混合。
2)定植。定植時要選擇根系發(fā)達(dá)、生長健壯、大小均勻的幼苗,清理掉受傷苗、蟲害苗、腐爛苗、弱小苗,已有3-4片真葉,株高15-20 cm為宜。每畝栽植18 000-20 000株,定植密度控制在行距20 cm、株距15 cm左右。
5.田間管理
1)澆水。定植后澆緩苗水,緩苗后控水蹲苗,促進(jìn)幼苗迅速發(fā)根成活。進(jìn)入莖葉生長期,加大澆水量促進(jìn)莖葉迅速生長。采收前7-8天要停止?jié)菜?/p>
2)追肥。洋蔥施足底肥后,植株旺長前期不用施肥,植株旺長期和鱗莖膨大期,一般每畝追施腐熟有機肥1 000-2 000 kg或磷酸二銨10-15 kg,隔2周左右追施第2次肥,每畝施人糞尿1 000 kg,混以10-15 kg硫酸鉀,以保證膨大期營養(yǎng)供應(yīng)。鱗莖膨大后期減少氮肥施人量,以免造成植株旺長貪青,影響成熟,每畝施10kg尿素、10-15 kg硫酸鉀。
6.病蟲防治
洋蔥常見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紫斑病、軟腐病等。蟲害主要有蔥薊馬、根蛆、蔥地種蠅等。
1)霜霉病。選擇地勢高、易排水的地塊種植,并與蔥蒜類以外的作物實行2-3年輪作。清潔田園,選用抗病品種。發(fā)病初期噴灑78%波·錳鋅(科博)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隔7-10天噴1次,連續(xù)噴3-4次。
2)紫斑病。清潔田園,實行2年以上輪作。多施基肥,少施化肥,合理追肥,雨后排水,使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抗病力。及時防治蔥薊馬,以免造成傷口。選用無病種子,也可將種子用40%甲醛300倍液浸3小時殺菌,浸后及時洗凈。發(fā)病初期噴灑78%科博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丙環(huán)唑1 000倍液、50%烯酰-錳鋅800倍液,隔7-10天噴1次,連續(xù)噴3-4次。
3)軟腐病。培育壯苗。注意肥水管理,防止氮肥過量。及時防治蔥薊馬、蔥蠅和地蛆等。在田間發(fā)病初期,噴可殺得3 000可濕性粉劑2 000-3 000倍液、78%的波·錳鋅(科博)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農(nóng)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3 000倍液,7-10天噴1次,共噴3-4次。
4)蔥薊馬。清除雜草,加強肥水管理。用1.8%阿維菌素2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噴霧,對薊馬防效高,對天敵安全,還兼有促進(jìn)植株生長的作用。
5)根蛆。多施生物菌肥,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加強肥水管理。用48%毒死蜱1 500-2 000倍液或48%毒·辛800-1 000倍液,每隔10-15天噴1次,連噴3-4次,采收前20天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