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景色歷來是世界各地畫家筆下的靈感來源。在歐洲,早期的花園風景畫一直以歷史、宗教和文學為主題背景,直到19世紀,印象派畫家才開始注重以花園本身為題材,描繪最真實的自然景色,除了最為人熟知的莫奈,另一位大畫家馬蒂斯雖沒有培植花園,卻也鐘情于園林風景,用他特有的濃烈色彩描繪著置身于花園中的人與物。也正是在這一時期,日本浮世繪傳人歐洲,淡雅東瀛色彩表現(xiàn)出的世俗風物、自然景色,也觸動著當時的印象派畫家。
相比那時的風景畫,如今的藝術(shù)家擁有了更豐富的媒介來表達對自然的熱愛。英國藝術(shù)家大衛(wèi)霍克尼一直對新科技抱有濃厚的興趣,iPhone與iPad讓他隨時隨地能夠動手畫畫,而屏幕顯示出的鮮艷色彩更為他的風景繪畫帶來新的挑戰(zhàn)。
捕捉光線的變化、運用色彩的對比,這不僅出現(xiàn)在藝術(shù)家的畫作里,還延伸到對園林以及生活環(huán)境的布局、設(shè)計中。游走在風景畫前,那種對于美的激情仍然影響著我們今大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