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福建省安溪縣龍門和平小學的陳藝婷同學問:
為什么鳥有翅膀而人沒有?
北京自然博物館研究員
張玉光的回答:
在動物世界中,動物長著翅膀,而人卻長著胳膊,手上還有5個手指頭,怎么區(qū)別這么大呢?
原來,在脊椎動物的分類中,除了魚類,我們把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動物都統(tǒng)稱為四足動物。有些小讀者看到這里可能更納悶了:鳥和人怎么會是四足動物呢?
其實,這里所說的四足,并非是用來走路的“足”,而是四肢的簡稱。作為鳥類和哺乳動物的人類而言,它們各自為了適應環(huán)境,2個前肢發(fā)生了明顯的適應演化。鳥類為了飛翔藍天,身體骨骼逐漸變得輕巧,所以鳥類的骨骼是中空的。
此外,鳥的前肢也極度翼化,不僅骨骼形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數(shù)量也由5趾減少為3趾,并且這些前肢骨骼還隱藏在羽毛下面。
借助羽毛的空氣動力學作用,鳥類便可以隨意輕松飛行,自如變幻空中姿態(tài)。當然,有些鳥類在地面生活時間長了,逐漸適應行走生活,前肢也特化了,就像幾維鳥,幾乎看不到前肢了。
人類的前肢在漫長的演化中,由于身體的直立行走發(fā)生了明顯變化:前肢變得特別靈活,尤其是5指的變化更大—由于需要工作生產(chǎn),所以人類的前肢手指變得最能適應神經(jīng)支配,不僅能夠創(chuàng)造工具,還能巧妙地使用工具。人類正是依靠一雙勤勞的雙手不斷改變著世界,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