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蘇東坡拎上幾條鮮活武昌魚看望病中的王安石。王安石將魚蒸熟后,夾起一根魚刺扔入清水中,以驗證是否是正宗的武昌魚。
王安石向坡翁傳經(jīng)道:人們常說的鳊魚一般包括鳊魚、三角魴和團頭魴。團頭魴就是武昌魚,乍看它與三角魴的外貌幾乎一樣,細瞧則稍有差異。武昌魚口較寬,呈平弧形,背鰭硬刺短,尾柄較高,略呈正方形,銀白色的鱗片,鑲有十幾條細紋;而三角魴口較窄,背鰭硬刺較長,尾柄較短,呈長方形,體側條紋不明顯。再者,三角魴分布很廣,北起黑龍江,南到海南島,江河、湖泊中都有天然生長的;而武昌魚原產(chǎn)湖北鄂城附近的梁子湖。武昌魚油脂豐厚,剔刺拋入清水,即刻浮起油花。這是鑒識武昌魚最簡易的方法。
蘇東坡聽后,對王安石豐富的食魚知識十分欽佩,寫詩贊美武昌魚:“長江繞廓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p>
(楊義琴薦自《特別健康》)
責編:高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