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媛媛
萬里乘云去復(fù)來,只身東海挾春雷。
忍看圖畫移顏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yīng)仗出群才。
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秋瑾
坐上火車,向東,讓海風(fēng)吹散你的炎熱,讓海浪撫平你的疲倦,除了陽光、沙灘、大海,這里還有積淀了千年的海疆文化,不妨趁著這個夏天去感受一下山東半島海疆文化的魅力!
穿越回明朝,這片土地上到處都是衛(wèi)所。那時候,為了防止倭寇的侵擾,朱元璋創(chuàng)建了明代獨有的衛(wèi)所兵制,登州衛(wèi)、萊州衛(wèi)都是創(chuàng)建于那時。后來那些如雷貫耳的地名,天津衛(wèi)、金山衛(wèi)、威海衛(wèi)、鰲山衛(wèi)、石臼所、浮山所等等都是來源于此。
說起衛(wèi)所不得不提登州衛(wèi),這個后來又演變?yōu)榈侵莞?、登州的地方。登州衛(wèi)在現(xiàn)今的蓬萊一帶,一個充滿仙氣的地方,因“海市蜃樓”和“八仙過?!倍h近聞名。傳說秦始皇曾來此尋求長生之藥,漢武帝御駕訪仙于此。一直以來,人們都愿意相信,在蔚藍的大海上,漂浮著幾座迷人的島嶼,那里瓊樓玉宇,美樂飄飄。
事實上,那只是海市蜃樓給人們帶來的幻境,但又不得不承認這里真的美得勝似“人間仙境”。與蓬萊隔海相望的,是迷人的島嶼,叫長島。如果還是在明朝,你會在長島的烽山上看到戚繼光帶領(lǐng)著士兵在此建造烽火臺。在對岸的蓬萊,有一座戚繼光紀念館,因為人們覺得這里是戎馬一生的英雄的故鄉(xiāng)。
長島是“中國最美的十大海島”之一。這里又被叫做廟島群島,由32個島嶼組成,位于蓬萊海岸向北約7海里的大海上(蓬萊港乘船約半小時航程),是傳說中八仙過海要去的地方。八仙都向往的地方,自然美不勝收,有人評價這里“山有武陵十里畫廊之美,海有漓江風(fēng)光之俊秀”。
穿越回過去,這里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它恰處京津海上呃喉,古今被視為中國東大門。清代還專設(shè)直隸轄制,并在渤海海峽的列島設(shè)重兵駐防。古人的良苦用心,并沒使得京津“固若金湯”。1860年后,英法聯(lián)軍和八國聯(lián)軍先后4次取道渤海海峽攻占天津、北京,廟島群島這個京津門閂成了覆滅大清的海上“跳板”。在一定意義上說,大清帝國的滅亡是“沉在海上”,廟島群島這道中國海上軍事鎖鏈的斷崩,使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王朝逐步走向灰飛煙滅。
清王朝的滅亡,是一環(huán)扣著一環(huán),甲午海戰(zhàn)是其中重要的一環(huán)。從長島向東去,就到了發(fā)生甲午海戰(zhàn)的威海衛(wèi)。劉公島上的甲午戰(zhàn)爭紀念遺址及博物館還在向后人訴說著當(dāng)年的故事。
劉公島上不僅有清朝北洋海軍提督署、水師學(xué)堂、古炮臺等甲午戰(zhàn)爭遺址,還有眾多英租時期遺留下來的歐式建筑,素有“東隅屏藩”和“不沉的戰(zhàn)艦”之稱。此外,這里還有上溯千年的戰(zhàn)國遺址、漢代劉公劉母的美麗傳說,深厚的歷史積淀和美麗的自然風(fēng)光,讓這里獲得“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譽。感受歷史文化,擁抱自然美景,怎么能錯過此處呢?
逛完了劉公島,向西走,會路過養(yǎng)馬島,這里也是避暑游玩的好去處,傳說因秦始皇在這里組織養(yǎng)馬而得名。而再向東呢,就到了天無盡頭“太陽啟升的地方”——成山頭,秦始皇曾東巡至此,這里離甲午海戰(zhàn)發(fā)生的海域只有10海里。這里氣候宜人,尤其盛夏時節(jié),雖然刻意營造的旅游環(huán)境多了一些,但絲毫不影響你來這里休假避暑。
山東半島美麗的地方和美麗的島嶼數(shù)不勝數(shù),但不要忘記還有一座美麗的城市,這里既有現(xiàn)代的時尚氣息,又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它就是青島,一個紅瓦綠樹與碧海藍天交相輝映的地方。這里有獨特的“萬國建筑博覽會”八大關(guān),匯集了俄、英、法、德、美等20多個國家的建筑風(fēng)格,既有線條明快的美國式建筑“東海飯店”,又有歐洲設(shè)計師打造的田園式別墅。這里將公園與庭院融合在一起,郁郁蔥蔥的樹木,從春初開到秋末的各式花朵,為這里的美麗又增添了幾分顏色。有人在公主樓前流連忘返,有人在愛情角談情說愛,這里是每一個到青島的人都不能錯過的游覽勝地。
青島的美,山東半島的美,是辭藻無法描述到位的,只有親臨其境才能讀懂它們的美。你還在等什么,趕緊趁這個夏天,坐上高鐵,向東去吧,選一個適合自己的目的地,待上個三五天,讓自己遠離濟南的喧囂與炎熱,感受海水的清涼與歷史的厚重,豈不美哉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