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瀟
近半年時間里,藍天白云似乎不再“稀罕”,天空清澈、大地通透,藍天為幕、白云飄灑,不少人在朋友圈里曬出了自己城市的藍天白云,直呼“美得讓人沉醉”、“每每看到都讓人心曠神怡”!從曾經的“抬頭不見天,霧霾天天見”到如今的“藍天白云,繁星閃爍”,大氣治理的“清風”,吹散的不僅僅是天空的霧霾,更是“籠罩在人民心頭的霧霾”。山東各地市重拳出擊,不遺余力,只為人們心中的“藍天夢想”。山東省用鐵腕治污的決心和破釜沉舟的努力,讓山東“氣質”重新歸來。
藍繁閃爍,山東“氣質”眼見為實
曾經的春天和冬天,霧霾是人們心頭揮之不去的噩夢,簡簡單單的藍天白云,變成了難以享受的奢侈品,正如曾經有一首歌詞這樣寫道:“能不能把碧綠還給大地/能不能把蔚藍還給海洋/能不能把透明還給天空/在夢開始的地方一切還給自然……”出門就要戴口罩,遠遠望去,一片灰蒙蒙。而如今的山東,藍天白云又回到了人們的身邊。
2016年的上半年,山東省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72μg/m3,同比改善5.3%;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為134μg/m3,同比改善2.2%;二氧化硫(SO2)平均濃度為42μg/m3,同比改善17.6%;二氧化氮(NO2)平均濃度為39μg/m3,同比改善4.9%?!八{天白云,繁星閃爍”的天數平均為117.6天,同比增加了7.8天;環(huán)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平均為7.30,同比改善4.3%。
在2013年之前,由于氣質檢測數據標準存在差異以及相關檢測數據的專業(yè)性較強,雖然環(huán)保標準制定得很好,但是居民并不買賬,比起細顆粒物、二氧化氮平均濃度、二氧化硫濃度等數據指標,今天的天空是否蔚藍、晚上是否能看到繁星閃爍則是更為直觀的標準。
為了解決氣象數據和居民感受之間的矛盾,方便公眾更加直觀地了解環(huán)境空氣質量狀況,從2013年1月起,山東省環(huán)保廳在專業(yè)性指標的基礎上引入了評價空氣質量的具象性指標“藍天白云、繁星閃爍”天數(以下簡稱“藍繁”天數),并以氣象學上的“能見度”作為技術判定指標。
PM2.5、PM10改善多少,民眾無法判斷,但天藍不藍、晚上有沒有繁星閃爍,大家都看得見。這種更加公開、透明、可視化的環(huán)保評價,要比單純曬數據更有說服力,也更具監(jiān)督性,使社會公眾通過自己的感官就可以理解、判斷空氣質量狀況,而且具象性指標和專業(yè)性指標通過能見度指標相銜接,在公眾和環(huán)保部門之間架起了一座理解的橋梁。
在今年3月召開的新聞通報會上,山東省又首次發(fā)布了2016年2月全省“氣質日歷”。全省“氣質日歷”將空氣質量由好到差依次列為一級到六級,并對應標注成從綠到深紅六種不同顏色?!叭諝v”橫向表示時間,縱向表示城市,色塊表示AQI指數,考慮到空氣質量的區(qū)域性特征,把17城市劃分為4個區(qū)域:半島、魯中、魯西北、魯南。這張?zhí)厥獾摹皻赓|日歷”既可以形象地展示2月份全省的空氣質量狀況,也可以直觀地了解各市2月份的空氣質量變化情況,17城氣質好壞一圖即可看懂。
從“藍繁”標準到“氣質日歷”,決心展示的無疑都是山東省大氣污染治理的決心,更是讓好天氣“常態(tài)化”的有效手段。
群策群力,構建環(huán)保大格局
有標準,更要有計劃。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全力打好大氣污防防治攻堅戰(zhàn),2013年,山東省政府印發(fā)了《山東省2013-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規(guī)劃》及《一期行動計劃》,明確了“一個目標、三篇文章、六大舉措”的大氣污染防治思路,建立了信息公開、干部升遷、發(fā)展項目、財政資金、案件移交五項剛性機制,為山東省跨越八年的“藍天夢想”確定了清晰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隨后,山東省政府又分別與17市政府和省直有關部門簽訂了《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各市都成立了由黨政主要領導牽頭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指揮部和工作機構,將目標責任層層分解。
為調動山東省各地市積極防治大氣污染的積極性,2014年,山東省在全國首開“氣質”考核與生態(tài)獎補制度。省政府辦公廳出臺了《山東省環(huán)境空氣質量生態(tài)補償暫行辦法》,自2014年第一季度起,對空氣質量同比改善的市,由省級給予補償;對空氣質量同比惡化的市,由市級向省級補償,一季度一兌現(xiàn)一公開。
功夫不負有心人,“十二五”期間,全省環(huán)保系統(tǒng)圍繞“改善環(huán)境質量、確保環(huán)境安全、促進科學發(fā)展”三條主線,科學務實,積極作為,較好地完成了目標任務。
2014年以來,山東省累計接納省外來電982.6億千瓦時,新能源發(fā)電裝機容量占全省電力裝機比重達到11.5%。2013年以來,累計關停小火電220.9萬千瓦,淘汰煉鐵產能277.4萬噸、煉鋼產能825萬噸、焦炭350萬噸、燃煤小鍋爐1.4萬蒸噸。列入國家《重點區(qū)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guī)劃》的治污項目全部建成,全省脫硝機組裝機容量占比達86.2%,脫硝水泥產能占比達91.9%。累計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116.5萬輛,其中2005年底前注冊的營運黃標車9.9萬輛,完成國家下達的淘汰任務。
此外,山東省還建立了省會城市群大氣污染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順利完成APEC會議、“九三閱兵”等重大活動的空氣質量保障任務。而自2013年山東省啟動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規(guī)劃以來,全省環(huán)境空氣質量持續(xù)改善。2015年,全省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濃度比2013年分別改善22.5%、18.1%、36.6%、14.6%,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考核目標。
重拳治污,
跨越八年只為“藍天夢想”
治理大氣污染,既要有緊迫感,更要有“積跬步,至千里”的耐心和決心,污染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會轉瞬即見成效,在超額完成“十二五”目標之后,省環(huán)保系統(tǒng)又制定規(guī)劃,為實現(xiàn)“藍天夢想”打起了另一場曠日持久的“攻堅戰(zhàn)”。
山東省環(huán)保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期間,將把大氣污染治理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除全面落實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規(guī)劃,編制實施《山東省2013-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規(guī)劃》二期行動計劃,做好《山東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修訂工作,編制環(huán)境監(jiān)管網格大氣污染源清單,明確治理的時間表、路線圖,建立職責分工體系之外。
此外,山東省還將嚴格執(zhí)行大氣污染物第二階段排放標準限值,對不能達標的企業(yè)依法實施限產或停產治理。通過對燃煤機組的超低排放改造和績效審核、研究制定不同季節(jié)排污收費政策,推進污染行業(yè)冬季錯峰生產、加強機動車環(huán)保管理、嚴格成品油市場監(jiān)督管理、加強省會城市群大氣污染防治聯(lián)防聯(lián)控等措施,積極推進城市綠色交通體系和生態(tài)屏障建設,深入開展大氣污染控制,讓“白天藍天白云,夜晚繁星閃爍”的常態(tài)化不會遙遠,讓八年磨一劍的“藍天夢想”照進現(xiàn)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