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是當今世界上主要的國際通用語言之一,毛澤東以戰(zhàn)略家的眼光清楚地認識到了掌握英語的重要性,早在1955年他就對人說過:“英語將來是世界語言,要學一點兒,會有好處的?!?/p>
毛澤東學英語很專注、刻苦,曾用英語回答女兒的俄語問題。他給斯諾寫的一張字條“三塊肉喂你馬吃”,看得斯諾一頭霧水,品味一番才知道這是英文“非常感謝”的音譯……
“湖南腔英語”令人忍俊不禁
毛澤東最早接觸英語是在1913年。1913年春,毛澤東考入湖南第四師范學校(后并入湖南第一師范學校)。學?!耙耘囵B(yǎng)小學教員為目的”,開設的課程很多,其中就有英語。雖然毛澤東專心于哲學、史地、文學等課程,但可以肯定的是,在5年半的師范學習生涯中,毛澤東是學過英語的,至于成績?nèi)绾尉筒坏枚恕?/p>
投身革命后,繁重的革命工作和艱難險惡的環(huán)境,使毛澤東根本無法靜下心來學習英語,但一有機會他就抓緊時間習讀英語。1929年10月下旬,毛澤東隨閩西特委機關撤出上杭縣城,轉(zhuǎn)往蘇家坡養(yǎng)病。就在外界傳說“他已死于肺結(jié)核”、共產(chǎn)國際給他發(fā)“訃告”時,他卻在津津有味地讀著《模范英語讀本》。
當時與毛澤東的住處窗對窗的曾志后來回憶說:“主席不知從哪里弄來兩本初中英文,有時就坐在窗前大聲地念英文,他讀音不準,又夾帶很重的湖南腔,聽起來好笑。他在那邊愈是認真地讀,我在這邊愈是笑得厲害,可主席并不介意,依然旁若無人地在那里念他的湖南英語?!?/p>
斯諾訪問延安期間,也曾領教過毛澤東的“湖南腔英語”:斯諾曾把一本自己的著作《西行漫記》送給毛澤東,毛澤東當即回了一張便條,上面只有一句中文:“三塊肉喂你馬吃”。斯諾一頭霧水,在下方打了個問號,仔細品味了一番,才恍然大悟,原來是英語“Thank you very much(非常感謝)”的中文音譯。斯諾禁不住被毛澤東逗得大笑起來,并在后邊再打了兩個感嘆號。
孜孜不倦跟秘書學英語
1949年,毛澤東一家人在北京團聚,毛岸英、毛岸青、李敏(嬌嬌)三人用俄語說話,嘰里呱啦地爭個不停,毛澤東在一旁微笑不語。李敏明白毛澤東想知道他們在講什么,便說:“爸爸,我們在爭論西餐好吃還是中餐好吃?!泵珴蓶|興致來了,便用英語說:“中餐好吃。中餐的特點是軟熱豐富,西餐冷硬單調(diào)。”
一聽父親講英語,幾個孩子都感到很驚奇。毛岸英說:“我1946年回到延安時,就聽說爸爸在學英語,還聽說在轉(zhuǎn)戰(zhàn)陜北時,盡管環(huán)境那么艱險和緊張,爸爸也沒有間斷過學習??蓮膩頉]有聽過爸爸用英語講話。我不懂英語,但聽起來還是很流利的。”毛澤東說:“我的英語水平,還不如嬌嬌俄語的水平高,不如她講得流利。你們年輕人能專門學習外語,我要是有這樣的機會就好了。如果我能夠做到聽懂英語,能看英文報紙、刊物和書籍,把自己要講的意思用英語表達出來就好了?!?/p>
新中國成立之后,有了較好的學習條件和環(huán)境,毛澤東繼續(xù)學習英語。十分有意思的是,上個世紀50年代的中國與蘇聯(lián)友好,俄語是學校中的第一外語,毛澤東卻選擇了學英語。于是,1954年10月,在新華社國際部工作的林克被選中,擔任毛澤東的國際問題秘書。有一天,毛澤東突然問他:“你做我的老師,教教英語,好嗎?”毛澤東的眉宇間透著誠懇,“過去,我做過教書先生,現(xiàn)在要做學生,拜師嘍。”言罷,抱了抱拳。
從此,林克開始了給毛澤東當英語先生的生涯。毛澤東學英語的興致很高,無論在京,還是在外地,他每天都要擠出時間學習,一般是個把小時,有時三四個小時,興致高時,最多達七八個小時。甚至在出巡的火車、輪船、飛機上,學習也不間斷。有一張廣為流傳的照片,后來被稱作是毛澤東“飛機上的工作照”,郭沫若還為之賦詩一首,實際上那是毛澤東在飛機上學英語的照片?!皩Υ宋矣浀檬智宄!绷挚嘶貞浀?,“那是1957年春,毛主席南下視察工作。從照片上看,桌面上有兩只對放的茶杯,兩份對擺的文件,顯然應有兩個人,那是我與主席一塊兒學英語?!?/p>
毛澤東自謂學習英語“到處碰石頭,很麻煩”,但他毅力非凡,表示“決心學習,至死方休”。他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就是要通過學習,能夠看英文的政治、經(jīng)濟、哲學等方面的文章。在林克珍藏的大量毛澤東手跡中,不乏這樣的短函:“林克同志,《毛澤東選集》第四卷英譯本,請即詢問是否已經(jīng)譯好?如已譯好,請即索取兩本,一本給你,另一本交我?!薄赌箍坡暶鳌酚⑽淖g本出版了沒有?請你找兩本來,我準備和你對讀一遍?!笨梢娒珴蓶|對英語學習的執(zhí)著。
毛澤東說話湖南口音很重,英語單詞發(fā)音也不準,就讓林克領讀,自己跟讀,然后再練習幾遍,讓林克糾正發(fā)音不準的地方。遇有生疏的單詞或短語,毛澤東便用削得很尖的鉛筆,在單詞下面注明音標,并在書頁空白的地方,用密密麻麻的蠅頭小字注明每個單詞和短語多種不同的字義。在《共產(chǎn)黨宣言》和《矛盾論》英譯本上,毛澤東從第一頁到最后一頁,都作了詳細的注。直到晚年,每當他重讀一遍時,就補注一次。
用英語說暈王洪文
1974年12月23日,周恩來抱病飛赴長沙,向毛澤東匯報四屆人大籌備工作情況,王洪文也到了長沙。當時,“四人幫”企圖阻止鄧小平復出主持國務院工作,毛澤東在同周恩來、王洪文的談話中,再次明確表態(tài)支持鄧小平,說:“你們留在這里談,告訴鄧小平在京主持工作。”
“鄧小平politics(政治)比他強?!泵珴蓶|指著王洪文對周恩來說,不懂英文的王洪文一臉的茫然。毛澤東又指著王洪文說道:“你沒有鄧小平強?!币贿呎f還一邊在紙上寫了個“強”字。這次王洪文似乎聽懂了,顯得十分尷尬。
毛澤東在接見外賓談話時也偶爾摻入幾個英文單詞。1975年4月18日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日成抵達北京,毛澤東當天在中南海會見了他。兩個老友寒暄,毛澤東說了一句英語:“Welcome(歡迎)!”可能因為L、N不分,毛澤東自我解嘲地說:“講外國語,我發(fā)音不好?!?/p>
雙方談完,金日成起身告辭,毛澤東卻要金日成“等一下”,然后出人意料地用英語問道:“你們吃飯還用兩根棍子嗎?”金日成愣了半天也沒反應過來,直到身邊的翻譯提醒他,他才意識到這又是毛澤東的一大創(chuàng)造,用英文“Twosticks”(兩根棍子)來解釋筷子。
(據(jù)《黨史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