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大爺總是說他的鼻子發(fā)干,在氣候寒冷、干燥的冬季癥狀尤為突出。一旦感冒,鼻涕很少但十分黏稠,往往堵在鼻腔內而引起鼻塞、嗅覺減退和頭痛,鼻干也往往較平日顯得更加嚴重。近日,葛大爺的鼻子干燥癥狀愈發(fā)突出,并伴有鼻塞和頭痛,無奈,葛大爺只好去醫(yī)院耳鼻喉科檢查,結果被診斷為萎縮性鼻炎。
老年人由于鼻黏膜的退行性改變,易患萎縮性鼻炎。萎縮性鼻炎的特征性臨床表現之一就是鼻子總發(fā)干,這是因為萎縮性鼻炎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影響鼻子的濕潤程度:
1.萎縮性鼻炎所致鼻黏膜的萎縮性改變,不僅有鼻腔內黏膜上皮的萎縮,還有黏膜下的腺體萎縮,這樣就會使得鼻黏膜的分泌減少,濕潤度下降,因而鼻子總是發(fā)干。
2.萎縮性鼻炎常常伴有鼻黏膜下的血管平滑肌萎縮,容易引起小血管管腔變窄或閉塞,局部血液供應減少,影響腺體分泌,使得鼻腔濕潤度下降。
3.萎縮性鼻炎常常有鼻纖毛的缺失,導致吸入鼻腔內的異物、灰塵不易及時排出,與黏稠分泌物混合在一起堵塞腺體分泌管,也會引起鼻腔分泌功能下降而不能很好保持濕潤狀態(tài),必然會使患者經常感到鼻子發(fā)干。
鼻子發(fā)干意味著鼻腔過于干燥。鼻腔干燥對老年人健康的不利影響主要有以下幾點:
1.可因鼻腔內分泌物減少和分泌物黏稠而產生痂皮,堵塞鼻竇而引起鼻竇炎,造成患者頭痛和鼻塞癥狀。
2.可因鼻腔內的痂皮形成而妨礙氣體分子與鼻腔內嗅細胞接觸,從而造成嗅覺減退或缺失。
3.因鼻子發(fā)干、發(fā)癢和鼻腔堵塞,患者用手指或用其他東西挖鼻子,造成鼻黏膜血管破裂而導致鼻出血。
由此可見,老年人經常鼻子發(fā)干并非小事,絕不可掉以輕心,應早防早治,以下幾點值得關注:
1.為了減輕鼻子發(fā)干,老年人要注意多喝水,每日飲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注意多吃含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B2豐富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和瘦肉、蛋類、乳制品等。
2.如果偶爾有鼻子發(fā)干及不適的現象,可用復方薄荷油滴鼻劑或25%葡萄糖甘油滴鼻,每天1~2次,以保持鼻腔黏膜濕潤,同時使鼻痂脫落,易于擤出。
3.冬春季節(jié)外出時最好戴上口罩,這樣既能保暖又能避免吸入干冷空氣,防止鼻子發(fā)干和鼻塞癥狀加重。如果出現鼻子發(fā)堵、發(fā)癢癥狀,千萬不要用手指挖鼻孔,防止鼻黏膜損傷而引起鼻出血。
4.當老年人經常性鼻子發(fā)干,或伴有鼻塞、頭痛癥狀時,應警惕萎縮性鼻炎的可能,最好去醫(yī)院耳鼻喉科就診,以便明確診斷,避免誤診誤治。
5.一旦明確診斷為萎縮性鼻炎,治療措施主要是進行鼻腔灌洗和鼻腔用藥,以減少鼻內細菌數量,濕潤鼻腔黏膜,促進痂皮脫落,保持鼻腔通暢。另外,霧化吸入和理療也具有良好療效,具體治療方案應在醫(yī)生指導下制訂并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