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ing the opportunity of the 21st French Language Festival,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Baudouin Mouanda photographic artworks exhibition was held in Guangzhou on March 11, 2016. The exhibition, jointly hosted by Beijing French Cultural Center and the 21st French Language Festival and sponsored by the Redtory, presented 22 pieces of photographic artworks to reveal the artistic glamour of Congo.
以第21屆法語活動節(jié)為契機,北京法國文化中心、中國法語活動節(jié)主辦方與廣州紅專廠文化藝術機構攜手推出《巴剛果的雅士們》——博杜安·莫安達(Baudouin Mouanda)攝影展,于2016年3月11日在廣州紅專廠藝術區(qū)D6展館開幕,開幕現(xiàn)場舉行了藝術家分享會,介紹巴剛果的雅士S.A.P.E(“氛圍制造者和優(yōu)雅者協(xié)會”簡稱)。
展覽展出22張攝影作品,通過展現(xiàn)身姿挺拔的雅士們和亮麗色彩的構圖,讓觀者感受到剛果民主共和國首都布拉柴維爾雅士運動的生機與活力。
雅士(sapeur)是一個追求享樂的非主流文化群體,盡管他們中大多數(shù)人的生活并不穩(wěn)定。雅士們極其注重著裝品質(zhì)。雅士的定義是非暴力的,盡管剛果常年處于戰(zhàn)爭背景下,他們始終是和平的守衛(wèi)者。
博杜安·莫安達(1981年生), 剛果攝影師,攝影行業(yè)協(xié)會Collectif Génération Elili 和Afrique in visu成員。其攝影生涯始于1993年。他拒絕墨守成規(guī),就職于布拉柴維爾一家地方報社,在作品《戰(zhàn)爭的惡果》中他將目光投向了剛果的連年戰(zhàn)亂。2007年,他到法國巴黎CFPJ(法國中央新聞記者培訓和進修中心)進修。
巴黎的經(jīng)歷讓他創(chuàng)作了以在巴黎及郊區(qū)生活的剛果人群體為主題的作品《la Sapologie》。2008年他繼續(xù)進行這項工作。2009到2010年,這一作品先后在巴黎戴皮爾博物館“作為一個人的藝術”展覽和巴馬科(馬里共和國首都)非洲攝影雙年展上展出,他本人也在展覽上獲得了杰出青年藝術家獎以及Fondation Blachère獎項。他在加蓬首都利伯維爾參加了為期三個月的駐地項目,創(chuàng)作了《嘻哈與社會》并觀察記錄總統(tǒng)大選。
博杜安·莫安達的作品在《Afrique magazine》《Jeune Afrique》《VSD》《LExpress Style》《Planète Jeune》等雜志上定期發(fā)表,并呈現(xiàn)在法國境內(nèi)外眾多展覽會中。
中國法語活動節(jié)最初由法語國家及地區(qū)國際組織(OIF)的成員國和觀察員國及地區(qū)駐華使館機構提議舉辦,象征著分享、交流,也充分體現(xiàn)文化多樣性,它不僅表現(xiàn)法語,更體現(xiàn)著多語言溝通的魅力,因為掌握另一種語言是認識和分享的重要方式。今年是第21屆法語活動節(jié)。
法語活動節(jié)期間,全國將有數(shù)百項活動,其中包括音樂、藝術、電影、運動、文學、美食、演出等。其中,廣州地區(qū)還有雅士服裝表演、法國作家弗雷德里克·西里耶(Frédéric Ciriez)介紹剛果雅士人群的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