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濤,易祿榮,周于勝,馮雨艷,唐琳
(1.四川大學(xué),成都,610065;2.成都蓉生藥業(yè)有限責(zé)任公司,成都,610041)
?
蒸汽滅菌柜性能驗證方法的建立和應(yīng)用
李濤1,2,易祿榮2,周于勝2,馮雨艷2,唐琳1
(1.四川大學(xué),成都,610065;2.成都蓉生藥業(yè)有限責(zé)任公司,成都,610041)
摘要:檢查并確認滅菌柜的運行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查看空載情況下滅菌柜不同位置的熱分布狀況,確定滅菌過程中冷點的位置,設(shè)定滅菌程序的有關(guān)參數(shù),用試驗來證實滅菌運行的可靠性及滅菌程序的重現(xiàn)性,以確保滅菌后產(chǎn)品的污染率低于10(-6)。本文分析了空氣泄漏試驗、B-D測試、空載熱分布、負載熱穿透、生物挑戰(zhàn)性試驗等方法。得到的試驗結(jié)果均符合要求,芽孢滅活試驗結(jié)果均為陰性。
關(guān)鍵詞:蒸汽滅菌柜;性能驗證;空氣呼吸器滅菌效果確認;空氣泄漏試驗;B-D測試;空載熱分布;負載熱穿透;生物挑戰(zhàn)性試驗
根據(jù)現(xiàn)行GMP[1]要求,藥品生產(chǎn)中所使用的滅菌設(shè)備,安裝、調(diào)試結(jié)束后,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和使用一定時間后必須對其性能進行確認,以證明該設(shè)備能夠達到去除生物污染的目的。查閱國內(nèi)外相關(guān)資料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的部分蒸汽滅菌柜驗證中未對滅菌結(jié)束后通入的潔凈壓空的無菌性進行驗證,導(dǎo)致腔體內(nèi)已滅菌物品存在一定的被污染風(fēng)險[2-4]。在本驗證方案中,我們增加了對滅菌柜空氣呼吸器滅菌效果的確認來保證滅菌結(jié)束后通入腔體的的潔凈壓空的無菌性,防止已滅菌物品受到污染。依據(jù)本方案,我們對公司的FEDEGARI蒸汽滅菌柜(型號FOM4/9 ESTRA5)滅菌效果進行了驗證。通過該驗證試驗,建立起一套切實可行的驗證方案和試驗方法,為今后驗證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打下基礎(chǔ)。
1.1材料
材料包括儀器和指示劑兩部分:
儀器有:Kaye validator 2000無線溫度記錄儀、MILLPORE完整性測試儀;
指示劑包括Pro Chem B-D測試包、滅菌生物指示劑(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ATCC7953)。
1.2方法
方法包含五個步驟:
(1)織物滅菌程序
最低溫度121.0℃,控制溫度122.0℃,最高溫度123.0℃、滅菌時間30分鐘、脈動次數(shù)3次;
(2)空氣呼吸器滅菌效果確認
該蒸汽滅菌柜在滅菌程序結(jié)束時,會通過空氣呼吸器除菌濾芯通入潔凈壓縮空氣來平衡腔體內(nèi)壓力,以確保腔體內(nèi)壓力與大氣壓相等,保障操作安全。為保證滅菌腔體內(nèi)滅菌后物品不受到進入的潔凈壓空的污染,所以需要對空氣呼吸器的滅菌效果進行確認;
(3)空氣濾芯完整性測試
將空氣除菌濾芯安裝入呼吸器內(nèi),從呼吸器的進口端加入注射用水將濾芯完全浸沒,在進口端留一段空氣,連接潔凈壓縮空氣管至濾器進氣口,打開完整性測試儀,進行完整性測試,以確認蒸汽滅菌柜空氣呼吸器除菌過濾潔凈壓縮空氣所使用濾芯的孔徑的完整性。壓力恒定在1100mbar下,氣體擴散值應(yīng)0.1ml/min;
(4)空氣呼吸器滅菌溫度測試
方法:將前完整性合格的空氣呼吸器安裝至蒸汽滅菌柜進行蒸汽滅菌,并與生物挑戰(zhàn)試驗同時進行。在蒸汽滅菌柜空載狀態(tài)下,將Kaye Validator 2000溫度驗證系統(tǒng)按圖1所示的1、2、3點各放置一支測溫探頭,2號點Kaye Validator 2000測溫探頭與TE7溫控探頭放置一致,各點F015min,溫度均能達到121.0℃,同時呼吸器內(nèi)各點溫度與各點平均溫度相差±1.0℃;
圖1 空氣呼吸器滅菌試驗KayeValidator2000測溫探頭位置擺放圖
(5)空氣呼吸器生物挑戰(zhàn)性試驗
蒸汽滅菌柜空載時,將三支滅菌生物指示劑(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ATCC7953)),芽孢菌含量達到106以上的生物指示劑編號后與Kaye Validator 2000溫度探頭放置一致置于呼吸器內(nèi),與空氣呼吸器滅菌溫度測試同時進行,以證明蒸汽滅菌柜呼吸器在正常滅菌操作時,該點在達到滅菌溫度時滅菌柜呼吸器的滅菌效果。生物指示劑培養(yǎng)后應(yīng)為陰性。
1.3空氣泄漏試驗
1.4B-D測試
將ProChem B-D測試包放置于蒸汽滅菌柜設(shè)備架子底部前面,排水通道上方。設(shè)定BD測試程序參數(shù):脈動3次,真空脈動下限0.2bar,真空脈動上限1.5bar,每次脈動壓力上下限增加0.1bar,滅菌溫度121.0℃;測試包滅菌時間10分鐘;運行程序一次。
1.5空載熱分布試驗
在空載狀態(tài)下將Kaye Validator 2000均勻分布于蒸汽滅菌柜內(nèi),其中CH2放置于蒸汽滅菌柜的排氣口內(nèi)與滅菌柜T1溫度探頭一致,CH9與滅菌柜內(nèi)T2溫度探頭放置一致,再按滅菌工藝要求參數(shù)(織物滅菌程序121.0℃ 30分鐘)進行空載試驗[5]。當(dāng)脈動真空滅菌柜溫度顯示達到121.0℃記錄時間,恒溫10分鐘再次分別記錄各測溫探頭的時間和溫度,找出空載熱分布溫度最低點的位置和滅菌腔室內(nèi)空載熱分布狀態(tài)。滅菌階段各點F015min,各點溫度均應(yīng)達到121.0℃,同時脈動真空滅菌柜腔室內(nèi)各點溫度與各點平均溫度相差±1.0℃,
圖2
圖3
1.6負載熱分布/熱穿透試驗/生物挑戰(zhàn)試驗
在模擬生產(chǎn)條件下的最大負載量狀態(tài)下(負載中最上層重疊放置套潔凈服30套,其他3層每層重疊放置40套潔凈服),將Kaye Validator 2000無線溫度記錄儀均勻分布于蒸汽滅菌柜內(nèi)被滅菌物品中最難滅菌的位置(其中CH2溫控探頭放置于蒸汽滅菌柜排氣口位置,一支溫控探頭放置于以上實驗確定的冷點位置),再按滅菌工藝要求參數(shù)分別進行負載熱穿透試驗[6]。Kaye溫度探頭布點時,應(yīng)至少有一支探頭與蒸汽滅菌柜溫控探頭放置于距離冷點位置。再將十二支滅菌生物指示劑(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ATCC7953)),芽孢菌含量達到106以上的生物指示劑編號后與Kaye溫度探頭放置一致置于滅菌物品包裹內(nèi)。完畢后記錄各點溫度,找被滅菌物品的溫度最低點的位置。該試驗進行3次以檢查其重現(xiàn)性。所有用于負載熱分布的Kaye Validator 2000無線溫度記錄儀記錄溫度均應(yīng)121.0℃,F(xiàn)015min,滅菌后生物指示劑培養(yǎng)后均應(yīng)為陰性。
2.1空氣呼吸器滅菌效果確認
濾芯完整性測試結(jié)果如表1所示??諝夂粑鳒缇鷾囟葴y試結(jié)果如表2所示。同時三支滅菌生物指示劑經(jīng)培養(yǎng)后均為陰性。
表1 濾芯完整性測試結(jié)果
表2 空氣呼吸器滅菌溫度測試結(jié)果
2.2空氣泄漏試驗結(jié)果
在十五分鐘內(nèi),腔室內(nèi)壓力變化40Pa/min。
2.3B-D試驗結(jié)果
試紙顯示顏色變成黑色,且顏色分布均勻。
2.4空載熱分布結(jié)果
運行程序進入滅菌階段后,用于空載熱分布的Kaye Validator 2000無線溫度記錄儀記錄溫度均121.0℃,F(xiàn)015min,各點與平均溫度差值±1.0℃,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3。
表3 空載熱分布試驗結(jié)果
2.5負載熱分布、熱穿透試驗及生物挑戰(zhàn)試驗結(jié)果
滅菌過程中,所有用于負載熱分布的Kaye Validator 2000無線溫度記錄儀記錄溫度均121.0℃,F(xiàn)015min,滅菌后生物指示劑培養(yǎng)后均為陰性,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4。
表4 負載熱分布試驗結(jié)果
在空氣呼吸器滅菌效果確認中,濾芯的完整性測試、滅菌溫度測試及滅菌后生物指示劑經(jīng)培養(yǎng)后均為陰性,證明了空氣呼吸器滅菌效果的有效性。
在空氣泄漏試驗中,腔體在十五分鐘內(nèi),腔室內(nèi)壓力變化40Pa/min,證明了腔體密閉性能良好。
在B-D試驗中,試紙經(jīng)過滅菌處理后變?yōu)榫鶆虻暮谏?。說明滅菌柜在抽真空脈動階段已將滅菌腔及BD測試包內(nèi)原有的空氣全部抽出。
由負載熱分布穿透試驗結(jié)果可以看出,程序進入滅菌階段后,各點溫度均121.0℃,各點與平均溫度差值±1.0℃,F(xiàn)040min,且滅菌后生物指示劑培養(yǎng)后均為陰性,說明對滅菌物品具備有效的熱穿透能力。
綜上所述,公司的FEDEGARI蒸汽滅菌柜(型號FOM4/9ESTRA5)在整個滅菌過程中,空氣呼吸器滅菌效果良好;溫度分布均勻;真空度達到要求;在脈動階段能將滅菌腔及滅菌物品原有空氣全部抽出,滅菌物品各部位均被徹底有效滅菌。生物挑戰(zhàn)試驗進一步證明,各測試點指示菌被完全殺死。蒸汽滅菌柜的各項性能指標(biāo)均達到生產(chǎn)要求,能投入生產(chǎn)使用,并由此建立起一套適合公司的蒸汽滅菌柜的性能驗證方法。
通過這一系列試驗確認了該滅菌柜的滅菌有效性,并由此建立起一套適合公司生產(chǎn)的蒸汽滅菌柜的性能驗證方法,為今后的相關(guān)驗證工作及生產(chǎn)車間的正常運轉(zhuǎn)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藥品生產(chǎn)驗證指南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藥品安全監(jiān)管司/藥品認證管理中心.2003[S]北京:化學(xué)工業(yè)出版社,2003.
[2]張清升.高壓蒸汽滅菌柜驗證中需注意的幾個問題.齊魯藥事,2007,10.
[3]謝光宇.濕熱滅菌柜生命周期各階段的要點詳解[J].機電信息,2013(32).
[4]張四海,彭賢東.濕熱蒸汽滅菌柜驗證方法的探討[J].醫(yī)療裝備,2013(02).
[5]李雙民,唐麗萍,楊明,史剛.醫(yī)用脈動真空蒸汽滅菌柜滅菌效果解決方案及應(yīng)用研究[J].醫(yī)療裝備,2015(03).
[6]韓韞,李意.立式自動高壓蒸汽滅菌柜3Q驗證方案研究.生物技術(shù)世界,2014年第08期.
唐琳,通信作者,四川大學(xué)生命科學(xué)學(xué)院植物發(fā)育生物學(xué)與生物技術(shù)博士。主要從事資源植物學(xué)與植物生物技術(shù)的研究工作。主持過自然科學(xué)基金及四川省科技攻關(guān)課題的研究工作。作為主研參加過多項“973”、教育部重點科研項目、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的研究工作。從1999年開始對資源植物麻瘋樹開展研究,主要負責(zé)其資源評價和綜合開發(fā)利用。
E-mail:tangL66@sina.com
李濤(1986-),現(xiàn)從事于血液制品行業(yè),就職于成都蓉生藥業(yè)有限責(zé)任公司,有7年的生產(chǎn)工作經(jīng)驗。同時為四川大學(xué)生命科學(xué)學(xué)院2012級在職研究生。
E-mail:395502833@qq.com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Performance Verification MethodforSteam Sterilizing Cabinet
Tao Li1,2,Lurong Yi2,Yusheng Zhou2,Yuyan Feng2,Lin Tang1
(1.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610065,China;2.Chengdu Rongsheng Pharmaceuticals Co.Ltd,Chengdu,610041,China)
Abstract:To check and confirm the performance of sterilization cabinet confirm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the view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 load sterilization cabinet in different position of heat distribution and determine the position of the sterilization process cold and set the relevant parameters of the sterilization process,test to confirm the reproducibility of the sterilization operation reliability and sterilization procedures,to ensure that the sterilized product contamination rate of less than 10(-6).Methods:air leak test,B-D test,no-load heat distribution,load heat penetration,biological challenge test method.Results:all the test results we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and the inactivation test results were negative.Conclusion:the performance indexes of steam sterilization cabinet meet the production requirements,can be put into production and use,and thus establish a set of suitable for the company's steam sterilization cabinet performance validation method.
Key words:Steam sterilizing cabinet;Performance verification;Air respirator sterilization effect validation;Air leakage test;B-D test;No-load heat distribution;Load heat penetration;Biological challenge test
作者簡介:
DOI:工業(yè)技術(shù)創(chuàng)新 URL:http//www.china-iti.com10.14103/j.issn.2095-8412.2016.01.008
中圖分類號:R187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2095-8412(2016)01-64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