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正帥+任志斌
加強學校實驗室廢液的管理,防止實驗室廢液污染環(huán)境,維護環(huán)境和公共安全,保證師生身體健康,做好實驗室廢液的處置工作,其前提是建立規(guī)范化的廢液管理機制。
1建立廢液管理制度
建立實驗室廢液管理制度是對廢液進行規(guī)范化管理的前提和保障。對廢液進行管理是建設綠色化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將其納入學校的日常管理工作,并由主管教學的副校長親自監(jiān)督這項工作的落實。學校每年都要有用于廢液處理的專項經費,高中化學實驗室要按照《高中理科教學儀器配備標準》的要求配備廢液處理裝置,存放廢液要有專門的場地。要將做好廢液處理工作納入《中學化學實驗教師崗位職責》,記入實驗室教師工作量,并作為考核內容之一。在《中學生化學實驗守則》中要明確規(guī)定“實驗后要按照要求將廢液倒入指定的容器,不可隨意排放”。在學生實驗過程中,教師有責任指導和督促學生對廢液進行收集。此外,某實驗室不需要的試劑對于其他實驗室并非完全無用,因此提倡信息共享,建立試劑交換再利用的機制。例如,在一個地區(qū)各校統(tǒng)一安裝基于互聯(lián)網的“化學試劑管理系統(tǒng)”,使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各學校領導和教師都能實時了解各學校實驗室化學試劑的庫存狀況,減少試劑配備的盲目性,使試劑在學校之間進行交換,盡可能地提高試劑利用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廢液廢棄試劑量。
2危險廢液的識別與分類
廢液,顧名思義是指液態(tài)廢物。廢物可分為危險廢物和非危險廢物,因此廢液也分為危險廢液和非危險廢液。通常所說的廢液,如果不加以特殊說明指的是危險廢液。危險廢物是指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者根據國家規(guī)定的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和鑒別方法認定的具有危險特征的固體廢物,通常具有毒害性、易燃性、腐蝕性等特征。盡管中學化學實驗中產生的廢液大部分屬于危險廢液,但是并非全部都是危險廢液。如果對危險廢液不加區(qū)分地全部回收,則勢必增加用于廢液處理的人力物力,提高廢液管理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那么,如何來識別危險廢液呢?
一般來說,氯化鈉、醋酸鈉、硫酸鈣、淀粉、蔗糖等普通無機鹽及無害有機物,一般均為無毒性及低反應性物質。只含有這類物質的廢液屬于非危險廢液,通常無需處理,可以直接排入下水道。
強酸、強堿溶液具有強腐蝕性,含重金屬鹽類的廢液具有較強的毒性,多數有機廢液具有毒性或易燃性,以上幾類廢液均屬于危險廢液,必須回收,絕對不能直接排放。分子中含4個碳以下的醇、醛及酸類,通常水溶性高,且易被微生物分解,因此量少時不視為危險廢液。
為了便于廢液的收集和處理,應該建立統(tǒng)一的廢液分類標準。建議按照以下方法對實驗室危險廢液進行分類:
(1)含鹵有機廢液,指含鹵素的有機廢液。如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溴乙烷、溴苯等。
(2)不含鹵有機廢液,指不含鹵素的有機廢液。如甲醛、乙酸乙酯、苯、甲苯、二甲苯、硝基苯、苯酚、苯胺、石油醚等。
(3)含氰廢液,指含有氰化物的廢液。
(4)含汞廢液,指含有汞及其化合物的廢液。
(5)含6價鉻廢液,指含有6價鉻化合物的廢液。
(6)含重金屬廢液,含只有一種或多種重金屬離子(如鎘、鎳、鉛、鉻、銅、銀、錳等離子)的廢液。
(7)含氟廢液,含有氫氟酸或其他氟化物的廢液。
(8)廢酸,含有硫酸、硝酸、鹽酸、磷酸等的廢液。
(9)廢堿,含有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鈣、碳酸(氫)鈉、碳酸(氫)鉀、磷酸鈉等的廢液。
研究顯示,在中學實驗室廢液中沒有“含氰廢液”。實際收集廢液時,如果廢液中含有多種成分,則以其中有害性最大的化合物的類別進行歸類。例如,某無機廢液中既含有汞離子,又含有銅離子,則應將此廢液歸為第4類“含汞廢液”。
3廢液處置流程
實驗室廢液具有量少、種類多、濃度大、排放不連續(xù)等特點。實驗之后,根據廢液的類型,先分類收集在容器中,暫時儲存在實驗室,待累計至一定數量后,再進行集中處置。處置辦法包括自行處理和轉移處理兩種。自行處理是指根據實驗室條件(如利用化學實驗室廢液處理裝置),在力所能及范圍內自行對容易處理的有毒有害廢液(如某些無機廢液)就地進行無害化處理。轉移處理是指對將在實驗室難以處理的廢液(如有機溶劑等)轉移給有經營許可證的專業(yè)處理公司進行處理。實驗室處理廢液的流程如見圖1。
圖1實驗室處理廢液的流程圖我國目前有資質的危險廢物處理公司比較少,收費較高。按照上述廢液處置流程來區(qū)別處置廢液,不但可以減少廢液對環(huán)境的污染,而且也降低了廢液處理的費用,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需要說明的是,不論是自行處理還是轉移處理,都應得到環(huán)保部門的許可并接受監(jiān)督。處理過程中的廢渣也應妥善處置,以免產生二次污染。
3.1廢液的分類標準
發(fā)達國家的經驗表明,在產生廢液的源頭對廢液進行分類收集非常重要,是對廢液進行有效處理的前提。應將廢液分類收集在規(guī)定的容器中。收集廢液時要注意,由于廢液之間有可能發(fā)生化學反應,放出大量的熱,或引起爆炸,或釋放出有毒氣體而造成危害,所以嚴禁把相互間易發(fā)生劇烈化學反應或反應后會釋放有害物質的廢液混合收集。例如,表1中A、B兩欄中的廢液不能相互混合。
表1不能相互混合的廢液
A欄B欄氫氟酸、鹽酸等揮發(fā)性酸不揮發(fā)性酸銨鹽、揮發(fā)性胺強堿硫化物、次氯酸鹽酸過氧化物有機物3.2廢物的儲存保管
要選擇潔凈、無破損的、不易被廢液腐蝕、帶有密封蓋的容器來盛放廢液。例如,可統(tǒng)一使用半透明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容器。廢液桶中加入廢液的量,不應超過廢液桶容積的70%~80%。為防止從廢液桶中擴散出易揮發(fā)性物質,每次傾倒廢棄物后應蓋緊容器蓋。
儲存廢液的容器上應貼有醒目的標簽,標簽上要標明廢液種類、成分、大致濃度、儲存時間等內容,以保證廢液信息完整,利于對廢液的全程管理和最終處理。為了更好地起到警示作用,標簽上最好還要有危險警示標志。
儲存廢液要選擇能保證廢液不受自然外力,包括風、雨等破壞的地點。盡可能避光存放,還要遠離熱源,以免加速某些化學反應。儲存時間不宜過長,要定期進行處理。非指定人員不得進入儲存廢液的場所。含劇毒、易燃、易爆藥品的廢液的儲存應符合危險品管理規(guī)定的有關要求。實驗室儲存的廢液必須有專人管理,管理者應定期檢查儲存場所及儲存的廢液,包括檢查容器是否漏液、被腐蝕或密封不良等現(xiàn)象。廢液的管理者要對收集的廢液種類、數量、時間進行登記,以便隨時查對。
3.3廢液的轉移清運
不能自行處理廢棄物,必須送交由環(huán)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認可、持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處置。在移交廢液時,應嚴格執(zhí)行轉移聯(lián)單制度。具體辦理手續(xù)可以與當地縣級以上環(huán)保行政部門聯(lián)系,按環(huán)保部門的要求進行轉移處置,決不可將危險廢物提供或者委托給無經營許可證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