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雨珂
天越來越冷了,可是放眼望去,安昌老街上卻呈現(xiàn)出一派熱鬧的景象。你看,一個個紅燈籠連成一排,沿著街河,蜿蜒曲折,裊裊婷婷,讓人一見就生喜愛之心,突然之間就覺得節(jié)日的氣息撲面而來。
這天,我跟著爸爸媽媽到老街購物。一路上可真熱鬧啊,沿河的屋檐下,被搭起了一根根的竹竿,掛上了醬鴨、醬鵝、扁魚干、臘腸、臘肉等,但見到最多的,則是安昌最著名的香腸了。在新河弄口,我看到一戶人家正在灌香腸,于是就停下來看了一會兒。只見主人熟練地用鋒利的刀子把瘦肉和肥肉分開,先把肥肉切細,剁成肥肉餡,用醬油浸著。主人告訴我們,這樣處理過的肥肉跟瘦肉能充分地混合,先用醬油浸著能使成品的顏色更漂亮,蒸熟以后這些小肥肉就會“消失”不見,而咬下去的口感卻更是油潤爽口。接下去主人又把瘦肉切成小丁,把瘦肉和肥肉放在一起加入味精、鹽、醬油、燒酒、糖、生姜和大蒜。這時主人又告訴我一個竅門,灌香腸一定得加燒酒,千萬不能用黃酒,因為用黃酒的話,香腸放上幾天就會發(fā)酸。
真正灌的時候技術(shù)含量倒并不是很高,主人拿出準備好的豬小腸和工具,不一會兒,一大串香腸就出現(xiàn)在我的面前。
看了灌香腸的整個過程,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勞動的不容易,正是這種充滿智慧的勞動,才創(chuàng)造了有滋有味的臘月風情,才有了我們幸福的生活。
我想,在香腸的眼中,可能這臘月風情會更有情味吧!
評點
題目新穎,觀察仔細。文中詳盡介紹了灌制香腸的整個過程,并由此延伸到勞動的艱辛,“正是這種充滿智慧的勞動,才創(chuàng)造了有滋有味的臘月風情”這一轉(zhuǎn)折更加深化了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