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祥云
覬覦拆遷補償以身犯險 偽造法院判決終被判刑
文/范祥云
近年來,北京許多地區(qū)都在進行大拆遷,拆遷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一方面它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使拆遷戶們獲得較大的經(jīng)濟利益;另一方也引發(fā)很多家庭糾紛,夫妻、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之間因拆遷利益分配不均而反目的情況時有發(fā)生,更有甚者,也有如本案這樣因覬覦拆遷利益而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
正在北京三里屯游玩的李?。ɑ┍煌蝗坏絹淼拿窬瘒樍艘惶叵胱约哼^去的行為,自己從沒做過違法亂紀的事情,會不會是他們搞錯了?面對公安機關的盤問,李俊恍然大悟:原來一時的疏忽竟讓自己觸碰了法律的底線——
李俊出生在安徽的一個小康之家,2000年大學畢業(yè)后在某傳媒集團北京分公司上班,妻子是他的大學同學,在一個事業(yè)單位工作。北京的生活成本很高,小兩口自食其力,雖談不上富裕,卻也衣食無憂。
2005年女兒的降生為這個家庭增添了活力,也讓李俊的生活更有奔頭。為了給妻女提供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他決定辭職經(jīng)商。
李俊頭腦精明,思維敏捷,利用自身的專業(yè)優(yōu)勢很快就闖下了一片天地。到2008年,他已在北京經(jīng)營兩家兒童攝影店和一家廣告公司,旗下有100多名員工。隨著事業(yè)的成功,李俊購置了私家車,在一個不錯的小區(qū)買了房子,又讓妻子辭去了工作,專心照顧家庭。日子逐漸滋潤起來,可李俊卻絲毫沒有懈怠,繼續(xù)為這個家打拼著。
“我在××地段花25萬元買的平房,轉手賣了80多萬。”在一個聚會上,李俊的朋友炫耀道??吹藉X來得這么容易,精明的李俊立馬嗅到了商機,“你的房子是從哪兒買的?”“××區(qū)易家房地產(chǎn)總店?!?聽到這個消息,他再也按捺不住了。李俊開車來到該區(qū),在易家的推薦下,毫不猶豫地花了76萬元買下了3間平房。
事實證明,李俊的投資眼光值得稱贊。才剛過一年多,那3間平房就要拆遷了,想到馬上能獲得可觀的經(jīng)濟利益,李俊心里樂開了花。
李俊天生就有一股傲氣,他心氣高,不甘于平庸,又肯踏下心來做事情,正是這種性格使他獲得了今天的成就。李俊驕傲但并不孤傲,平日里親友和員工遇到困難,他總是慷慨相助,因此周圍的人對他評價很高。生活中煩心的事情不多,如今又遇到這等好事兒,李俊不禁感嘆老天待他不薄。
然而,一個人的出現(xiàn)卻打破了這一切……
2011年2月,拆遷辦召開業(yè)主大會,李俊開會時和同為業(yè)主的徐文采(化名)聊了起來,兩人頗為投緣。三四天后,居委會通知業(yè)主們到拆遷辦談條件,李俊和徐文采又碰面了。得知李俊的平房面積很大,徐文采不禁問了一句:“你的房子分戶了嗎,找人分分戶能多一兩套房子呢?”
提到分戶,拆遷戶們都心知肚明,同樣面積的平房,戶主越多,得到的拆遷利益也就越大。正因為如此,近幾年政府凍結了所有的平房過戶和分戶手續(xù),防止有人鉆空子。
其實在買房之際,易家就答應過李俊幫他辦理分戶,無奈沒有辦成,從此李俊也不再想分戶的事情。徐文采這么一問,又勾起了他的念想?!拔也徽J識人,恐怕辦不成。你有辦法嗎?”李俊問道??吹窖矍暗泥従又獣_理,
舉止不凡,又和自己特別投緣,徐文采動了惻隱之心,“我認識一個人可能有辦法,我?guī)湍銌枂柊?。”李俊表示感謝后,兩人互留了手機號碼??衫羁∪f萬沒想到,這位熱心的鄰居給自己帶來的麻煩正慢慢向自己靠近。
原來徐文采曾嘗過分戶的甜頭:他之前有一套房子,花錢找人辦了分戶,在房子拆遷之時,徐文采就獲得了不菲的經(jīng)濟補償。既然答應了李俊,徐文采回家試著聯(lián)系這位能人張磊(化名)。兩天后,徐文采找到了張磊,把李俊的情況做了簡單的介紹,張磊說可以幫忙辦理。徐文采將此消息告知李俊,并為兩人互留了聯(lián)系方式。
李俊問張磊:“要怎么辦手續(xù)?”張磊說:“你不用管,現(xiàn)在政府查得嚴,只有通過法院的判決才能分戶,都是通過法院走的正規(guī)手續(xù),沒問題的,但分一戶5萬元,價格不能少?!毕氲椒謶裟芏喾址?,李俊覺得劃算,就同意了張磊的要求。
李俊想分成3戶,便先給了張磊7.5萬元,并按照其要求準備兩個人的身份證復印件。父親和姐姐是李俊最先想到的人,打電話告知他們自己買的平房要拆遷,需要他們的身份證辦理一些手續(xù)。面對至親的請求,父親和姐姐爽快地答應了。
交出身份證復印件10天后,張磊告訴李俊房本下來了,但在拆遷時,戶主們要帶著自己的身份證去領存折。2012年年初,李俊把父親和姐姐帶到房屋征收事務中心辦理手續(xù),在張磊的帶領下,一切都是那么的順利。
領完存折第二天,李俊把錢都取出來存在自己的卡上,3人每人還得到一套60平米的兩居室。過了幾天,他又按照約定取出7.5萬元現(xiàn)金,交給張磊。
事情就這么辦成了,李俊喜不自禁,可是他心里也犯嘀咕,說是通過法院判決分的戶,他確實在房管局門口看過張磊拿著一份寫著自己名字的判決書,可自己從來沒有打過這樣的官司,一沒見過法官,二沒進過法院,這份判決書是怎么來的呢?可存折實實在在擺在眼前,房子過兩年也會分下來,想到存折和房子不會有假,李俊很快把心中的不解淡忘了。
然而正是這份判決為李俊埋下了隱患。有關部門在檢查拆遷手續(xù)時發(fā)現(xiàn),此判決系偽造判決。刑事偵查部門隨即展開調查,便出現(xiàn)了文章開始的那一幕。根據(jù)李俊提供的線索,偵查員將徐文采、張磊抓獲。不料,對張磊的訊問竟然牽涉出一系列偽造法院判決和貪污瀆職案件。
原來,張磊曾在易家公司工作,主要負責過戶,因收入太低他工作了一段時間就離開該單位。自己學歷不高,又沒有一技之長,辭職后的張磊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迫于生計壓力,他開始琢磨如何快速致富,不久他就瞄準了一條路子……
“可惜辦不了分戶,不然能多得一套房子呢?!薄艾F(xiàn)在管得太嚴了,辦不了了?!薄鼛啄赀m逢區(qū)里拆遷,張磊聽到身邊很多人都在為分戶的事情發(fā)愁。可在張磊看來,分戶手續(xù)并沒有別人說的那么困難。由于之前的工作關系,他曾幫助客戶辦理過這種手續(xù),只要有法院的判決,用不了多久就能辦好。
現(xiàn)在的問題是,去哪里找法院的判決書呢?
有一天,張磊在路邊溜達看到辦理各種證件的小廣告,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撥通了上面的手機號,“喂,你能做法院的判決書嗎?”“做不了?!薄斑@我可不敢做?!薄澳阏覄e人吧,我不會?!边B著打了3個電話都被拒絕了。張磊正準備放棄之際,第四個電話接通了,對方沉默了一會兒,回答道:“可以?!?/p>
得到這個答復,張磊渾身打了一個激靈,他仿佛看到源源不斷的金錢在向自己涌來。
于是,張磊開始發(fā)展身邊潛在的客戶。根據(jù)神秘人的要求,張磊把房屋地址、分成幾戶、能分多少平米、分給誰等信息告知對方。大概等了一周的時間,假的判決書做了出來。約定了時間地點,一個拿著判決書的小孩兒出現(xiàn)了,張磊拿錢跟判決書做了交換。得到裝錢的袋子后,孩子蹦蹦跳跳地離開了。
有了假的判決書,張磊帶領戶主去辦理手續(xù)。剛到住建委,張磊就受到盤問:“怎么只有當事人,法院沒人過來嗎?”張磊聽到心里一緊,急忙回答道:“我跟法院的人熟,我辦事他們放心。最近案子多,他們沒有時間過來。判決在呢,這還能有假?”住建委的工作人員翻了翻判決,檢查了當事人的身份材料就給辦理了手續(xù)。
在其他部門受到盤問,張磊就隨口編幾句搪塞過去。只有測繪部門是例外,測繪部門實在難纏,為防止事情敗露,張磊就偷偷塞給一個測繪人員李三亮(化名)3萬塊錢,李三亮才給制作了測繪圖。
辦理完分戶后,張磊得到當事人10萬元酬金,除去做判決的1萬元和給李三亮的3萬元,張磊妥妥掙了6萬元。
錢來得容易去得也快,才半年的功夫張磊就把6萬元揮霍一空。身邊又有人找上門來,他想都不想就答應了。正是通過這種方式,張磊一共制作了8份假的判決書,幫助徐文采、李俊在內(nèi)的多人辦理了分戶。正是李俊的判決書引起了有關部門的懷疑,這才發(fā)現(xiàn)張磊偽造大量判決書的事實。
李俊得知真相后后悔不已,妻子將多得的安置房面積按平米數(shù)折成人民幣及其多收的征收補償款如數(shù)退繳。經(jīng)人民法院依法審理,李俊犯詐騙罪的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罪名成立;因其具有立功、坦白情節(jié),且積極退繳贓款,認罪態(tài)度較好,依法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3年,罰金人民幣3000元;隨案移送的贓款,發(fā)還房屋征收事務中心。張磊、徐文采另案處理。
李俊的案子暫時告一段落,但這件事卻并沒有結束。案發(fā)后,檢察機關介入調查,對該案中涉及的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存在的瀆職貪污行為立案偵查,公安機關繼續(xù)調取因法院判決分戶的檔案材料,核對案件事實,徹查剩余案件。
責任編輯/鄭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