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xué)考試》物理命題研究中心
訓(xùn)練一 靜電場
《教學(xué)考試》物理命題研究中心
1.下列說法中,哪一項是正確的 ( )
A.法拉第根據(jù)頭發(fā)屑在電場中的分布現(xiàn)象引入電場線描述電場,是等效替換的方法
B.美國物理學(xué)家密立根用扭秤實驗最早測定了元電荷的電量值
2.(2 0 1 5·浙江寧波二模)如圖所示,a、b為平行金屬板,靜電計的外殼接地,合上開關(guān)S后,靜電計的指針張開一個較小的角度,能使角度增大的辦法是 ( )
A.使a、b板的距離增大一些
B.使a、b板的正對面積減小一些
C.斷開S,使a、b板的距離增大一些
D.斷開S,使a、b板的正對面積增大一些
3.(多選)(2016·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第三中學(xué)第四次考試)如
圖所示,空間中存在豎直向上的勻強電場,一個質(zhì)量為m的帶電小球沿虛線做直線運動,軌跡上A、B兩點的豎直高度差為H,重力加速度為g,則小球從B到A的過程中( )
A.電場力對小球做功-m gH
B.小球的動能保持不變
C.小球的機械能增加m gH
D.小球的重力勢能和電勢能的和增加m gH
4.(多選)(2016·江蘇泰州高三一模)如圖甲所示,Q1、Q2
是兩個固定的點電荷,一帶負電的試探電荷僅在電場力作用下以初速度v0沿兩點電荷連線的中垂線從a點向上運動,其v-t圖象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點電荷一定都帶負電,但電量不一定相等
B.兩點電荷一定都帶負電,且電量一定相等
C.t1、t3兩時刻試探電荷在同一位置
D.t2時刻試探電荷的電勢能最大
5.(2016·上海奉賢期末調(diào)研)一根中點有固定轉(zhuǎn)動軸的輕質(zhì)桿長為2l,兩端固定完全相同的質(zhì)量為m、電荷量為+q的小球1和2,裝置放在如圖所示的關(guān)于豎直線對稱的電場中。開始時桿在水平位置靜止,現(xiàn)給小球1一個豎直向上的速度,讓小球1、2繞轉(zhuǎn)動軸各自轉(zhuǎn)動到B、A位置,A、B間電勢差是U,小球1、2構(gòu)成的系統(tǒng)動能減小量是 ( )
A.一定小于U q
B.一定等于2(U q+m g l)
D.一定大于U q+m g l
6.(多選)(2016·石家莊質(zhì)檢)如圖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標
系中,有方向平行于坐標平面的勻強電場,坐標系內(nèi)有A、B、C三點,坐標分別為(6c m,0)、(0c m)、(3c m,0)。O、A、B三點的電勢分別為0V、4V、2V。現(xiàn)有一帶電粒子從坐標原點O處以某一速度垂直電場方向射入,恰好通過B點,不計粒子所受重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C點的電勢為2V
B.勻強電場的方向與A B垂直斜向下
D.粒子帶正電
7.(2016·湖北黃岡市質(zhì)檢)將一帶電量為+Q的點電荷固定在空間中的某一位置處,有兩個質(zhì)量相等的帶電小球A、B分別在Q下方不同高度的水平面內(nèi)做勻速圓周運動,且運動軌跡處在以Q為球心的同一球面上,如圖所示。若A、B所帶電量很少,兩者間的作用力忽略不計,取無窮遠處電勢為零,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小球A、B所帶電荷量相等
B.小球A、B運動軌跡上的各點場強相同
C.小球A、B運動軌跡上的各點電勢相等
D.庫侖力剛好提供小球做勻速圓周運動所需的向心力
8.(多選)(2016·山東青島一模)如圖所示是高壓電場干燥中藥技術(shù)基本原理圖,在大導(dǎo)體板MN上鋪一薄層中藥材,針狀電極O和平板電極MN之間加上高壓直流電源,其間產(chǎn)生強非勻強電場E;水分子是極性分子,可以看成棒狀帶電體,一端帶正電,另一端帶等量負電。水分子在電場力的作用下會加速從中藥材中分離出去,在鼓風(fēng)機的作用下飛離電場區(qū)域從而加速干燥。如圖所示虛線A B C D是某一水分子從A處由靜止開始的運動軌跡,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水分子在B點時,帶正電一端受到的電場力與帶負電
荷一端受到的電場力大小不相等
B.水分子沿軌跡A B C D運動過程中電場力始終做正功
C.水分子沿軌跡A B C D運動過程中電勢能先減少后
增加
D.如果把高壓直流電源的正負極反接,水分子從A處開
始將向下運動
9.(2016·重慶萬州第二高級中學(xué)月考)如圖甲所示,在y=0和y=3m之間有沿著x軸方向的勻強電場,MN為電場區(qū)域的上邊界,在x軸方向范圍足夠大。電場強度的變化如圖乙所示,取x軸正方向為電場正方向,現(xiàn)有一個帶正電的粒子,粒子的比荷為=1.0×1 0-2C/k g,在t=0時刻以速度v0=5×1 02m/s從O點沿y軸正方向進入電場區(qū)域,不計粒子重力,求:
(1)粒子通過電場區(qū)域的時間;
(2)粒子離開電場時的位置坐標;
(3)粒子剛通過電場區(qū)域時速度方向與x軸正方向夾角的正切值(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1 0.(2 0 1 5·上海市閘北區(qū)一模)如圖所示,水平放置的金屬薄板A、B間有勻強電場,已知B板電勢高于A板。電場強度E=5×1 05N/C,間距d=1.2 5m。A板上有一小孔,M恰好在孔的正上方,距離h=1.2 5m。從M處每隔相等時間間隔由靜止釋放一個質(zhì)量m=1×1 0-3k g的帶電小球。第1個帶電小球的電量q1=+1× 1 0-8C,第n個帶電小球的電量qn=n q1。假設(shè)小球落到極板上后不影響場強分布,取g=1 0m/s2。求:
(1)第1個帶電小球從M處下落至B板的時間;
(2)第幾個帶電小球?qū)⒉荒艿诌_B板;
(3)第(2)問中該帶電小球下落過程中機械能的變化量。
參考答案
1.D 【解析】引入電場線描述電場是模擬方法,不是等效替換,A項錯誤;扭秤實驗是庫侖所做,密立根用油滴實驗最早測出元電荷電量,B項錯誤;當r→0時,任何實際的帶電體都不能視為點電荷,C項錯誤;教材上研究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的取決因素實驗,正是使用控制變量法做的,D項正確。
2.C 【解析】開關(guān)S閉合,電容器兩端的電勢差不變,則靜電計指針的張角不變,故A、B項錯誤;斷開S,電容器所帶的電量不變,a、b板的距離增大,則電容減小,根據(jù)U=知,電勢差增大,則指針張角增大,故C項正確;斷開S,電容器所帶的電量不變,a、b板的正對面積增大,電容增大,根據(jù)U=知,電勢差減小,則指針張角減小,故D項錯誤。
3.B C 【解析】小球沿虛線作直線運動,說明小球受到的重力和電場力平衡,電場力豎直向上,小球向上運動電場力做正功,大小為m gH,A項錯誤;小球從B到A的過程中做勻速直線運動,合外力對小球所做的功為零,所以小球的動能保持不變,B項正確;小球從B到A的過程中,小球要克服重力做功,A B兩點間的豎直高度是H,所以重力勢能增加m gH,C項正確;小球從B到A的過程中,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小,重力做負功,重力勢能增加,D項錯誤。
4.C D 【解析】由圖乙可知,試探電荷先向上做減速運動,再反向向下做加速運動,說明粒子受到的電場力一直向下,故兩點電荷一定都帶正電;由于電場線只能沿豎直方向,故兩個點電荷帶電量一定相等,故A、B項錯誤;根據(jù)速度圖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知,t1、t3兩時刻試探電荷的加速度相同,所受的電場力相同,所以它們在同一位置,故C項正確;t2時刻試探電荷的速度為零,動能為零,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試探電荷的電勢能最大,故D項正確。
5.A 【解析】桿由水平位置轉(zhuǎn)到豎直位置的過程中,重力對系統(tǒng)做功為0,根據(jù)對稱知開始時兩小球處于等勢面上,轉(zhuǎn)動后,小球1所在位置電勢較低,電勢能減少,小球2所在位置電勢較高,根據(jù)等勢線與電場線的關(guān)系知道,小球2的電勢升高量大于小球1的電勢降低量,所以小球2的電勢能增加超過U q,不超過U q,系統(tǒng)重力勢能未變,動能減少,但不知小球1的電勢能降低量的具體值,故B、 C、D項皆錯誤,A項正確。
6.A C 【解析】已知O點的電勢為0,A點的電勢為4V,根據(jù)U=E d可得A O的中點C的電勢為2V,故A項正確;B、C兩點的電勢相等,連接B C,B C是一條等勢線。所以勻強電場的方向垂直于B C斜向下,過O點作B C的垂線相交B C于D點,由幾何關(guān)系得則電場強度為故B項錯誤,C項正確;帶電粒子從坐標原點O處垂直電場方向射入,恰好通過B點,做類平拋運動,粒子受到的電場力逆著電場線,所以粒子帶負電,故D項錯誤。
7.C 【解析】A、B兩個小球都做勻速圓周運動,小球受到重力和庫侖力,合力提供向心力,設(shè)小球與Q的連線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則有由于θ不等,則庫侖力不等,而A、B小球到Q的距離相等,所以小球A、B所帶電荷量不相等,故A項錯誤;小球A、B運動軌跡上的各點到Q點的距離相等,場強大小相等,但是方向不同,所以電場強度不相同,故B項錯誤;以Q為球心的同一球面是等勢面,則小球A、B運動軌跡上的各點電勢相等,故C項正確;小球受到重力和庫侖力,合力提供向心力,故D項錯誤。
8.A C 【解析】由于電場為非勻強電場,所以水分子在B點時,帶正電一端受到的電場力小于帶負電荷一端受到的電場力,A項正確;水分子沿軌跡A B C D運動過程中電場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電勢能先減少后增加,B項錯誤,C項正確;如果把高壓直流電源的正負極反接,水分子從A處開始仍將向上運動,D項錯誤。
9.(1)t=6×1 0-3s (2)位置坐標(3.6×1 0-5m,3m)
【解析】(1)因粒子初速度方向垂直電場方向,在電場中做類平拋運動,所以粒子通過電場區(qū)域的時間
(2)粒子沿x軸正方向先加速后減速,加速時的加速度大小為
由運動學(xué)規(guī)律得x方向位移
因此粒子離開電場時的位置坐標為(3.6×1 0-5m,3m)。
(3)粒子通過電場區(qū)域后沿x方向的速度為
粒子剛通過電場區(qū)域時速度正方向與x軸正方向夾角的正切值為
【解析】(1)從M點到A板做自由落體運動,運動時間
到達A板時的速度
帶電小球在A、B板間運動的加速度
所以第一個帶電小球從M處下落至B板的時間
(2)當帶電小球重力與電場力做功和為零時,即動能變化量為零,這一帶電小球恰好到達B板,即即第4個小球恰好抵達B板,則第5個小球不能到達。
(3)根據(jù)動能定理,得
所以下落過程中機械能的變化量
磁鐵為什么會有磁性?
磁鐵會有磁性的原理:磁鐵吸鐵由磁鐵的特性決定的。如果按原子電流解釋就是電流產(chǎn)生的磁場磁化別的物體,磁化物體產(chǎn)生電場,電場互相作用產(chǎn)生力的作用。
物質(zhì)大都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的。在原子內(nèi)部,電子不停地自轉(zhuǎn),并繞原子核旋轉(zhuǎn)。電子的這兩種運動都會產(chǎn)生磁效應(yīng)。但是在大多數(shù)物質(zhì)中,電子運動的方向各不相同、雜亂無章,磁效應(yīng)相互抵消。因此,大多數(shù)物質(zhì)在正常情況下,并不呈現(xiàn)磁性。
鐵、鈷、鎳或鐵氧體等鐵磁類物質(zhì)有所不同,它內(nèi)部的電子自旋可以在小范圍內(nèi)自發(fā)地排列起來,形成一個自發(fā)磁化區(qū),這種自發(fā)磁化區(qū)就叫磁疇。鐵磁類物質(zhì)磁化后,內(nèi)部的磁疇整整齊齊、方向一致地排列起來,使磁性加強,就構(gòu)成磁鐵了。磁鐵的吸鐵過程就是對鐵塊的磁化過程,磁化了的鐵塊和磁鐵不同極性間產(chǎn)生吸引力,鐵塊就牢牢地與磁鐵“粘”在一起了,因此我們就說磁鐵有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