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到過美國作家杰克·倫敦家中的人都覺得很奇怪:窗簾上、衣架上、柜櫥上、床頭上、鏡子上、墻上……到處貼滿了形形色色的小紙條,初到他家的人還以為那是什么特殊的裝飾品。實際上,這些小紙條,上面寫滿了各種各樣他搜集來的資料。杰克·倫敦曾在一家洗衣作坊工作,每天累得筋疲力盡,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讀書,沒有機會系統(tǒng)地學習。為了掌握文化知識、實踐寫作,他爭分奪秒地勤奮學習。他把生字寫在一張張紙條上,插在梳妝臺的鏡縫里,以便在早晨修臉和穿衣時背誦;他把一串串的字寫在紙條上用扣針懸在曬衣繩上,以便他向上看或者走過房間時可以看見這些新字;他每個衣袋中都裝有寫著一行行字的紙條,當他到圖書館或外出訪問的途中便加以朗讀,甚至在吃飯或睡覺前,也默誦著它們。他還隨身攜帶著一疊紙條,記下勞動時的所見所聞:景物的描繪、人物的速寫、精彩的語言、談話的片段、動人的故事等。日積月累,他不僅學到了文化,而且積累了大量的詞匯,建立了儲存寫作素材的紙條“參考閱覽室”,這些材料直到他逝世時都沒有用完。
博士丁的話
寫作文難,寫好作文更難。寫作沒有竅門,唯有學會積累。寫作需要以下三個方面的積累:一、詞匯積累。作為三年級學生,寫作文對大家來說還是比較陌生,普遍感到?jīng)]有什么內(nèi)容可寫,即使有內(nèi)容,也找不到合適的詞匯來表達,因此寫出來的作文干巴巴的,不生動、形象,更吸引不了讀者的眼球。這都是因為我們積累的詞匯少的緣故。那么,如何積累詞匯呢?當閱讀課文或課外書籍時,我們要把比較生動形象的詞語摘抄下來,并去理解詞語的意思,進而學會運用。二、句子積累。有些同學的作文雖然是自己寫的,但只會使用平鋪直敘的方法,用的語句很平淡。因此我們要學會積累句子。積累句子就在于平時學習課文時,遇到一些優(yōu)美句子,我們不僅要領(lǐng)悟這些句子屬于什么句式,在文章中又收到了什么效果,還要把這些句子摘抄下來,并試著仿寫類似的句子。除此之外,我們在課外閱讀中也能積累到許多優(yōu)美的句子。句式的種類有很多,如夸張句、比喻句、擬人句、反問句、疑問句等,我們要明白各種句式的好處并學以致用。三、閱讀積累。閱讀和寫作歷來是相輔相成的,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也就是說,只有通過閱讀大量的書籍,才能積累豐富多彩的詞匯。語言表達技巧等方面的問題,也只能在閱讀中獲得感性認識,然后通過長期積累逐漸形成。就憑提高寫作這點來看,閱讀對寫作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