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娟英
將合作學習法引入到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來,促使課堂教學質量與效果得到不斷提升,下面結合筆者多年來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理論探討和實踐研究,分享一下個人思考與實踐的成果。
一、構建合作學習要把握基本原則
1.立足教師主導與統(tǒng)籌
多年來合作學習教學實踐經驗表明,合作學習的小組構建非常重要,如果采取讓學生自由組合方式構建合作學習小組,往往難以達到預期的目的。因而,必須立足于教師主導與統(tǒng)籌,必須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化學基礎和知識應用能力,同時綜合考慮到學生興趣、性格與愛好等諸多個體因素,總體把握好“互補性”進行合作學習小組的構建。
2.有一位綜合能力較強的組長
合作學習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團隊探究性學習,團隊的組織者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開展合作學習教學實踐活動中,必須篩選出組織能力較強的學生任組長,同時注重引領他們積極發(fā)揮具有特色優(yōu)勢的組織與引領方式方法,團結全體小組成員進行共同學習與探究,使學習質量與效果得到有效保障。
3.人員數(shù)量必須遵循適中原則
在構建合作學習的小組成員時,必須依據(jù)學習內容控制好小組人員數(shù)量,切莫過多,也切莫過少,必須根據(jù)學習與探究的任務情況加以把握。讓每位小組成員都有事可做,而且任務不會過于繁重也不會過于輕松,如果小組成員人數(shù)過多,往往會產生亂哄哄一片,成了自由放羊式學習,顯然不利于學習質量保障,如果小組成員人數(shù)過少,則會導致任務過重而致使學生“激流勇退”,同樣不利于學習質量的提升。
二、合作學習法在初中化學中的運用策略
1.靈活構建小組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是教師引領學生開展學習活動而創(chuàng)設的重要思想情感空間,教學情境的構建與創(chuàng)設在合作學習中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在組織學生進
行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時,能否靈活地創(chuàng)設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不僅影響和決定著教學質量與效果,而且也反映出教師的能力與水平。在小組學習法中,應靈活機動地采用合作實驗操作、多媒體教學情境構建、語言表達與情感渲染等方法構建出巧妙的小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與愛好,增強他們對知識點進行自主剖析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促進知識要點的學習與把握。
例如,引領學生在《原子的結構》知識學習過程中,創(chuàng)設“原子是實心球體嗎?”、“原子是由哪幾個部分構成的?”、“原子的體積大小怎樣?”等小組合作學習問題,將這些問題逐一分發(fā)給不同的合作學習小組,并將事先做好的多媒體課件片段一一對應地分發(fā)給每個小組,讓他們通過觀看多媒體片段將心緒融合于合作學習情境中,由此讓每個小組成員暢所欲言地說出自身對知識的理解,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將合作學習的心得進行討論、交流和共享,從而構建出合作學習的知識體系,這樣既可以促進學生團結協(xié)作解決問題的積極性,也提升了學生合作解決學習難點的能力,促進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
2.循序漸進地挖掘分析問題
要讓合作學習得到順利展開,應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深入挖掘分析問題,通過知識體系的一些簡單梳理,由淺入深地探究問題的表象與本質,循序漸進地深入到知識的內部,注意引導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某些新奇點,從而給學生帶來學習與探究上的成就感,繼而激發(fā)學生繼續(xù)深入思考與合作探究的動力,不斷提升學習質量與效果。
例如,在《實驗室制氫氣的藥品選擇》相關內容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深入探究和思考3個問題:
(1)制作時反應的反應速率,不能太快要便于控制,也不能過慢,以免耗時太長;
(2)反應的可行性;
(3)反應得到的產物是不是純凈,并且方便分離。
所有問題的探究要求學生自主給出探究方案,并將實施方案報教師批示同意以后展開,以確保合作學習的安全與效率。并讓學生分組推選出代表在課堂中匯報學習與探究心得。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得到激發(fā),提升了學生對化學知識探究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了學生化學學習質量與效果,也培養(yǎng)了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充分發(fā)揮小組成員的探究想象力
學生的想象力非常豐富。對此,可以通過充分發(fā)揮小組成員的探究想象力來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分組探討式學習活動,讓每個學生都積極開動腦筋,讓每位合作學習的小組成員都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促使學生在自己小組中突顯自身的聰明才智和個性。引導各個小組充分發(fā)揮自身想象力,從不同視角對教學內容進行剖析,達到提升對教學內容認知高度與探究深度的目的,增強小組合作學習質量與效果。
例如,就“酸、堿、鹽”有關知識的綜合梳理與復習過程中,以合作學習與探究的方式引導學生展開課堂教學,將全班學生分成4個小組,分析給予的4組物質:
(1)石灰水、稀硫酸、硝酸銨溶液;
(2)硫酸銅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稀鹽酸;
(3)碳酸鈉溶液、石灰水、稀硫酸;
(4)硫酸鈉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稀鹽酸。
充分發(fā)揮學生已有知識認知,讓他們“七拼八湊”地梳理各組相關物質的化學性質,最后將成果在課堂中進行展示。本次實踐活動,充分發(fā)揮了小組成員的探究想象力,有效地增強合作學習效果。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與方法是新課程教學改革深入實施過程中廣大教學工作者積極探究的重要成果,也是順應素質教育與能力教學的需要,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模式和教學模式,有助于突顯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與動力,有助于提升學生自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中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提升學生化學知識應用技能,促使學生綜合質素的提升。每一位教學一線教師都應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加強合作學習教學研究,從而豐富初中化學的教學成果。
(收稿日期:201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