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猛 辛星
(內蒙古自治區(qū)第四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查院內蒙古通遼028000)
淺析工程地質勘查中水文地質的重要性
■趙猛 辛星
(內蒙古自治區(qū)第四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查院內蒙古通遼028000)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工程地質勘查的技術也在不斷地發(fā)展和提高,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地質勘查事業(yè)的發(fā)展。伴隨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能源的巨大消耗問題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從而為水文地質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诖耍疚闹饕獜乃牡刭|問題的重要性、水文地質勘查中主要的評定內容、水文地質中巖土的水理研究、地下水的危害幾方面展開論述。
工程 地質勘查中 水文地質 重要性
在建筑物施工過程中,需要對周邊的巖土地質情況進行必要的勘查。在勘查時,勘查單位往往忽視了周邊的水文地質情況。然而,大多數工程地質情況都是由地下水的情況決定的,地下水會對巖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如果沒有對周邊的水文地質環(huán)境進行詳細勘查,就可能會造成后期施工存在危險,如基坑塌陷、建筑物發(fā)生沉降等。因此,水文地質在工程地質勘查中占具有重要作用,應予以高度重視。
在巖土工程的施工中,經常出現因勘測報告不夠準確、科學而引起的事故,其中較為普遍的有基礎下沉和建筑物裂縫。研究之前的工程勘測報告不難發(fā)現,質量事故出現的主要原因有下列幾點:①與水文地質相關的資料匱乏;②設計方案和施工的要求脫節(jié)。筆者在吸取之前教訓的基礎上,制定了下列幾個方案來提高水文地質評價工作的科學性:首先,結合勘測結果制定出高效的預防方案;其次,要保證各項工程探測資料的可信性,深入探究各種問題,了解施工地點的水文地質狀況,并以此為依據編制水文地質文件。最后,將實際施工作為切入點,評估地下水運動的作用,最終高效解決水文地質問題。
巖土的水理性質是由巖土與地下水相互作用而顯示出來。以下是對地下水的賦存形式及對巖土水理性質的影響研究,然后再對巖土的重要水理性質和研究測試方法給予相關簡介。
地下水的賦存形式:地下水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結合水,第二種是毛細管水,第三種是重力水,其區(qū)分的依據是它們在巖土中的賦存形式。
軟化性、透水性、崩解性、給水性和脹縮性是巖土的五個主要水理性質及其測試辦法。軟化性可以用軟化系數表示,它可以有力的判斷巖石耐風化和耐水浸能力軟化特性普遍存在于粘性土層、泥巖、頁巖、泥質砂巖等。透水性是指水在重力作用下,巖土容許水透過自身的性能。透水性與巖土的顆粒大小和巖土的均勻狀況有關。滲透系數可以用來表示透水性,抽水試驗可求取出巖土體的滲透系值。崩解性是指巖土浸水濕化后,由于土粒連接被削弱、破壞,使土體崩散、解體的特性。巖土的顆粒和礦物成分和礦物結構與巖土的崩解性密切相關。
給水性一般以給水度表示,它在重力作用下飽水巖土能從孔隙、裂隙中自由流出一定水量的性能。給水度作為含水層的重要水文地質參數,場地疏干時間能產生巨大的影響。實驗室的方法能夠有效的測試出給水度。脹縮性是指巖土吸水后體積增大,失水后體積減小的特性,巖土的脹縮性是由于顆粒表面結合水膜吸水變厚,失水變薄造成的。地裂縫、基坑隆起一般是由巖土的脹縮性引起的。
4.1地下水位的變動對于巖土工程的危害的具體表現
地下水位的變化對于巖土工程的順利施工是極為不利的,因此我們必須要深入了解地下水位的變動情況,只有這樣才能將其不利影響降到最小。首先,地下水位上升所帶來的不利影響。造成地下水文上升的原因可能是地質機構的變動或者是水文氣象環(huán)境的變化。一但地下水位上升,則可能會引起山體滑坡或崩塌問題,還會浸濕建筑工程的地基,使建筑工程受到嚴重的腐蝕,不僅會縮短建筑工程的使用壽命,還會影響土壤的正常使用。其次,地下水位下降造成的不利影響。人類的開采利用是導致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F今的水資源越來越短缺,于是人們將地下水的開采利用作為了一項重點工作,但開展這一工作時并沒有結果科學的規(guī)劃安排,盲目的索取利用,不僅會使地下水位大大降低,還可能會引起一系列極為惡劣的問題。
4.2對地下水位對巖土物理力學性質產生的影響的研究
地下水的升降變化能引起膨脹性巖土產生不均勻的脹縮變形,如果地下水升降變化嚴重,能夠直接導致地裂,還會使低層建筑和質量小的建筑物受到毀滅性的影響。因此,我們必須對膨脹性巖土區(qū)域的水文地質狀況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探測期間,還需要對勘測區(qū)域的水位變動進行重點考察。在長期的工作過程中我們知道,地下水位的變動是符合一定的規(guī)律的。通常會將地下水位的變動區(qū)域分成三個主要區(qū)域:首先是地下水位之上,其次是地下水位變動帶,最后是地下水位之下。地下水位之上的區(qū)域一直受到淋濾作用并聚集了大量的鐵鋁,該部分的顆粒就會發(fā)生膠結或者是填充反映,土體的連接性能大大提高,因此會形成一種叫做“硬殼層”的物質,因而會使地下水位產生一類變化規(guī)律。處于地下水位變動帶中的地下水會經常性的進行變動,所以會將這部分中的鐵鋁成分很快沖掉,所以土體的密實性很差,并且土體的含水量、孔隙比增大、壓縮模量、承載力降低這樣的狀況發(fā)生。相反的,處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層,地下水交替相對緩慢,氧化、水解作用由地下水交替的緩慢而變得相對弱小。
4.3地下水的動水壓力對于巖土工程的不良作用
自然的地下水動水壓力對于巖土工程的不良影響是遠遠小于人為活動的惡劣影響的。發(fā)生較普遍的流沙、管涌和基坑突涌等問題都是因為人為活動導致的。所以,我們必須不斷的深入研究地下水動水壓力對于巖土工程的不良影響。
隨著世界經濟建設的不斷發(fā)展,各種資源正以最大速度在開發(fā),導致能源問題的供應問題逐漸突出,為水文地質的勘查工作開辟了新的機會。文地質勘查是工程地質勘查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了地質勘查的數據,而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勘查過程中最大的難題就是地下水,相關工作者要不斷發(fā)展新技術、新工藝,結合巖土的水理性質,做出最精確的估計。
[1]鄭河.淺析工程地質勘查中水文地質的重要性 [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12:155.
[2]周麗男.水文地質勘查對工程地質勘查的影響作用 [J].科技與創(chuàng)新,2015,16:30+33.
P624[文獻碼]B
1000-405X(2016)-7-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