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的孩子怎么能考100分?別人家的孩子怎么就那么聽話?別人家的孩子怎么什么都好?別人家的孩子……作為父母,你有沒有想過,你總是掛在嘴上的這個“別人家的孩子”到底給自己的孩子帶來了哪些影響?
《愛情公寓》中曾小賢去看心理醫(yī)生時說:“我從小就有個宿敵,叫‘別人家的孩子’。他脾氣很好,天天就知道讀書,長得又帥,每次考試都是年級第一。長大以后,他交了一個又正點、又有錢的女朋友,研究生和公務員全考上。而我呢,跟前女友談了8年戀愛,她6年都在騙我。我在家里被室友欺負,在單位被領(lǐng)導欺負。他們都虐待我,我簡直就是個多余的人?!?/p>
這個段子在網(wǎng)上特別流行,引起了孩子們的共鳴和父母們的困惑。心理學家對此的點評是:“請讓孩子和自己的過去比,而不是和別人家的孩子比?!?/p>
孩子們內(nèi)心的想法是,把我們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就會讓我們感到不如別人的自卑和郁悶;即使我們認真努力,依然會看到前方遠遠的有一個別人家的孩子,似乎永遠也追不上!上課時,看到那個別人家的孩子,會不由自主地想:“都是因為你,讓我受媽媽的打罵!都是因為你!我才這么抑郁!這種心情下,我不可能和你成為好朋友?!彼?,請不要拿我們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
也許家長會說,沒這么嚴重吧?其實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樣情況舉不勝舉,只是嚴重程度不同而已。看過《明朝那些事》的朋友應該知道明朝名相張屆正和遼王的故事。張居正,江陵(藩王遼王的封地,現(xiàn)湖北荊州)人,童年喜歡讀書,5歲識字,7歲能通六經(jīng)大義,12歲考中秀才,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當時的遼王和張居正年齡相當,卻貪玩淘氣,打架惹禍,遼王母親經(jīng)常這樣訓斥遼王:“你看看人家張白圭(張居正小時候叫張白圭)!再看看你!你好歹向人家學學!”久而久之,年幼的遼王對張居正懷恨在心,行為更加乖張,長大以后,成了一個惡棍。他為了泄憤,找借口把在王府中當差的張居正的爺爺害死了。后來,張居正掌握權(quán)力后,發(fā)動了對遼王的彈劾,導致遼王被廢,身陷囹圄。相信這一定不是遼王母親的初衷。
別人家的孩子真的不能提嗎?
父母看著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家的孩子,想讓孩子迎頭趕上,但卻事與愿違;可能會問,雖然讓孩子和過去比是個好方法,但別人家的孩子真的不能提了嗎?
這是一個好問題,讓我們來比較下面兩句話:
1.看看你這個熊樣,學習不上進,上課開小差,你看看張叔叔家的小強,品學兼優(yōu),懂事節(jié)儉,媽媽怎么這么倒霉,生了你這樣的孩子!
2.孩子,媽媽看到了你的成績,不怎么理想,媽媽也看到了你的傷心和難過;媽媽也知道張叔叔家的小強,考得不錯??磥?,你們在一個班,學習效果是不一樣的。告訴媽媽,學習上有什么困難嗎?我們一起找找原因好嗎?
同樣提起別人的孩子,我們細細地體會這兩段話,會覺得第二段話比較入耳,孩子們愿意聽。那么這兩段話有什么不同?第二個母親,當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時,她首先是耐心地去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此時此刻,相信坐在這個母親面前的孩子是愿意打開心扉的,講講學校發(fā)生的故事,讓母親走進他的世界一起尋找失敗的原因。
其實在學校里,老師經(jīng)常會用“別人家的孩子”做班級管理,這個叫作“結(jié)對子”。比如:老師讓一個數(shù)學比較好的學生和一個語文比較好的學生做鄰桌,讓他們在互助尊重的基礎(chǔ)上相互學習,共同取得進步,許多美好的童年友誼也因此形成。別人家的孩子可以是自家孩子的伙伴和參照,當兩個優(yōu)勢不同的孩子在班級里形成既競爭又幫助的關(guān)系時,動力是正向的。孩子會有更多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聰明的媽媽還會拿別人的孩子作他山之石。舉個例子:當媽媽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早戀,她這樣說:“他發(fā)生了早戀,他的爸爸很著急生氣,打了他,他就離家出走。孩子,媽媽好奇,你對這件事情的想法是什么呢?”恰當?shù)陌l(fā)問,會讓孩子客觀平和地去分析問題,成為一個有主張的人;同時,媽媽也引導了孩子從周邊人身上學到經(jīng)驗教訓。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R娖渖普叨鴱闹?,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來源于此。同樣都是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效果如此大不同。
別人的孩子如何成為自家孩子的榜樣?
讓我們來總結(jié)一下,如何讓別人的孩子成為自家孩子的榜樣和朋友?如何讓別家孩子的經(jīng)驗和教訓,成為自家孩子的財富?有這么幾個步驟:
1.當你評論別人家的孩子之前,請先考慮自家孩子的感受,讀懂孩子的內(nèi)在,肯定孩子的優(yōu)點和努力。
2.在講別人家的孩子時,你先弄清楚,你想讓孩子學習別人家孩子的哪些優(yōu)點?具體化目標,比如:愛勞動、懂禮貌,還是提高成績?不是盲目地學習人家孩子的一切。
3.然后尋找探索自家孩子的資源,和孩子探討可以改變的方式方法,提出可以實現(xiàn)的目標,讓孩子清楚努力方向。
4.總結(jié)別家的孩子和自家孩子的特點,世界上的樹葉成千上萬,但每片樹葉都是獨特的。充分肯定孩子,讓孩子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
5.融洽友誼,培養(yǎng)互幫互助、平等友愛的同學關(guān)系。
6.總而言之,當你講別人的孩子時,要記得目的是增加自家孩子的正能量,減少他的自卑郁悶,找到可以實現(xiàn)的目標,樹立孩子信心,讓他看到一個可以實現(xiàn)的未來。
如果這樣的話,前面的段子會變成這樣:“我從小就有個密友,叫‘別人家的孩子’,他脾氣很好,知道讀書,長得又帥,每次考試都是年級第一。長大以后,他還交了一個又正點、又有錢的女朋友,研究生和公務員全考上。而我呢,喜歡畫畫、游泳、社交。他棒,我也不錯!我開朗豁達,朋友喜歡,鄰里融洽,我和我的女朋友一起創(chuàng)業(yè),有了屬于自己的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