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為“別人家的孩子”鬧心
在本期的選題會上,說起“別人家的孩子”這個選題時,立刻勾起了我的種種回憶:從小就在媽媽“別人家孩子”的嘮叨中長大,每次聽到媽媽夸別人家孩子如何好時,我就心生反感,總要找出別人家孩子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來反駁媽媽。每當把媽媽反駁得無話可說時,我便十分得意。后來,慢慢長大懂事了,不想再為別人家的孩子和媽媽爭辯,所以,每當媽媽再夸別人家的孩子時,我便默默地聽著,但心中卻暗想:“等將來我有了孩子,我決不拿著別人家的孩子來煩他”。
可等我真當了媽,也沒跳出“別人家孩子”的俗套。記得女兒剛上小學,一同入校的還有其他5個同事的孩子。每次大家一起接孩子時,總免不了一起聊聊孩子們的學習,每每聽到別人家的孩子考了100分,再回家看看自己孩子的分數(shù)距人家還有一段距離時,心中總有些失落。起初,還能淡定,心說:“沒關系,孩子還小,分數(shù)不代表什么”??墒?,到了三年級,學校搞了個奧數(shù)實驗班,選拔一批數(shù)學好的孩子每天下課后額外補習,同時還每隔一段時間考試,淘汰成績差的,再選拔一些成績優(yōu)秀的進來。第一次選拔,一起的6個孩子選上了3個,而女兒卻偏偏在落選的一半中。因為,還有其他兩個孩子作伴,我心里也沒太著急??蓻]想到,又一個學期下來,另外兩個孩子也考進了奧數(shù)實驗班,就剩下女兒一個人在外,于是我這個當媽的再也坐不住了,也學著別的家長那樣停了女兒所有的興趣班,陪著她在外面上奧數(shù)補習班,回到家中再適著她做練習題。每次看她一臉的不情愿時,我就忍不住地教訓她:“你看人家誰誰多自覺,每天都要做10道奧數(shù)題,所以人家都考上了奧數(shù)班,而你……”那口氣簡直和我媽當年如出一轍。直到有一天,我又開始一大段“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好”的陳詞濫調時,女兒也像當初的我一樣找出了一堆別人家孩子的缺點回應我,我才猛然意識到“別人家的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已經(jīng)成了我的口頭禪。
直到小學六年級離開那所學校,女兒也沒在我為她樹立的“別人家孩子”榜樣的激勵下考進奧數(shù)實驗班,反而越來越討厭奧數(shù)。后來,女兒轉到一個國際學校學習,在那里,我再沒有機會拿“別人家的孩子”來教訓女兒了,因為我不知道誰家的孩子更優(yōu)秀。每次家長會,老師總是不吝用最美好的詞來稱贊每一個孩子,什么good、excellent、perfect、fabulous……不絕于耳,讓你完全搞不懂到底誰最好。至于考試成績,你就更不得而知了,因為成績被當作是個人隱私,家長們在一起既不會打聽你家孩子的分數(shù),也不談自己孩子的分數(shù)。老師的觀點也是比別人不如比自己,所以,每次見面也就告訴你,你家孩子這次考試成績和年級的平均成績,以及和之前比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沒有了排名和選拔的壓力,漸漸地我和女兒都恢復了平常之心,我不再拿“別人家孩子”說事,而女兒也沒有因為缺少了“別人家孩子”榜樣的激勵而懈怠,反而學會了按部就班地按著自己節(jié)奏學習,不僅成績一天天進步,而且自信心也越來越強。
其實,我自己深有體會,而且也知道“別人家孩子如何好”的話于事無補,只會激發(fā)孩子的逆反心理,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墒?,在那種你追我趕、比學趕超的環(huán)境壓力下,還是免不了跳進了俗套。所以,今天借著本期“別人家孩子”的選題和大家分享一點我的心得,希望大家在養(yǎng)育孩子上能有一顆平常心,不要因“別人家的孩子”而鬧心,亂了自己的陣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