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有位學者名叫楊時。他從小就聰穎好學,文思敏捷,十五歲時便中了進士。
當楊時得知著名理學家程顥與弟弟程頤在河南洛陽開設了學堂,他毅然放棄了到別的地方做官的機會,去拜程顥為師。
楊時學習認真嚴謹,也很尊敬老師。當楊時學有所成,決定回家時,程顥目送他的馬車漸漸離去,欣慰地笑道:“楊時學會了我的學術思想,可以向更多人傳播了?!?/p>
轉眼間,四年過去了,楊時突然得到老師逝世的消息。他很悲痛,立即寫信通知當時一起求學的同窗,大家決定一同前往洛陽拜見老師的弟弟程頤,并繼續(xù)向他求教。
這天,當楊時來到程頤家門口時,聽說他正在休息。楊時與同學不想驚擾師長,就恭恭敬敬地站在門外等候,絲毫不顧紛紛揚揚的大雪。當程頤一覺醒來時,外面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深了。程頤很感動:“你們 等了這么久?。 ?/p>
楊時尊敬師長的消息傳揚開了,人們都稱贊他的德行。
后來,人們就用程門立雪這個成語表示恭敬求教,尊師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