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雨濕流光。芳草年年與恨長。
(五代南唐·馮延巳《南鄉(xiāng)子》)
絲絲細雨,灑在芳草地上。微風(fēng)吹過,草上閃出陣陣白光,好似在流動一般。一個“濕”字,使“流光”有了可觸摸的質(zhì)感?!凹氂隄窳鞴狻边@五個字,王國維評價:“皆能攝春草之魂者也?!?/p>
此句將無形的離恨比作年年生長的芳草,形象地道出了主人公忍受長久離別的痛苦。芳草,寄托了主人公無限的心事,尤其是離愁別恨。作者以草喻恨,不知不覺中將讀者引入了詞的意境之中。這種化無形為有形,通過具體形象抒情的寫法,值得借鑒。
(曉聲)
(插圖/千秋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