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州市從化區(qū)城郊街東風小學 劉慧玲
“潤澤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語言的巧妙運用
文廣州市從化區(qū)城郊街東風小學 劉慧玲
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的語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教師“高度的語言修養(yǎng)是合理利用教學實踐的重要條件”,教師的語言是“一種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響學生心靈的工具?!苯處熞胩岣哒n堂教學水平,就得研究課堂教學語言的藝術。
“潤澤教育”是我校結合學校歷史、學校特色等方面所提煉出來的教育理念。它倡導的是在輕松、和諧、友愛、民主、平等的氛圍中,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在個性化的多元課程中,塑造孩子的心靈,開啟兒童的心智。
對于教師來說就是基于對生命成長本質的理解,是尊重人性、順應兒童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回歸教育的自然與本質的基礎上教育學生,協(xié)助學生成長,發(fā)展在語文課堂里,“潤”是教學的路徑、手段與策略——讓教師教有所依?!皾伞笔墙虒W的方向、目的與原則——讓學生學有所獲。因此,把“潤澤教育”的辦學理念融入到語文的課堂教學中,并借助教師的教學語言來提高課堂效率和滋潤學生的心田,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教師的教學語言包括:導入語、過渡語、提問語、評價語等,把其當作語文課堂教學的“潤滑劑”,學生就可以從中汲取更多的和學習有關的信息,使學習事半功倍。
1.導入語,精辟——未成曲調先有情
如果說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那么導入語也可謂是一節(jié)課的眼睛。俗話說的好,“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導入語,它應該是精辟而又不會喧賓奪主的,是能把“教”的目標巧妙地轉化為“學”的目標的;也應該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和渲染課堂的氣氛,做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
人教版第六冊第八單元的課文《女媧補天》,是一個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講的是女媧為了拯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冒著生命危險補天的故事。為了使學生在學文前對“女媧”這一神話形象有初步的認識,我巧妙地把故事的內容整合成一首小詩,以配樂朗誦詩歌作為導入:“是誰?創(chuàng)造了人類?是誰?懇求雨神熄滅熊熊的大火?是誰?救出掙扎在水火中的人們?是誰?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是誰呀?”學生齊聲回答:“女媧”。在導入新課時,我用深情的語言,把自己的情感與文章的情感糅合在一起,用一連串的問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根據(jù)教師的導入語進行質疑:為什么女媧要懇求雨神下雨?她是如何拯救人類的?又是怎樣冒險補天的……就這樣,我不留痕跡地幫助學生把握了學習的方向,對下文的學習——理解“這是一個怎樣的女媧”,就顯得輕而易舉了。
在教學《桂林山水》一課時,導入環(huán)節(jié),我邊配樂播放和祖國大好河山有關的風光圖片,邊深情旁述:“我們偉大的祖國風光秀麗???,她有綿亙不絕的高山峻嶺,有壯美宏麗的江河湖海,還有廣闊無垠的良田沃野。桂林——祖國南方的一顆璀璨“明珠”,更是以山清水秀的風景聞名于世,有著‘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桂林,領略桂林山水的美好風光?!睈偠牡囊魳?、美麗的畫面、深情的旁述,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打動了學生的心,激發(fā)了學生的情,使課文與學生的“心”,教師與學生的“心”,學生與學生的“心”,產(chǎn)生共鳴,形成一個情感交融的教學氛圍,為課文的學習做好了情感的鋪墊,打好了感悟的基礎。
2.過渡語,精簡——百花齊放春滿園
對于教師來說,要上出一節(jié)既出彩又具有個人特色的課,就要精心設計和運用精簡優(yōu)美的過渡語,為課堂教學錦上添花。在教學《長城》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長城是世界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跡”的原因,我用這樣的過渡語引出第四自然段的學習:“面對長城,作者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一起讀——(課件出示第四自然段的內容,學生齊讀。)”接著,我追問學生:“作者為什么會這樣說呢?用上這樣的句式‘因為(),所以說(),說說你的理解。”學生有的說因為長城長;有的說因為長城高大堅固;有的說因為修筑長城不容易……此時,我并沒有結束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我順勢把學生的回答,當作是我引讀第四自然段“的一個過渡語:“因為長城長,所以說,女同學讀——;因為長城高大堅固,所以說,男同學讀——;因為長城凝結了無數(shù)勞動人民的血汗與智慧,所以說,全班齊讀——”這種運用學生回答作為過渡語的穿針引線的朗讀方式,把學生之前感悟到的零星的不系統(tǒng)的知識整合起來,將長城的特點與理解“長城是世界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跡”的原因巧妙結合,引導學生層層深入朗讀文中的句子,走進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的內心世界,將長城的特點凸顯得愈加地鮮明,更將課堂學習的情感推向高潮。
3.提問語,精煉——一石激起千層浪
有效提問,能很好地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調動好上課的情緒,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課文《女媧補天》中有這樣的句子:“她忙了幾天幾夜,找到了紅、黃、藍、白四種顏色的石頭,還缺少一種純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終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比绾瓮ㄟ^文字體會女媧的品質?我安排了隨機研讀關鍵詞“幾天幾夜”和“找啊找啊”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在體會“幾天幾夜”之漫長時,我先讓學生借助句式“她忙了幾天幾夜,忘記了();忘記了();忘記了()”進行說話,在指名學生回答后,我適時提問:“此時,你仿佛看到女媧變得怎么樣?”這樣的提問,一下子打開了學生的話匣子:“我仿佛看到了蓬頭垢臉的女媧,長長的頭發(fā)顯得很凌亂。”“我看到了女媧的手在流血,腳也有很多的傷疤?!薄拔曳路鹂吹搅伺畫z走路十分的不穩(wěn)當,搖搖擺擺的?!薄釂栒Z既精煉又有效,學生順理成章地體會到女媧為了拯救處在水深火熱中的人們而不怕犧牲的獻身精神。
在感受“找啊找啊”之堅持時,我用“你從這個詞中體會到什么?”作為引領,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并根據(jù)學生個性化的感悟,進行隨機的追問。學生回答:“從這個詞中,我體會到女媧已經(jīng)很累了?!?,我就追問:“她累得怎么樣了?”;學生回答:“從這個詞中,我知道了女媧應該找了很多地方了?!?,我就追問:“她可能到過什么地方?”;學生回答:“我覺得女媧要找到純青石不容易?!保揖妥穯枺骸耙苍S她還會遇到很多困難,你能說說嗎?”……我的提問,都是有目的的,都是有針對性的,都是為了體會女媧的品質而設計的。
責任編輯 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