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雯瑤
?
淺談韓劇中的符號學運用
□宋雯瑤
摘要:近年,韓劇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席卷中國乃至亞洲各國,使韓國文化得到了有效傳播。韓劇中各種符號化的表現,生動展現了韓國文化和韓國生活面貌。本文通過分析韓劇中符號學的運用,從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兩方面論述符號學如何貫穿于韓劇中,從而形成獨特的韓劇風格,傳達民族的文化魅力。
關鍵詞:韓??;符號;文化
皮爾斯利用三分法把符號分為圖像符號、標志符號和象征符號三大類型。象征符號是韓劇最常使用的符號類型,它的能指和所指之間的關系是最遠的,是通過一定的文化、環(huán)境、聯想建立起來的,是和一定文化、地域、人們的思想所連接的。社會與團體的約定,形成了象征性的事物。在韓劇中把食物、人的生活場景、人的精神品德等人為地聯系在一起,得到社會的認可,形成了一定的象征符號,使韓劇得以通過符號化的手法,傳達出韓國的民族文化形象,形成韓劇的獨特風格。
在符號的體系里,基于不同的符號系統(tǒng)有不同的能指和所指以及它們的表征和意義方式的不同,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類,見圖1。
圖1 符號體系
除了語言符號外,韓劇中會利用很多的非語言符號,這些非語言符號在人為聯系下,在觀眾的理解過程中會產生新的意義,在對場景的烘托、故事情節(jié)的表達以及韓國文化的傳播上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韓劇中事物或情節(jié)這些能指產生意義,即產生所指、形成意指的過程,就是韓劇中運用符號傳遞韓國文化、形成韓劇特點的過程。
韓劇在塑造人物形象的過程中,有明顯的類型化特點。主角大多年齡位于20-40歲之間,一般有著樂觀、堅忍不拔的人物性格。從人物的身份地位上看,有的出身于上流社會,有的出身于社會底層。但主人公即便是出身社會底層,最終也是向著社會的高層次方向發(fā)展。從角色安排上看,有樂觀堅強的主人公、癡情的男(女)二號、腹黑的反面角色、可愛的家人朋友等。在臺詞的設計和表現上,不同類型的人物角色賦予不同的風格,符號化更加明顯。
在表現主人公時,不論是在對白還是旁白中,經常會出現諸如“加油哦,你一定可以的”等鼓勵性的話語,體現主人公的樂觀心態(tài)。如《匹諾曹》中女主角仁荷總是鼓勵自己不怕挫折,努力成為一個好記者,還鼓勵男主角達布“加油,不要覺得愧疚,想做什么就去做?!边@種能指的反復出現,就形成了主人公堅強性格的意指,形成了韓劇類型化的主人公形象。韓劇中的臺詞時常不溫不火,很少出現偏激的詞語,即使表現人物憤怒或驚訝等情緒時,也很注意臺詞的柔和。在表現社會中下層人物的家庭時,不會使用低俗的話題和詞語,而是使用樸實又不乏幽默的話語,把韓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柔和地表現出來,建構出符號化的人物形象。
韓劇在人物情感表現上含蓄內斂,臺詞對白的設計溫馨而富有情感。韓劇沒有大段露骨的對白,而是較多充滿溫情的感性的話語。借助這種語言符號,韓劇對人物形象進行了典型塑造,給劇中人物以及韓國人打上了含蓄內斂的標簽。
(一)體語
韓劇中人物的表情動作十分豐富,有時還有一些夸張的肢體活動,使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生動。鏡頭也注意捕捉人物表情動作的特寫,比如在表現女孩時,多用面部特寫、眼神特寫等鏡頭,以塑造率真可愛的女主人公形象。在塑造韓國大叔大嬸的形象時,也是注重面部特寫和動作特寫,用夸張的表情和動作塑造出活靈活現讓人忍俊不禁的大叔大嬸形象。
韓劇時常運用體語體現韓國禮節(jié)。如人物見面時,不同于西方擁抱貼面式的禮儀,而是對長輩和上司要點頭或彎腰以示敬意。韓劇通過這些禮貌性的體語,充分展現了韓國人的禮貌形象,形成了獨特的人物形象符號。
(二)服飾
韓劇中人物的服裝搭配、飾品用品總能在電視劇熱播之后掀起一陣追捧,其原因在于,韓劇中主人公多是年輕的俊男靚女,在服飾上經過精心搭配之后,往往能形成獨特的時尚之風。隨著審美的進步,人們的關注點不僅在于故事劇情上,很大程度上也轉向韓劇中的視覺性符號,如服飾、彩妝、道具等時常是韓流中的重要流行元素。韓劇抓住了現代觀眾追求美的心理,有意識地在劇中融入富有時尚感的視覺性符號,形成韓劇中人物形象的符號化。
(三)音樂
聽覺性的非語言符號作用于人的聽覺器官,在韓劇中表現為配樂、插曲、主題曲上。音樂可以烘托氣氛,生動地表現故事中的感情,引領觀眾進入情境并調動觀眾的情緒。韓劇的音樂制作都出自專業(yè)的團隊,給人以優(yōu)美動聽的感受。音樂在劇中起到情感渲染的作用,尤其在感情戲中往往能夠催人淚下。唯美動聽的音樂在劇中高頻率地使用,使韓劇中的音樂成為了韓劇的符號。人們提到韓劇總會想起劇中好聽的主題曲以及優(yōu)美的配樂。
韓劇中表現韓國生活的鏡頭和臺詞對展現韓國文化起到了推動作用。劇中很多表現韓國生活的臺詞,均與韓國文化息息相關。比如歷史劇《大長今》運用了大量對白以表現韓國醫(yī)藥、飲食等文化特色。韓劇中的人物總會表現出對生活的熱愛、對食物的贊美、對樂觀精神的贊揚,一定程度上體現出韓國人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文化風情。
韓劇通過臺詞和對白,建立起人物形象、人物關系和故事發(fā)展脈絡,其中滲透著濃厚的謙遜、含蓄、注重長幼尊卑的儒家文化。在表達情感的對白上,含蓄而不張揚,強調敬語的使用,以體現老幼尊卑、家庭倫理、孝悌禮儀。
首先,劇中每每出現飲食的畫面時,劇中人物都會表現出十分美味的神態(tài)和話語,這體現出韓國人對待事物心懷感恩的生活態(tài)度。在出現人們吃飯的畫面時,都是大口地吃,嘴里塞得很滿,給觀眾一種食物很美味的信號。這種手段既表現出韓國的飲食豐富,又表現出韓國人熱愛生活的一面。韓劇在表現飲食的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大量的畫面和劇情都用來表現做飯、吃飯等情節(jié),在無形之中形成了一種韓國飲食文化的符號,除了泡菜,其他例如烤肉、大醬湯等飲食也多出現在劇情中,構成韓國飲食文化的符號元素。
其次,韓劇經常表現韓國的傳統(tǒng)文化,如婚喪嫁娶、傳統(tǒng)服飾、對長輩行禮等畫面總會在劇中體現,把韓國的傳統(tǒng)文化禮儀、儒家文化思想帶入韓劇中,形成符號,并隨韓劇的熱播實現地域上的延伸和拓展,滲透給全球觀眾。
再次,韓劇在場景布置上注重宣傳本國旅游文化,注重畫面美感,形成獨特的小清新風格。韓劇選擇的外拍場景很多是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在劇作播出后成為旅游旺地,推動了韓國旅游文化的繁榮發(fā)展。劇中人物的居所或者是現代公寓,或者是房間很小但裝飾很溫馨的小屋,在這些場景的布置中,也運用了很多圖像符號來展示韓國的生活,形成了韓國文化符號的又一標簽。
影視藝術作品是在多元素共同作用下產生的結果,在畫面表現、敘述方式、空間再現、臺詞設計等方面都要精心設計,才能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作品。韓劇融入了符號學理念,在各個方面都進行細致編排,畫面里承載了諸多元素和符號。在這些符號背后,蘊含的是對韓國文化的展示和傳揚,是對大韓民族向前發(fā)展的助力和驅動。韓劇之風靡,韓流之澎湃,究其根源,是韓國人民依托韓劇這一載體實現文化軟實力輸出的勝利之舉。
參考文獻:
1.周丹.論日韓電視劇的“文化販賣”及啟示[D].上海師范大學,2013.
2.羅蘭·巴特爾著,李幼蒸譯.符號學原理[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3.熊萍.論電視新聞“非語言符號”的傳播功能[J].長江學術,2010(1):115-119.
(作者系河北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