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琴
楠楠轉(zhuǎn)學記
○張麗琴
很多同學都讀過《窗邊的小豆豆》,小豆豆因為淘氣被原來的學校退學后,來到一個名叫“巴學園”的學校學習?!鞍蛯W園”的小林校長第一次見小豆豆,就微笑著聽小豆豆不停地說了四個小時的話,沒有一絲不耐煩。在“巴學園”學習和生活的日子,成為小豆豆長大后幸福的回憶。
和小豆豆一樣,楠楠也是個轉(zhuǎn)學生。不過她可是由于父母工作調(diào)動,才轉(zhuǎn)入了新的學校。
這天,楠楠在爸爸的陪同下來到學校。接待他們的是位一臉慈祥、戴黑邊眼鏡的女老師??戳碎慕榻B信,她微笑著說:“歡迎楠楠這樣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加入!”
老師溫暖鼓勵的話讓楠楠想起了小林校長,她和小林校長一樣和藹可親?!袄蠋熌茫蹅儼嗬镉卸嗌賯€學生?”楠楠彬彬有禮地問。
“如果再來一批學生,其人數(shù)同我班現(xiàn)有的學生一樣多;如果再加上現(xiàn)有人數(shù)的一半;如果再加上現(xiàn)有人數(shù)的四分之一;如果再加上你,那么,就有111人了!”老師風趣地回答。
楠楠和爸爸相視一笑,“原來老師要考考我呀!”
“會不會是36人?”爸爸沒有把握地猜測。
“多些,56人,對嗎?”爸爸接著猜。
“不好猜!”爸爸感嘆道。
“把兩次猜的情況代入一個公式,答案就會揭曉!”老師幽默地笑著說。
“公式?”楠楠怎么也想不起要用哪個公式。
“是這樣,看好了:(第一次假設(shè)數(shù)×第二次偏差數(shù)+第二次假設(shè)數(shù)×第一次偏差數(shù))÷兩次偏差數(shù)的和?!崩蠋熆焖俚貙懗隽斯健?/p>
“老師,偏差數(shù)是什么?”
“就是每次算的結(jié)果和題目中給出的數(shù)相差多少?!?/p>
“我來算一算!”楠楠急于想知道結(jié)果。
“第一次假設(shè)36人,少11人;第二次假設(shè)56人,多44人。(36× 44+56×11)÷(11+44)=40,驗證:40的一半是20,四分之一是10,40+40+20+10+1=111,耶!真的對了!”楠楠興奮地跳起來。
老師摸了摸楠楠的頭,笑著說:“收下你了!”
好學的楠楠謝過老師,問:“老師,猜的這兩次情況是一次‘不夠’,而另一次是‘剩余’,假如兩次都是‘不夠’或者都是‘剩余’的偏差,這個公式還成立嗎?”
“會思考的孩子!”老師向她豎起了大拇指?!斑@個公式僅適用于這種情況。而如果兩次偏差都是‘不足’或者都是‘過剩’,公式就需要改動啦!今后會學到的,當然,你現(xiàn)在也可以試著推算推算?;蛟S有新發(fā)現(xiàn)!”
還沒有進入教室上課,楠楠就已經(jīng)在辦公室學習了新知識。老師留給她的問題,慢慢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