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璐
給他一點時間
◎ 盧璐
在我和盧中瀚正式開始造人時,我32歲,我們的計劃是在我35歲前把孩子生出來。
備孕第三個月,我懷孕了。
前一年我們就說定了,到我過生日的那個周末,和朋友們一起去滑雪。懷孕加感冒,我只能取消了滑雪的行程,然而,盧中瀚不但沒有取消他的行程,還加請了一天年假。
周四下午提前下班后,他就和一幫朋友開車去了里昂。快到的時候,他給我來了個電話:“今晚你不用等我電話了。你好好保重,早點睡覺?!?/p>
這個男人就此消失了。
一直到周日下午,盧中瀚才想起來給我打電話,電話里面的聲音興高采烈,他開著揚聲器,帶著一車人大唱生日歌,唱完之后說:“Pierre知道一個不錯的勃墾第酒窖,離這不遠,我們順便去看看,估計很晚才能到巴黎?!蔽疫€想說什么時,電話掛掉了。
他晚上兩點半才回到家,搬了三箱葡萄酒,正在脫鞋,我一下子打開了客廳的大燈。
后面的場景就不用寫了,吵到我撐不住要睡著時,他還覺得很委屈:“懷孕不是病,你不能去滑雪,我為什么不能?”
如果當(dāng)時我能從肚子里把那個該死的受精卵拿出來,一定會重重地摔在他臉上,然后跟他一刀兩斷。
問題是我不能。
懷孕生孩子對于女人來說像一個挑戰(zhàn)性超大的電腦游戲,你以為再忍忍,解決了眼前這個問題就可以靜享太平,那真是在做夢。而作為男人,就算是一個渴望要孩子的男人,當(dāng)他不和懷孕的老婆在一起的時候,生活并沒有太大的不同。
面對軟綿綿的只會哭的嬰兒,女人們的母性會激發(fā)出來,而大多數(shù)男人都會不知所措地發(fā)愣,緊張地向后躲。喚醒“父性”需要交流、邏輯和理性。
女人可能覺得委屈、不公平,去罵,去爭,去哭,去鬧騰,可無論如何我們改變不了自然的安排。
給這個男人一點時間,讓他從感同身受變成親身經(jīng)歷,親力親為建立和孩子的感情,用自己的方式走進孩子的生命。
如今,我家盧先生已經(jīng)入行六年半,成了一個最無微不至的父親。每天他到家開門的那一刻,是我們家整個晚上最歡快的時光。
女人的使命應(yīng)該是創(chuàng)造出一種適合的家庭模式,讓每個人樂在其中。
(摘自《盧璐說》江蘇文藝出版社 圖/文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