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格
七百封郵件
◎李一格
1997年,石國鵬老師打算出國留學(xué),他滿心為英語發(fā)愁,特別是英語寫作。正當(dāng)他為此悶悶不樂時,電子郵箱里突然冒出一封通篇英文的信件。他先是一愣,繼而決定給對方回信,一是告知對方郵件發(fā)錯了,二來請對方做自己的英文寫作老師。
對方很快給他回復(fù)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從信中,他得知對方是一位加拿大的老人,名字叫Craig,老人的妻子叫Mary。
他開始與這位陌生的老人通信。交流中,石老師得知老人沒有生育,領(lǐng)養(yǎng)了三個孩子?,F(xiàn)在老大已經(jīng)去世了;老二年過五旬,仍然在攻讀希伯來語博士學(xué)位;老三叫Graeme,患有先天性的精神分裂癥,必須常年服用鎮(zhèn)靜藥。Graeme只完成了最基本的教育,又因為身體虛弱,只能做一名清潔工。
時間長了,他們通信的內(nèi)容越來越豐富?!爸袊性S多人信奉佛教。”“那真好。說來你可能不信,Graeme從二十多年前就對這門偉大的東方宗教感興趣了。他是一個很愛思考、很善良的年輕人?!薄拔液芟矚g聽京劇?!薄澳钦婧?,我平時只能彈鋼琴來舒緩情緒。Graeme特別喜歡彈吉他,他彈得好極了,我和Mary都非常喜歡聽。”
Graeme總出現(xiàn)在他們的字里行間,老人經(jīng)常對Graeme贊不絕口。
1999年6月23日,老人去世了,還沒等到石老師踏上留學(xué)之路,沒等到石老師與他相見。老人去世后,Mary承擔(dān)起了老人的工作,與石老師互通郵件,做他的英文老師。在差不多兩年的時間里,石老師和他們通了七百多封信,也就是說幾乎每一天石老師都會寫一封信讓他們批改。
時間過得很快,2001年石老師前往加拿大深造。Mary讓他暫住在家里,他像是回家了一樣舒坦。“面對那些老舊的相片,我有一種熱淚奔涌的感覺,那一刻我認(rèn)識到了平等和尊重的真正含義,認(rèn)識到了成功與幸福有更為深廣的內(nèi)涵。從那一天起,我的眼中再也沒有了差生的概念?!笔蠋熣f,“我從未見過這位與我天天通信的可親可敬的Craig,這是我此生最大的遺憾。我把一盆鮮花種在Craig的墓前,淚流滿面。我久久地跪在Craig墓前,對他發(fā)誓,我會把他對我的教誨和愛傳遞開去,這是我的使命,也是我回報Craig的唯一方式?!?/p>
(摘自《格外》 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