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雪
劍橋公爵夫人凱特,又一次成為意料之中的“頭版女郎”。
2015年10月21日,身著紅色禮裙,頭戴Papyrus皇冠,洋溢著溫婉笑容參加國宴的她,登上了幾乎所有英國媒體的頭版。嫁入王室后第一次參加國宴,媒體給了凱特高分。
本次在白金漢宮舉辦的國宴,是為迎接到訪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辦。當晚,凱特與習近平主席座位相鄰。
為了體現(xiàn)對此次習近平訪英的重視,英國王室?guī)缀跞珕T出動。從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夫婦,到查爾斯王儲夫婦,再到威廉王子夫婦,王室三代成員陸續(xù)在各項接待行程中亮相,陪同習近平出席活動。這在歷年來實屬罕見,被視為“最高規(guī)格”的接待。
作為英國這個君主立憲制國家的象征,王室一直對外擔當著形象代言人的角色。2011年威廉與凱特大婚后,2013年和2015年,伴隨著兩位“王室寶寶”——喬治王子和夏洛特公主陸續(xù)出生,由查爾斯和戴安娜的婚姻危機引發(fā)、已經糾纏了英國王室十幾年的負面陰影悄然散去。
而女王“欽點”的一系列面向時代的改革措施,也讓王室的形象逐漸從高高在上的“藍血”變得愈發(fā)親民。
叫伊麗莎白的“優(yōu)雅女人”
“女王陛下!女王陛下!”年僅3歲的小女孩搖著手里的國旗,奶聲奶氣地興奮大喊。她面前的泰晤士河中,剛剛駛過“查特維爾精神”號游船。將她扛在肩膀上的父親,已然激動到面紅耳赤。
這是2012年6月3日,伊麗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慶典的第二天。
作為此次慶典的“重頭戲”,當天下午2時40分開始,女王與王夫菲利普親王及王室成員乘坐“查特維爾精神”號,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千艘游船一起,組成一支超過11公里的船隊,由巴特西橋出發(fā),前往終點塔橋。
每當游船行駛一段時間,伊麗莎白二世都會輕擺右手,向岸上的游客微笑致意,目光所及之處,無不爆發(fā)熱烈的歡呼聲——她作為英國君主的威望,在這一天達到了頂峰。據倫敦一家調查公司的數據,超過80%的英國民眾對此次慶典活動表示歡迎。
在此一個月前,英國中間偏左派報紙《衛(wèi)報》的一次讀者調查中,對“如果沒有了王室,英國是不是會變得更好”這一問題,69%的參與者選擇了“不會”。
因為王室的門面、英國的君主,是這個叫做伊麗莎白的“優(yōu)雅女人”。
1952年2月5日,當伊麗莎白公主變成女王時,彼時的英國歷經兩次世界大戰(zhàn),早已不是當年那個日不落帝國。經濟低迷揮之不去,民眾士氣低沉,亞非拉去殖民化潮流的興起……一個又一個挑戰(zhàn)擺在這位年輕的君主面前。在這樣一個時刻,伊麗莎白二世的加冕禮對英國民眾來說,意味著一個“新的開始”。
分寸很難拿捏。既要讓英國人對歷史榮光的延續(xù)重樹信心,又要有足以為盼的現(xiàn)在與未來,讓他們覺得不會“躺在祖先的墳墓里”。
對實現(xiàn)這種棘手的平衡,伊麗莎白二世有著敏銳的直覺和堅持的決心。她以“強硬的態(tài)度”說服了主持加冕儀式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和時任首相丘吉爾,讓BBC的攝像機架進了威斯敏斯特教堂。
1953年6月2日,6匹灰色駿馬拉著為喬治三世1761年加冕禮制作的黃金馬車,從白金漢宮前往威斯敏斯特教堂,之后是3個小時的加冕儀式,接著是加冕游行。
2000多萬英國人通過電視直播觀看了這場加冕盛典。也是在這一年,英國多賣出了50萬臺電視機,為低迷的經濟形勢注入一劑強心針。
除了電視直播,實時的廣播信號也傳到了無數歐洲人的耳中,攝像機錄下的畫面通過飛機迅速送到加拿大,之后又讓無數美國觀眾看到了這一幕。
這場盛典帶給英國人的絕非一日的放縱與狂歡,更讓普通民眾感受到了作為一個英國人的自豪和快樂。
一次“錯誤的革新”
“英國戰(zhàn)后復興的典范”,是路透社對伊麗莎白二世的評價。
基于英國的憲政制度,登基后,她并不怎么插手具體政府事務,雖然首相會定期向其匯報,但她只是象征性地批準政府決定,并不會過問細節(jié)。從丘吉爾到卡梅倫,幾乎每一位首相都對女王給予高度評價。前首相托尼·布萊爾曾稱,伊麗莎白二世是“不安全的世界中一個代表團結的符號”。
在這個一直有廢除君主立憲制呼聲的國家,伊麗莎白二世小心謹慎地維持著一種微妙的平衡。
謹言慎行之余,這位年輕的君主,也在嘗試著打破一些傳統(tǒng)。
登基后不久,她和菲利普親王就在白金漢宮首次舉行小型的非正式午餐聚會,招待民間人士。到了1962年,在她的指導下,白金漢宮專門開辟了一個新的展廳,用于展示王室的收藏。這是白金漢宮有史以來第一次向普通民眾開放。
1969年,英國王室還制作了第一部關于王室生活的紀錄片《王室家庭》,相繼由BBC和電視一臺(Radio 1)播出。據路透社報道,為了制作這部紀錄片,攝像機跟拍了女王整整一年。
其中的一個經典段落,呈現(xiàn)的是伊麗莎白二世與菲利普親王、查爾斯王子、安妮公主圍坐在一起享用早餐。數量頗多的玻璃杯、骨瓷杯被放置在餐桌中央,每一個坐在餐桌旁的人,都衣著正式,并一絲不茍地維持著餐桌禮儀。他們討論的話題,也頗具貴族氣質——多年前,一位權貴在維多利亞女王面前跌倒的軼事。
這一片段播出后,曾有評論稱,普通人的生活絕不是如此。時任BBC負責人大衛(wèi)·艾登堡爵士甚至告訴該片制片人理查德·考斯頓,這部影片是在“摧毀君主制”。
播出后不久,《王室家庭》就消失在公眾視野,一名王室傳記作家稱,女王對同意參加此次紀錄片的拍攝非常后悔,認為這是一場“錯誤的革新”。
直到現(xiàn)在,這部紀錄片都算得上對伊麗莎白二世私生活“最大范圍的公開”——四分之三的英國民眾觀看了這部紀錄片?!埃ㄍ跏遥┖芸鞆倪@種‘我們只是一個普通家族的展現(xiàn)方式中倒退了回去?!庇⒙?lián)邦研究中心主任、曾著有《王室與帝國終結》一書的歷史學家菲利普·墨菲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說。
早在1957年,伊麗莎白二世就在一次演講中表示,“對你們而言,我顯得有些遙不可及,這是難以避免的?!比羰撬阉鞴_資料,她從未接受過任何媒體的采訪,人們對于其觀點和性格的洞察,只能來源于她在公眾面前的微笑和揮手,或是與她接觸過的人的片言只句。
“即使一直身處在聚光燈下,依舊沒有人能輕易猜透她的心思?!蹦普f。
她“教”英國人擁抱
從1952年開始的近30年間,在伊麗莎白二世這個“大家長”的帶領下,王室的一言一行似乎正契合了英國學者沃爾特·白芝浩的一個觀點:“王室的神秘感就是它的生命,我們絕對不能讓陽光驅散那種魅力?!敝钡?981年,戴安娜嫁給查爾斯王儲。
在那場世紀婚禮之后,英國民眾記住了這個擁有羞澀笑容的王妃。而在美貌之外,她獨特的親和力,開始為循規(guī)蹈矩的王室?guī)デ逍碌臍庀蟆?/p>
在慈善事業(yè)上,戴安娜甚至創(chuàng)造了難以逾越的先例——200多個慈善機構的負責人,并非掛名,事必躬親。她關心所有的病患,每當與之碰面,都會先來一個熱情的擁抱,不論對方是癌癥患者、麻風病人、燒傷患者或是艾滋病人。她也會摟著受性虐待的兒童泣不成聲。利用自身的高知名度,她一直在為相關的慈善組織進行宣傳和籌款,使一些不發(fā)達地區(qū)民眾的生活得到些許改善。
這讓英國民眾對王室的印象大為改觀,王室此前表現(xiàn)出的神秘與疏離,在戴安娜的潛移默化之下,似乎正在悄然改變。
彼時,贊頌戴安娜的英國人說,是她改變了英國人的性格習慣。英國人一向喜歡隱藏感情,但因為戴安娜,英國人不再羞于尋求精神和情感上的援助,開始習慣身體接觸。
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戴安娜儼然超越了伊麗莎白二世,成為知名度、影響力最高的“王室偶像”——攝影師喜歡捕捉她的微笑,報紙上都是她的報道,她的每一次穿著,每一件配飾都讓其粉絲瘋狂,以至于只要是戴安娜的周邊小商品,或是衣服配飾的同款,粉絲們都會毫不猶豫地買下。
相較于這股“戴安娜熱”,英國民眾對于伊麗莎白二世領銜的“老”王室成員的不滿,卻在逐漸累積。
人們常拿來作對比的一件事是伊麗莎白二世對“洛克比空難”的處理。1988年12月21日,泛美航空公司一架飛機遭遇恐怖襲擊,在英國小鎮(zhèn)洛克比上空爆炸解體。巨大的火球從天而降,砸在了洛克比的謝伍德新月廣場上,航班上259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無一幸存,地面上11名居民死于非命?!?·11”之前,這是世界上最嚴重的一次恐怖襲擊。
空難發(fā)生后,專欄作家簡·魯克在《每日快報》上撰文稱“心碎的英國人看著電視,希望看到同樣心碎的女王”。然而,女王這次令民眾失望了。
之后,伴隨著戴安娜越來越“高調”,“女王不滿意戴安娜拋頭露面”的流言傳開來,也是從這時候開始,媒體陸續(xù)披露了查爾斯與戴安娜的不和、與卡米拉的婚外情,掩蓋王室內部矛盾和不堪的溫情帷幕被徹底撕開。
此后,伊麗莎白二世子女的婚姻問題,不斷見諸報端。1992年,更成為王室的“災難之年”:
溫莎城堡在一場火災中部分受損,王室要求政府承擔溫莎城堡的修繕費用,引來公眾一片憤怒。
伊麗莎白二世四個子女中,有三個發(fā)生了婚變。
安德魯王子的妻子薩拉·弗格森在丈夫服役期間被拍到與美國富商的無上裝照片,兩人就此分居。安妮公主則在婚后與女王的前侍從武官發(fā)生了私情,也在當年4月正式離婚,并在幾個月后,迅速與武官成婚。
但最為引人注目的,莫過于查爾斯王儲與戴安娜分居。
當戴安娜對記者說出那句著名的“我們的婚姻里有三個人,太擠”之后,幾乎全世界都知道了曾經的童話故事早已成為一出狗血劇。
查爾斯的木訥和笨拙讓充當審判官的媒體和民眾對他批判起來更加不留情面,戴安娜在采訪中無奈的冷笑,更讓英國民眾同情心泛濫。
超過一半的英國人
想廢除君主制
這份同情和憐惜在沉默中醞釀、發(fā)酵,在1997年終于爆發(fā),成為一場關于王室存廢大討論的催化劑。
1997年8月31日,為躲避狗仔隊的追逐,戴安娜在法國巴黎因車禍身亡。一時間,悲傷席卷了整個大不列顛。
此時,伊麗莎白二世和包括查爾斯王儲、威廉王子、哈里王子在內的王室成員,正遠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的行宮。得知這一消息后,王室發(fā)表了兩份簡短的聲明,但沒有一份聲明是以個人名義發(fā)布,聲明中沒有向戴安娜致以個人哀悼,白金漢宮也遲遲沒有降半旗致哀。畢竟,戴安娜與查爾斯王儲已經離婚,她已不再是王室成員。
對任何事保持冷靜并堅持這一理念,是王室一直以來的行事規(guī)則,也是伊麗莎白二世從小就接受的教育。然而,她并沒有意識到,這一已經深入其骨髓的風格,在民眾看來卻是一種“冷漠”的表現(xiàn)。
“王室家族(的表現(xiàn))集中體現(xiàn)了他們‘僵硬的上嘴唇的哲學理念。面對危機時,他們也許會認為,這種堅定不移的決心是好事。但在這場危機中,這行不通?!笔返俜颉ば堇卣f。2015年1月,他制作的以戴安娜去世后王室如何恢復形象為主題的紀錄片《光復王室》在BBC播出。
當時,憤怒開始蔓延,民眾對戴安娜之死的悲痛,轉化成了對王室的失望?!笆峭跏覛⑺懒舜靼材??!苯诌呄锟诘拿襟w攝像機前,時不時蹦出幾個人,咬牙切齒地喊道。更有人再度談起查爾斯與戴安娜的婚變種種。
這些負面情緒讓時任首相布萊爾坐立不安。電視上開始出現(xiàn)關于君主制存在合理與否的激烈辯論,支持女王退位的英國人增加了一倍,達到53%。
專欄作家托恩比在《獨立報》上更是直接呼吁查爾斯放棄王位繼承權,并建議英國在女王逝世之后結束君主制度。
另據英國一家市場調研機構的數據,當時,支持英國王室繼續(xù)存在的人數,僅占調查人數的48%。這是1993至2006年間,該機構針對共和制和君主制的調查,王室支持率僅有的兩次跌出70%中的一次。另一次,是2005年,查爾斯與卡米拉結婚。
盡管布萊爾覺得“女王對我這個左派領袖不熱情,看上去還挺高傲的”,但他還是試圖勸說伊麗莎白二世回倫敦。
正是布萊爾的建議,影響了王室之后的一系列舉動,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王室在此次事件中繼續(xù)滑入深淵。
戴安娜去世兩天后,伊麗莎白二世終于回到倫敦。在葬禮的前一天,她公開露面,對戴安娜之死表達了哀悼。其中的一句話,緩解了民眾的憤怒:“現(xiàn)在,我是以一位祖母的身份對你們講話,下面所說的,都是我的肺腑之言……”“以祖母的身份”講話,正是時任首相新聞主任坎貝爾及其他幕僚讓布萊爾對王室提出的建議,這讓女王顯得有“人味”。
“(女王)演講后,我從白金漢宮走回唐寧街的路上,能感受到,民眾的情緒已經發(fā)生了很大變化?!笨藏悹栐凇豆鈴屯跏摇分姓f。
葬禮當天,當戴安娜的靈柩經過白金漢宮時,伊麗莎白二世更鞠躬致哀。這一難得的情感表露為她贏得了民眾的原諒。
據布萊爾回憶,此后,他曾與伊麗莎白二世約談過一次。在這次歷時4個小時的會面中,布萊爾告訴伊麗莎白二世,雖然英國人仍然愿意將君主政體作為一種傳統(tǒng)保留下來,但它必須朝著現(xiàn)代化的方向改變。
“共和主義者都會投票給她”
第一件事,就是王室成員需要為私人收入上繳個人所得稅。自那之后的每一年,查爾斯擁有經營權的“康沃爾公爵領地”都需要在結算上一年度的經營收入后,填報稅單。
同樣在1998年,伊麗莎白二世宣布取消所有商店的特許供應,王室采購商品“此后不再享有特權”?!巴跏姨毓眮碓从?1世紀。那時,英國王室精心挑選“信譽卓著”的商店,訂購專門商品并授權打上皇家標記。到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這種擁有“特供商品”的店鋪,已經多達一千余家,從鮮花到油畫筆,都有固定商店“特供”。
接下來,是削減王室開支。1997年,伊麗莎白二世停掉了耗資龐大的豪華專列和皇家游艇,并縮減公務支出,公開財政報表。據《每日電訊報》報道,英國政府2010年支付給王室的費用約為790萬英鎊,這個費用,是1990年的四分之一。
2010年,《每日郵報》報道稱,伊麗莎白二世準備精簡王室成員,除了她與菲利普親王、查爾斯王儲夫婦,以及威廉王子夫婦、哈里王子,其余王室成員都將被打入“體制外”,令其“自謀生路”。
此后,其余王室成員的保衛(wèi)等級已經全部降級,除卻公開的王室活動,他們在其余的日常生活中,將不再配置保鏢。這一舉措,每一年為納稅人省下了25萬英鎊。
王室更開始將每年的開支賬單曬到官方網站上,詳細到每一次乘機旅行的費用,供納稅人查閱監(jiān)督。
一位白金漢宮內部人士將伊麗莎白二世的變革視作一次追求“輕微的變化”的行動,“現(xiàn)代化,但是不沖淡王室的風貌”。
為了改變“維持優(yōu)雅”而給外界帶來的“嚴肅、保守”的外在形象,伊麗莎白二世開始在公眾場合嘗試表現(xiàn)出更多的情緒。人們看到她微笑、也看到她在悼念“9·11”事件死難者時流淚。她開始在公眾面前表達對威廉王子等孫輩的愛護。為了拉近與年輕人的距離,她還接見了當紅的美國流行歌手Lady Gaga。
對于社交網絡的應用,伊麗莎白二世自然也沒有落下。2007年,當YouTube網站上出現(xiàn)英國王室頻道時,“2.0版英帝國”迅速征服了各大社交網站。在Facebook和Twitter上,英國王室分別有超過500萬支持者和140萬關注者。
最精彩的一次亮相,莫過于2012年倫敦奧運會。
開幕式當晚,女王在“007”特工邦德的陪伴下,乘坐一架直升機飛過沉浸在歡呼之中的倫敦,當直升機到達奧運主會場時,看起來像是86歲的女王身背英國國旗圖案的降落傘,從直升機上一躍而下,雖然這個動作由替身完成,但之前的影片以及最后的亮相,依舊“秒殺”了所有觀眾。
“女王在開幕式上的表演讓大家都松了一口氣,這是一種非常正確的做法,”曾在戴安娜去世后擔任伊麗莎白二世公館秘書的西蒙·劉易斯接受路透社采訪時稱,“這一登場方式頗受好評,同時也符合時代潮流,是長年深思熟慮的結果,女王在制定好的道路上,邁開了幾小步?!?/p>
2012年5月,伊麗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慶典前夕,一項民調顯示,85%的人因女王支持君主制繼續(xù)存在。
當然,反對君主制的共和主義者一直都存在著。就在這次慶典上,由“共和主義運動”組織發(fā)起的游行在倫敦塔橋上演,要求廢除君主制,實現(xiàn)共和制。這也是共和主義支持者近年來最大規(guī)模的一次游行。
盡管如此,伊麗莎白二世幾乎已不可撼動。《Monocle》雜志一度在文章中稱,如果可以選舉國家元首,那“共和主義者都會投票給她”。
“第三代旋風”
“如果要想讓王室童話百世流芳,就必須克服眾多挑戰(zhàn)?!泵绹度A爾街日報》曾評價稱,英國王室仍保留著能隨時陷入丑聞的“本事”。
比如安德魯王子。他婚前就曾與多名女明星來往甚密,被英國小報稱為“好色安迪”,也常因各種性丑聞讓女王惱怒。2001年,他擔任英國國際貿易和投資特使之后,時而因為履行公職時鋪張奢華的生活,或是在交際場合的粗魯舉止受到媒體批評。而曾在白金漢宮款待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的兒子賽義夫,則令其成為媒體討伐的對象。
對于安德魯頻繁惹事的本領,英國王室不再同以前一樣保持沉默,而是會在事件發(fā)生后公開回應。此后,更是讓安德魯卸下特使一職,令其專心履行王室義務。
同樣的做法,還發(fā)生在哈里身上。對這個吸食大麻、在化裝舞會上穿納粹軍裝、被曝出全裸照片的王子,王室的做法,是將他帶去非洲,讓其與當地人生活一段時間,此后,更是令其遵從王室傳統(tǒng)到軍隊服役,一度遠赴阿富汗前線。時不時對媒體主動放出哈里王子從一個惹事的壞小子“改邪歸正”的風向。
“王室從企業(yè)和明星形象制作人那里學到了一些東西,更為縝密地打造自身未來的命運?!薄度A爾街日報》評論王室公關手段的日益成熟。
正如在哈里身上的做法,王室成員已然學會了如何在維護自身隱私的同時,滿足媒體無盡的好奇心。王室新聞官詹姆斯·羅斯科接受法國《觀點》記者采訪時稱,以女王為首,王室成員常常通過王室官方Twitter公布相關信息,這樣一來,既保證了距離感,也讓各大媒體及時獲得信息。
從完全躲避媒體的采訪和攝影,到主動邀請媒體記者出席相關活動,轉變最為明顯的,莫過于曾對媒體“深惡痛絕”的威廉王子。
比起他的父親,他足夠冷靜,比起他桀驁不馴的弟弟,他足夠沉穩(wěn)。
2000年,當年還在上大學的威廉和媒體達成一個協(xié)議,只要媒體不跟拍他,他會時不時向媒體提供公開采訪和拍照的機會。而遇見凱特之后,他更是懂得利用法律武器來保護心愛的人,免遭母親戴安娜那樣聚光燈下的悲劇命運。2004年4月,《太陽報》在頭版刊登了一張威廉與凱特在瑞士一起滑雪的照片,令其戀情曝光。在這之后,查爾斯的發(fā)言人發(fā)布聲明稱,從此禁止《太陽報》記者再為威廉和哈里王子拍照。
也是與媒體在較量和合作中一起前行,威廉在2011年終于迎來與凱特的婚禮。這場21世紀的“世紀婚禮”舉行時,人們對英國王室的擁護再次達到頂峰。
2011年4月,英國《衛(wèi)報》隨機調查了1003名英國成年公民,結果顯示,67%受調查者認為實行君主立憲使得英國在全世界受到尊重。九成公民認為,英國十年之內都需要君主;超過一半的人認為,君主這一角色有必要延續(xù)50年。
而在1997年,同樣問題的調查中,相信英國王室仍能維持100年的人,比例不到20%;再堅持50年,也不到50%的支持率。
作為戴安娜之后的又一位“王室偶像”,凱特的言行舉止,正成為英國民眾新一輪的追逐典范。有時她只是穿著一身當季很普通的服裝,也很快會引發(fā)粉絲們在商場購買同款的熱潮,與其相關的商品存貨會在短時間內售空。
實際上,自2010年宣布與威廉王子訂婚,“凱特旋風”的價值就從來沒有被低估過。據美國《新聞周刊》評估,凱特這一標簽在英國時尚行業(yè)的品牌價值高達10億英鎊。
2014年,在威廉和凱特帶著兒子喬治小王子第一次公開到訪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的過程中,還刮起了“喬治風”,而且這勢頭不遜于“凱特風”。喬治小王子的公開露面是在惠靈頓,他那帆船風的刺繡褲子引起了瘋狂的購買,但凡有新貨上架都會立刻銷售一空。
據英國零售研究中心稱,2013年喬治小王子的出生至少為英國零售業(yè)帶來2.47億英鎊的拉動效應,包括慶祝用品、玩具、紀念品和音像制品等,而這一數字還僅僅是對王子出生前后9周的業(yè)績評估。同樣據英國零售業(yè)估算,2015年夏洛特公主的出生至少為英國帶來10億英鎊的商機,其“創(chuàng)收價值”遠超她的哥哥。
從觀光吸引力到零售拉動,英國王室的這一經濟影響力被品牌價值評估公司Brand Finance稱為王室的“無形資產”,2015年,該公司估計王室一家為英國經濟貢獻了超過11億的提振作用,而在女王舉行鉆禧慶典的2012年,這一價值評估一度高達440億英鎊。
“英國王室,已成為英國最具價值的品牌之一,”該公司在評估報告中總結道,“無論人們如何評價君主制,都無法否認這一點?!?/p>
(摘自《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