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影殤夏
美人秾艷擁紅妝,嶺表春回第一芳??湎虺料阃づ峡停戏揭嘤心档ね?。
——陳寅恪《詠校園紅杜鵑》
在號稱“東方塞納河”的珠江南岸,聳立著一座古典而雄偉的牌坊,上書“國立中山大學”,就是這六個大字吸引著無數(shù)追夢少年來到南方以南,也正是這六個大字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大學子,使中大成為他們一生中魂牽夢繞的精神殿堂。
中山大學最浪漫的地方要數(shù)南校區(qū)了,也就是康樂園,詩人稱它為“康園”。中文系教授張海鷗在《馬崗頂——綠色的書》中寫道:“康樂園的風神儀態(tài)其實是以清幽深邃的馬崗頂為中心的,那里古木參天,綠茵覆地,春囀黃鸝,夏鳴鷓鴣,林花次第于四季,秀色迷人于朝夕。”
康樂園布滿了層層疊疊的植物群落,可以稱得上是花的世界,無論走到哪個角落,一年四季都可見到鮮花競放。初春,在康樂園茂密的綠樹叢中,到處是一團團、一簇簇的鮮花“爛欲然”,而最吸人眼球的莫過于馬崗頂南坡的四色杜鵑競相綻放,馬丁堂與格蘭堂間斜坡的紅杜鵑以及環(huán)繞廖承志雕像的宮粉杜鵑也尤為可觀。
雖然廣州不少高校都有杜鵑花,但無疑,中大的杜鵑花是最有名的,中大四色杜鵑已成為城中佳話。杜鵑花又稱“映山紅”,白居易曾作詩贊曰:“閑折二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ㄖ写宋锸俏魇奕厣炙幗枣颇浮?。中大與杜鵑結緣已久,早在1948 年,時任嶺南大學校長的陳序經(jīng)親自栽種了第一批紅杜鵑。光陰荏苒,數(shù)十年后的今日已有數(shù)百叢白色、宮粉、大紅、深紅的杜鵑遍布各校區(qū),每年三四月份鮮花如海,密密麻麻一片,在歲月的洗禮中愈發(fā)紛妍奪目。在上世紀60年代,沿著小路從東區(qū)學生宿舍走向圖書館,經(jīng)過學校辦公大樓背后時就能看到滿山坡的紅、白、紫、粉四色杜鵑花,紅色最多,其他顏色點綴其中,像火海中閃爍著顆顆白、紫、粉的鉆石,煞是好看。
花事引發(fā)情思,中大人喜愛杜鵑花不僅表現(xiàn)在種花、賞花、護花,還體現(xiàn)在詠花、頌花上,師生們早已醞釀出種種“杜鵑情結”:陳寅恪先生雨夜嘆息“遙夜驚心聽急雨,今年真負杜鵑紅”;詞人秋其亦在雨后惜花而問“可知杜鵑正紅時?頻頻問花落多少”;作曲家黃友棣寫下“杜鵑花發(fā),長憶惺亭”的歌詞;學人楊海文慨嘆“三月春風過康園,又見杜鵑花翩躚。寒柳堂前景依舊,應無所住法自然”;中文系師生寫出頗有禪意的知識小品 《一花一鳥說杜鵑》,就連化學系的同學看見杜鵑盛開也會想起杜鵑花的主要發(fā)色成分是花青苷、黃酮醇以及芳香酸……
花開千面,駐足于花下,默賞或濃艷或嬌嫩的杜鵑,人各有思。而中大杜鵑的美,安靜而不張揚,卻別有意蘊,它們靜靜地散發(fā)著老校的芳華,陪伴著古老的大鐘樓和雅靜的圖書館,又與陳寅恪故居遙遙而對,人們在賞花的同時也感受到了中大老校的學術氛圍。馬崗頂上,一季季的花開花落,而此刻又是春滿花繁,艷色成云,蜂蝶流連,游人歡心,杜鵑無畏于城市的喧囂,兀自潑灑著春光。
翠擁康園,錦繡花木伴學人;閑步康園,夕陽方溫,繁花才美。雪葩如玉綻壺冰,粉蕾如腮羞少女;泥翻碎影春心在,墜入花間亦作仙。脈脈落花魂,深深康園情,如果說這叢叢杜鵑感動了你,請不要折下,你只需在心田上培植一株杜鵑,讓它永遠地開在春天里,開在你的記憶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