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墨凡(長郡中學1303班)
家的心事
文/李墨凡(長郡中學1303班)
有人曾問過我家規(guī)的問題,其實我并不知道如何回答,大概是因為我家是從來沒有家規(guī)的。于是我用樸實、謙遜之類的詞含糊了過去?,F(xiàn)在仔細想想,我家雖然沒有家規(guī),但有的是烙在骨子的善良、溫暖與責任感,這是家風,是一個家族的靈魂。
以前常聽母親講起父親的故事,其中大部分我已記不清了,唯獨有一件事我仍記憶猶新。那是在八十年代末的一個年關,父親離鄉(xiāng)整整一年了。這一年,為了貼補家用,供弟妹讀書,父親拼命地打工掙錢,自己卻什么都舍不得花,新衣服也沒買過一件,更別論吃食方面,只等著把辛苦一年攢下的錢帶回家過個富裕的年。終于到了休年假的時候,父親迫不及待地坐上返鄉(xiāng)的火車,貼身揣著來之不易的工錢,心潮澎湃。一路上暢想著回家之后先翻修家里的老房子、給爺爺奶奶添置新衣服、給爸媽封個大紅包、最重要的是要帶著妹妹這只小饞貓去嘗嘗縣城里面新開面包房的面包……火車行駛了一天一夜才到達目的地,睜開惺忪的睡眼,父親收拾行李出站,甫一出站,抬頭便看見了老同學。只見老同學雙手插在口袋里,雙腳不安地換來換去,臉上全無笑容,眉眼愁苦極了。父親便詢問他的近況,他支支吾吾地開口了:“我母親,她病得很重,但我家里沒有那么多錢給她看病,你能不能先借我點錢?等我有錢我立馬就還你?!彼坪跏呛ε赂赣H不借錢與他,老同學上前抓住了父親的袖子。父親二話不說,把自己懷里還熱乎乎的積蓄掏出來,也沒數(shù),全塞到他手上。后來那年父親是身無分文地回到了家,想好的要做的事情也都夭折了。父親還安慰家里人說別人情況緊急,能幫一分是一分。只可惜后來這位老同學不僅只字不提還錢的事,反而在背后說父親是個呆子、憨貨。我不解,亦覺得可憎,便問父親:“你不后悔嗎?”父親淡然地笑了笑,道:“我不會后悔幫助了一個身陷困境的人。善良是不應該后悔的?!备赣H用親身經(jīng)歷告訴了我,人不可以沒有善心,即使回報你的不是善意。善良是我從父親身上繼承到的家風。
每天走在道上,總有身上故事頗多的可憐人、拖著磨損的編織袋的流浪漢眼巴巴的望著你,伸出手乞求幫助。也許有人選擇稍帶憐憫地丟下一兩個銅板,但多數(shù)人選擇視而不見。我不愿意這樣。即使我知道自己其實很渺小,只能在富余時慷慨解囊,在困厄時不吝嗇給他們一個笑容。但對于我來說,這是家賦予我的天性--對社會、對自己負責的責任感。
家是個神圣的字眼,其背后是先輩留下的滿含心血的待繼承的優(yōu)良家風。家風不同于家規(guī),它不會束縛我的舉動,卻無時無刻不在引導我成為一個合格的繼承者。走在異鄉(xiāng)的路上,我操著一口家鄉(xiāng)的方言,用我家的方式為人處事。我想我不會忘記,家如何為家,人如何成人,我是誰,我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