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代蕾
國際空間站是一個長期在近地空間軌道飛行、有人駐守的科研及觀測設施。
睡覺姿勢無限制
在太空失重狀態(tài)下睡覺,聽起來是件好玩的事,這意味著宇航員可以在居住艙內(nèi)找一個角落,躺著、坐著、站著甚至倒立著睡。但在宇航員麥克·霍普金斯看來,太空睡眠的最大挑戰(zhàn),在于沒有放松感,“在地面,我躺到床上,會立刻覺得放松,雙腿如釋重負。但在太空,你永遠不會有這種感覺”。為此,一些宇航員會把自己綁縛在墻上,以尋找“躺下”的感覺。
每天健身是任務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在沒有重力牽引的條件下,人體骨質(zhì)會迅速流失。地球上,老年女性的骨質(zhì)流失速度為每年1%,而宇航員在太空中的骨質(zhì)流失速度為每個月1%。由于任何動作都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完成,宇航員的肌肉力量、血量、精力和耐力都會逐漸減退,最終導致肌體衰弱。唯一的解決之道是進行大量的高強度鍛煉,因此,健身成為空間站宇航員每天必須完成的一項重要任務。
尿液循環(huán)“變”飲水
貨運飛船會定期向國際空間站運輸物資補給,宇航員們每隔幾個月能吃上一次新鮮的水果蔬菜。美國女宇航員桑德拉·馬格努斯說:“(在空間站里)做一道菜要花好幾個小時。在有重力的情況下,你只需要把廢料直接扔進垃圾桶。一旦沒了重力,你就得想辦法解決(如何固定)垃圾的問題。我的辦法是把垃圾都小心塞入一截管道里,即便如此,依然非常耗時?!笨臻g站內(nèi)沒有保鮮食物的冰箱,但有一套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可以把尿液凈化為飲用水,進而實現(xiàn)液體的循環(huán)利用。宇航員星期一早上喝下的橙汁,星期四早上就能重新變回為一杯可飲用的水。
(蘇童摘自《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