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建勛
基于建構主義的支架式教學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被廣泛運用于當前的教學活動中.支架式教學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對教學支架進行打磨,這也是教師教學技能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師應該怎樣進行教學支架的設計呢?筆者認為,教師要從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出發(fā),立足于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知識基礎,搭建切合教學主題的教學支架,從而推動學生的知識構建.實際工作中,教學支架搭建方式花樣繁多,從初[JP2]中物理教學的角度而言,教學支架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范例性教學支架
范例性支架就是通常所說的“舉例子”,當然這里的例子必須是與認知目標要求相符的已有研究成果,而且還需要包括與認知主題相適應的探究思路或典型的研究結果.在初中物理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有關物理的認知基礎較為單薄,教師在教授新知識時,通過范例的提供,就是為學生的思路構建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例如,介紹用力的圖示來表示力時,教師問:“力是如此抽象的一個概念,那么我們如何來表示它呢?我們可以回想一下在學習光的時候,光與力相似,可以感知其存在,但是卻也無質無形,我們可以用怎樣的手段來描述光的傳播情況呢?”學生答:“可以用光線來形象地描述光的傳播情形.”教師問:“那么你能否用類似的方法對力進行表示,將力的大小、方向以及作用點這三個要素都形象地描述出來呢?”學生很快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在上述對話中,教師以光路描繪為支架,引導學生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手段對力進行描述,學生因此也體驗了一種成功和充實,知識掌握也更加牢固.
2問題性教學支架
教學過程中,問題能有效給予學生刺激,激起學生的思考,這里的問題也就成了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探索的教學支架.教師在工作中,有意識地設計問題性教學支架,以問題當做載體,指導學生進行物理學習,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到物理探究活動中,進而推進教學活動的有序展開,最終實現教學任務的完成.例如,引導學生認識滑動變阻器時,教師可以以臺燈亮度調節(jié)[HJ2mm]為情境,設計這樣的一組問題支架:(1)要改變燈泡的亮度,你可以怎樣操作?(2)怎樣才能改變燈泡兩端的電壓呢?(3)怎樣改變電路中的電阻,你能想到的最簡單的辦法是什么?(4)實際操作中,太長的電阻絲接入電路會占據過多的空間,怎么處理?(5)電阻絲包皮太厚,繞成圈時,間隙很大,還是很占空間,用裸露的電阻絲繞制又無法達到效果,怎么辦?(6)絕緣漆怎么涂才合適?(7)怎樣固定該裝置?(8)怎樣實現電阻的調節(jié)?這8個問題層層相扣,引導著學生自主設計出一個原生態(tài)的滑動變阻器,接著學生就能輕松地通過閱讀教材來認識滑動變阻器的有關結構和調節(jié).這一系列問題式教學支架比生硬講授會更加易于學生的接受.
3建議性教學支架
學生在自主探究或是進行合作學習時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教師及時地給予建議,能成功地引導學生擺脫困境,這些建議就是建議性教學支架.與問題性支架相比,此類支架因學生困難的發(fā)生而隨機生成,因此缺乏系統(tǒng)性,但是更加直白,能單刀直入地點明問題所在,因此實際教學中效率很高.例如,學生在進行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時,因為對器材的熟悉程度不同以及動手能力的差異,他們各自在操作中都會出現一些問題.教師巡查整個教室,適時地給不同的小組提供一些解決疑難的參考性建議:(1)有關儀器要固定在光具座上;(2)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安置順序請調整到位;(3)該實驗中,成像的實體是燭焰;(4)為了成功捕捉到燭焰的像,必須讓燭焰、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盡量在同一高度;(5)物距和像距的測量可以通過光具座下排的標尺讀出.在此物理探究實驗中,儀器擺放等內容較為瑣碎,也不是本節(jié)的探究目標,因此這一些內容,教師及時通過建議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引導,能讓學生更快地進入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探究環(huán)節(jié),有效提高學生的探究效率.
4工具性教學支架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為了更好地推動學生對物理認知的同化過程和順應過程,教師要基于展示、對話、交流和共享的平臺給學生多角度的刺激.這些平臺可以是網絡平臺、實物投影設備、論文數據庫、計算機軟件,等等,它們屬于一般意義的工具性教學支架.有效使用這一類別的支架,可以為學生信息搜集、討論互動、資料查詢、實驗數據處理等提供諸多幫助.例如,對學生介紹超聲波時,超聲波在生產生活等各方面應用的有關資訊可以讓學生自己在網絡上檢索和閱讀;[HJ2.08mm]光學中有很多奇妙的光現象,比如彩虹、極光、海市蜃樓等,這些素材以投影的方式呈現在課堂上,可以給學生豐富的感性認知,激起他們對光學的探究興趣;在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探究過程中,學生們獲得了大量的數據,借助計算機軟件可以更加方便地進行數據處理,分析結果還能以數據或圖像等多種形式來體現,讓學生能更加直觀地了解規(guī)律的本質.
5圖表性教學支架
“圖式”是建構主義認知理論中的重要概念,它表征的是特定概念或規(guī)律的認知結構,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認知過程.在初中物理學習中,教師引導學生以圖表的形式對所學進行整理和歸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理順知識脈絡,加深學生對知識內涵和外延的理解.這里的圖表就是圖表性教學支架,它包括表格和圖式.例如,在力學模塊學習結束時,讓學生結合圖1所示的結構圖來理順有關知識會一目了然.
6實驗性教學支架
實驗是物理學發(fā)展的基礎,也是初中物理教學重要的支架類型.在學生結合實驗來掌握物理知識的同時,更使得觀察、操作、協(xié)作和討論等多方面的科學能力得以提升.無論是哪種類型的物理課堂,實驗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架,而且實驗的形式不限于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這兩類,它的形式可以靈活多變.比如,讓學生認識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時,讓學生相互之間來一次“扳手腕”比賽,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充分體驗力作用的相互性.這類小巧的實驗,能有效營造教學氛圍,幫助學生更為深入地認清概念和規(guī)律.
將支架式教學理論運用于初中物理教學時,教師要充分結合教學實踐,靈活選擇并設計相關類型的教學支架,只有這樣,我們的教學效率才能獲得真正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