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兒子出國上大學后,我對生活沒有了半點兒熱情。我厭惡這樣的我,可是無力改變自己。
A1=你的幸福所消費的都是階段性的美好,而不是“可持續(xù)的快樂”。
A2=你的來信是一封失戀回憶錄,是一個失戀的媽回憶她跟兒子的熱戀史。
A3=孩子總歸要長大離開,我們還是要過好自己的生活。
老師:
此刻我在 28樓的家里的書房,書房兩邊都是玻璃窗,視線可以去到很遠的地方,隨手拍一張照片,便能引來我朋友們的羨慕——這是我以前常做的事,我的家,樓層高,又是上下兩層的躍式,裝修典雅,引起朋友無數(shù)點贊。
但現(xiàn)在,我一方面是非常清楚地意識到這些美好的東西還存在我的生活中,另一方面是,它們卻只是一套房子,一束花,一幅畫,沒有生命,與我無關(guān)。
你一定可以看出問題所在,我對生活沒有了半點兒熱情。
確實,自從兒子出國上大學后,突然空下來的屋子,讓我的心也空蕩得厲害。
我是父母的獨生女,兒子剛一歲時,父母便相繼去世。那時候,我覺得還好:有兒子需要我的全身心照顧,與老公的感情還在新鮮階段,工作上也正處于上升階段。
但隨著時間慢慢過去,一切都變了樣:事業(yè)上起起落落,最終好像也就這樣了,與老公之間的感情,早已經(jīng)平淡如常,唯有兒子,他給我?guī)硐M刻於荚诔砷L,正是通過他,我與一切都有了關(guān)聯(lián),他的同學、老師、他經(jīng)過的街道、他關(guān)心的話題以及這個世界。我密切關(guān)注著這一切,并隨之喜怒哀樂,而生活的動力就從這些喜怒哀樂中生出,源源不斷。
兒子上高中后,學習壓力大增。為了讓兒子吃得健康一點,我是費盡了心思。家里添了一個小冰柜,從網(wǎng)上訂購國外的牛肉與深海魚,讓親戚從老家郵寄最新鮮的菌類與有機蔬菜,去北方實地考察,從那里訂購小米與紅薯之類的雜糧,兒子以前是個小胖墩,為了他的身體,我每天夜晚接他回家后,還陪他一起在公園里跑步……
社交活動,推了;與老公看電影,推了,唯一保持的全家活動,也就是晚上公園的跑步,以及寒暑假中三天之內(nèi)的短暫旅游了。
很忙,很累,但心甘情愿,聽到兒子的一句夸贊,便心花怒放,看到他瘦后挺拔的身材,覺得那是人生最幸福的事。
有時候,老公勸我不必那么辛苦,我就告訴他:沒事呀,三年后,我就有自己的時間了。我可以周末想去哪
就去哪,想干啥就干啥。
三年果然很快過去,我也輕松下來了,只是,我已經(jīng)完全不想去哪,也不想干啥。
我還記得,那天吃完中飯后,我與老公送兒子上了飛機,我也并沒多舍不得他,我甚至還長松了一口氣。在回家的路上,我還與老公商量好晚上自己煮點粥,但推開家門后,看見兒子的房門大開,床上空空的,我的心在那一瞬間就荒蕪到了極點。
怔怔地在他床上坐了半天,醒過神來時,我聽見了老公在客廳沙發(fā)上發(fā)出的呼嚕聲。突然間,我就對老公產(chǎn)生了一種極其強烈的厭惡——這個男人,真是一個標準的沙發(fā)動物,不參與家務(wù),也不參與兒子的成長。經(jīng)常在外面喝得醉醺醺,少數(shù)在家的時間,就粘在沙發(fā)上,以前看電視,現(xiàn)在玩手機……
大概便是從那一刻開始,我對生活所有的熱愛、期盼,都如潮汐一樣,退得只剩下干干的沙灘,不不不,是寸草不生,也不能留存水分的鹽堿地。
但之后,我不停地試著去修復自己的內(nèi)心,打起精神叫丈夫一起去公園散步,努力認真聽他說他單位的人事,也試著與他一起外出吃燭光晚餐,看電影,但分明地,在那同時,我感覺到心里空洞冰涼,什么也沒有。
我漸漸地再也提不起勁,家里買了大堆餅干,餓了就吃那個。下班回到家中,就在網(wǎng)上玩我從前玩過的撲克牌,兩小時的電影都沒辦法專心看完。
我不搞衛(wèi)生,不做家務(wù),不做飯,不鍛煉,也幾乎不與老公交流,也就是早上去上班前,在鏡子里看看自己是否還能見人。
此刻,兒子離家八個月的夜晚,老公在外面吃飯,我坐在書房里,將撲克牌玩到絕望。我厭惡這樣的我,可是無力改變自己。
老師,幫幫我,我不知道怎樣才能找到改變自己的力量。
楊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