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 力
?
密碼科研戰(zhàn)線上的“尖刀班”——記七二二所某密碼管理系統(tǒng)項目組
■ 張 力
七二二所信息安全研究中心在研的某密碼管理系統(tǒng),是“十二五”期間國家密碼管理局某密碼專項的核心課題,這是七二二所按照新一代密碼裝備技術體制,首次承研的系統(tǒng)級某密碼管理項目。承研該項目的四名科研人員是清一色的“80后”黨員,他們專業(yè)技術過硬,責任意識強,敢于沖鋒陷陣,是名副其實的“尖刀班”。
七二二所信息安全研究中心在研的某密碼管理系統(tǒng),是“十二五”期間國家密碼管理局某密碼專項的核心課題,這是七二二所按照新一代密碼裝備技術體制,首次承研的系統(tǒng)級某密碼管理項目。承研該項目的四名科研人員是清一色的“80后”黨員,他們專業(yè)技術過硬,責任意識強,敢于沖鋒陷陣,是名副其實的“尖刀班”。
該項目是目前七二二所承研的最復雜的密碼管理系統(tǒng),光是子設備就多達七型,技術規(guī)范和設計文檔達1000多頁。面對這樣的困難,“尖刀班”的同志們沒有畏懼,主動去迎接挑戰(zhàn)?!?0后”的小伙伴們開玩笑地說,“1000多頁的技術文檔,我們就當小說名著來研究;七型密碼設備,我們就當七個葫蘆娃來養(yǎng)”。正是這種無所畏懼的工作態(tài)度,他們硬是逐字逐句地啃下了這1000多頁的技術文檔。面對七型待研設備,項目組只有4個人,怎么辦?那就一人多用;時間進度太緊,怎么辦?那就加班加點。
系統(tǒng)研發(fā)攻堅時期,正值項目組周確同志愛人懷孕,為了圓滿完成任務,他“舍小家、顧大家”,毅然堅持全年不間斷、長時間地出差聯(lián)試。項目技術難點多,為了爭取時間,龔智同志白天進行科研開發(fā),晚上就熬夜學習鉆研。凌晨兩、三點鐘睡覺,早上五點多從漢口的家中趕到幾十公里外的所里上班,對龔智同志來講已成為一種習慣。正是“尖刀班”這股“狠勁”、“猛勁”,把項目“干實、干好”的這股堅定意志,才頂住了壓力,推動項目一步步的前進。
盡管“尖刀班”的同志們對項目的難度早有思想準備,但其實際難度還是超乎了大家的想象,系統(tǒng)幾乎涉及了軟件領域從底到上層應有的各個層面,從多任務編程到界面展示,每一塊都是硬骨頭,每一步都是攻堅戰(zhàn),“尖刀班”的同志們,一起出點子、想辦法。
“尖刀班”的班長彭瑩同志是個女博士,她主動承擔了系統(tǒng)的總體架構設計和關鍵設備的研制工作,這些所涉及到的技術還屬于空白領域。她頂住壓力,查閱國內外相關技術資料,獨立設計開發(fā)出基于新型硬件平臺的關鍵設備,并大膽創(chuàng)新,成功突破了多項技術難題。
周確同志是“尖刀班”中的突擊手,年紀最小、入所時間也最短。系統(tǒng)聯(lián)調前期的關鍵時刻,他在極短時間內,及時解決了證書系統(tǒng)的技術問題,設計了界面技術框架和數據庫技術框架,理清了繁雜的業(yè)務和數據流程,打贏了一場漂亮的突擊戰(zhàn)。
龔智同志是“尖刀班”中的多面手,軟、硬件“通吃”。他獨立完成了核心設備驅動和應用程序的開發(fā)工作,解決了多個技術難題。
付強同志是“尖刀班”中的從事軟件開發(fā)的一名老兵,軟件功底扎實,經驗豐富,主要負責在線密碼管理系統(tǒng)的研制工作。這是項目實際應用中業(yè)務最多,對外交互量最大,在線管理業(yè)務壓力最大的子設備。項目立項時,他第一個站出來主動提出承擔此關鍵設備的研制任務,憑借扎實的業(yè)務技術和刻苦鉆研的學習勁頭,一個個“攔路虎”均被他一一拿下。
“尖刀班”任務分工明確,團隊協(xié)作順暢。工作時,他們是搭檔、是“戰(zhàn)友”,工作之余,他們是朋友,如同家人。班長勇于擔當,處處帶頭;組員齊心協(xié)力,奮力拼搏。他們時而因技術問題爭論得面紅耳赤,時而又為突破一個個關鍵技術而歡呼雀躍。在緊張的研發(fā)期間,他們還常用幽默風趣的語言來緩解氣氛,讓緊繃的神經得到放松,這就是“尖刀班”亦“苦”亦“樂”的工作寫照。
開弓沒有回頭箭,“尖刀班”的同志們正抖擻精神,朝下一個目標進發(fā)!
(作者單位:七二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