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鏡花緣》是清代小說家李汝珍的作品,在這樣一部以女子為中心的小說中,作者用心描繪了林之洋這樣一個極具特色的人物,他身上不僅體現(xiàn)了男子的儒雅大度,還擁有了女子的柔美嬌弱。通過對林之洋的描寫,作者打破了以男性視角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傳統(tǒng),塑造了一個具有“雙性氣質(zhì)”的人物,在一定程度上表現(xiàn)了作者對男女兩性的思考,對兩性社會地位和身份價值的深入解讀,推動了真正意義上的男女平等和自由博愛的思想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關鍵詞】《鏡花緣》;林之洋;雙性氣質(zhì)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3-0253-02
縱觀《鏡花緣》全書,詳細描寫的男性人物并不多,在這部以女性為主導的作品中,男性所起的也僅僅是一些線索和引導作用。盡管如此,在書的前50回中,仍然出現(xiàn)了三個比較重要的男性人物:唐敖、林之洋和多九公。他們身上充滿著或豪爽或干練或機智的男性氣質(zhì),其中林之洋是最為重要的人物。
一、林之洋身上的男性氣質(zhì)
林之洋是小說中不可或缺的人物?!霸瓉砹种竽撕颖钡轮萜皆と耸希木訋X南,素日作些海船生意”。唐敖、多九公等人正是在林之洋的帶領下才有機會領略到海外的奇景。如果沒有他,也許唐敖和眾花仙就不會相遇,后面的那些故事也就沒了接下去的可能,眾花仙也就沒了相聚的機會;后來在唐敖歸隱小蓬萊仙山尋仙之后,唐敖之女唐小山也是在林之洋的帶領之下去尋找唐敖,由此帶來了唐小山的一段機緣。
在林之洋身上,作者著墨較多,較之文中眾多的女性,林之洋也毫不遜色。林之洋身上的男性氣質(zhì)完全體現(xiàn)在了他的思想、品質(zhì)及言語上。
作為航海商人,林之洋身上肯定會帶有一些商人的市儈和精明,也會有著商人的利益至上的思想。在書中作者提到過每到一個地方,唐敖、多久公他們都是盡情地去觀賞當?shù)氐娜宋娘L俗,而林之洋卻與他們完全不同,他首先做的就是帶上自己準備的貨物到岸上進行變賣。在販賣的過程中林之洋又能針對不同地方的不同習俗出售相應的東西從而獲利,在文中就多次出現(xiàn)了這樣的表述“林之洋自帶貨物去賣”。女兒國一節(jié)中,林之洋正是因為想要將貨物賣給國舅以獲取最大的利益,才會被國舅騙到宮中,并由此引發(fā)了后續(xù)的一系列事件。這些都體現(xiàn)了他作為商人的精明和逐利。
在言語上,與唐敖的優(yōu)雅、有禮,多久公的睿智、老成相比,林之洋有時會比較粗魯、豪爽。文章的第九回中,唐敖因機緣巧合吃了一株“肉芝”,三人在談笑間,林之洋便冒出了一句“剛才那個小人小馬,妹夫吃時,可還剩條腿兒,給俺解解饞”,可見他豪爽多趣的性格。后來唐敖又吃了一株“朱草”,三人在討論該不該吃時林之洋的言語更見粗魯:“俺這肚腹不過是酒囊飯袋,若要刻書,無非酒經(jīng)食譜”。
商人的追名逐利,文人的文雅睿智,俠者的堅強勇敢,平民的粗魯豪爽,這些都是林之洋身上的男性氣質(zhì)極為明顯的表露。男性的陽剛、果敢在林之洋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
二、林之洋身上的女性氣質(zhì)
在《鏡花緣》中的男性里“男性中的女性氣質(zhì)”較多的體現(xiàn)在了極具代表性的人物——林之洋身上,與描寫“女性身上具有的男性氣質(zhì)”相比,在那個時代這恐怕是需要更大的勇氣和更加獨到的見解的。
林之洋身上所具有的一些品質(zhì)是與傳統(tǒng)的文學作品完全相悖的。這樣一個豪爽多趣、熱心助人的人物,同時還具有一些普通男子所沒有的可愛、柔弱之態(tài)。
第三十三回“粉面郎纏足受困長須女玩股垂情”即女兒國一節(jié)中林之洋身上的女性氣質(zhì)是表現(xiàn)得最為淋漓盡致的。在這一章中,林之洋因為外貌清秀被女兒國國主看上,被迫體驗了一系列本該施加在女子身上的纏足、穿耳等行為。
(一)女性化的相貌。以往的小說中,對男子的外貌描寫一直都是劍眉星目、硬朗大氣、器宇軒昂一類男子氣息十足的詞語,很少有作者將面如桃花、膚如凝脂這樣的詞語用在男子身上。但是李汝珍卻打破了這樣的傳統(tǒng),塑造出了林之洋這樣一個有著女性化相貌的男性。
《鏡花緣》中的林之洋在外貌、神態(tài)上就較一般男性更為典雅和精致。和賈寶玉一樣林之洋在長相上,天生就有著一副比普通男性更顯女氣的相貌:
只見林之洋體態(tài)輕盈,嬌羞滿面,愁鎖蛾眉,十分美貌。
國王親自上樓看了一遍,見他面似桃花,腰如弱柳,眼含秋水,眉似遠山。
那兩道濃眉,也修的彎彎如新月一般;再加朱唇點上血脂,映著一張粉面,滿頭朱翠,卻也窈窕。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是在林之洋有了這樣一副“秀麗端莊”、“艷若桃李”的好相貌之后,便可直接改為“窈窕君子,人人好逑”了。似柳的腰、如山的眉再加上一點朱唇這些女性化的相貌特征正是女兒國國主于眾人中看上林之洋的決定性條件,這樣的相貌在那些五大三粗的男子中無疑是最特別的,也是最吸引人眼球的。
(二)女性化的性情。除了在外貌上林之洋極具女性氣質(zhì),在動作和言語上也能很明顯的感受到他身上的有別于男子堅強勇敢之外的柔弱膽怯。
林之洋特別容易生病,具有一種和黛玉一樣的“病態(tài)美”,在他的三次出海航行中小說便多次寫到他的病。唐敖、多九公等其他人基本沒有生病,而他卻是屢屢生病。第四十回中唐敖、多九公從山上帶回了一只白猿,眾人都覺新奇,紛紛出來玩耍,只有林之洋因為生病只能躺在床上。后來在得知唐敖獨自上山未歸時,又是因為身體的原因而不能親自出去找,只能在船上干著急。由此他的體質(zhì)之弱可見一斑。
另外林之洋還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愛哭。對身為百花仙子的唐小山出現(xiàn)過的痛哭文中也只描寫了三次:一次是因父入仙而哭,一次是尋父未得而哭,最后一次就是女試結束后和好姐妹若花、蘭音、紅紅、亭亭分別時的哭。相比較而言,身為男子的林之洋就顯得脆弱得多了。
先把右耳用指將那穿針之處碾了幾碾,登時一針穿過。林之洋大叫一聲:“疼殺俺了!”往后一仰,幸虧官娥扶住。
只覺腳上如炭火燒的一般,陣陣疼痛。不覺一陣心酸,放聲大哭道:“坑死俺了!”
咬定牙關,左忍右忍,那里忍得??!不因不由殺豬一般喊叫起來,只求國王饒命。
這段文字中對林之洋的哭描寫的十分詳細:先是被迫穿耳——“疼殺俺了”而“往后一仰”,再是纏足——“坑死俺了”而“放聲大哭”,然后又經(jīng)歷了打肉、雙足吊梁之后,“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哭,以及后來的“渾身發(fā)抖”的哭,對妻子兒女“思念”的哭,“嫁”國王前恐懼的哭……這些就足以看出“男兒有淚不輕彈”這句古語不是在任何男子身上都能適用的,起碼在林之洋身上這句話就被推翻了。
經(jīng)歷了纏足、穿耳、吊梁等一系列的從肉體到精神的摧殘與折磨后,林之洋變得更加“柔弱無骨”、“肝腸寸斷”了,從下面這段文字中他的形象就能看出:
眾宮人攙扶林之洋,顫顫巍巍,如鮮花一枝,走到國王面前。這樣的惹人憐愛的“美人”,當然會引得各國國王們看得“目不轉(zhuǎn)睛”、“兩耳亂搖”、“身子亂擺”、“望著垂涎”、“踮著腳兒仔細定睛”……
因從身邊取出一掛真珠手串,替他親自戴上,……國王拉起,攜手并肩坐下,……后來同國王并肩坐下,……弄的滿面通紅,坐立不安,羞愧要死。
取出珍珠手串親自替他戴上、攜手并肩坐下,這些動作足見國王對林之洋是非常的喜愛。
至此所有男子該有的陽剛、威武、堅強、勇敢等品質(zhì)在林之洋身上一概被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女性身上才有的柔美、嬌弱、膽怯等氣質(zhì)。從林之洋身上前后的這些變化可以看出:人的性格天生是一方面,但是在后天的環(huán)境的壓迫下發(fā)生巨大的改變也是極為容易的。
作者簡介:
孔喃喃,女,漢族,山東濟寧人,江蘇師范大學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戲劇與影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