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 展
高遷古村落花窗的藝術價值*
文/夏 展
高遷古村落作為典型的江南望族居住地,凝聚著地方先民的建造智慧。各宅花窗的建筑細節(jié)具有高度的觀賞性,體現(xiàn)了獨有的藝術價值和文化意蘊。
高遷;花窗;藝術價值
地處浙東臺州地區(qū)的高遷古村落,因地區(qū)交通相對閉塞而保存較好,它不但積淀著吳氏宗族的變遷歷史,并蘊涵著獨特的地方民俗特色、歷史淵源等精神內容,是浙江地區(qū)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類型。仙居在歷史上被譽為“百工之鄉(xiāng)”,地方民間藝術繁多,如被列入國家非物質遺產的無骨針刺花燈、彩石鑲嵌展示等最為典型。有著地方民俗和信仰的高遷古村落,它的建筑藝術價值在于整個建筑開闊有序的構建空間,住宅內雕梁畫棟的建筑細節(jié),是精湛的地方裝飾風格,小木作雕刻裝飾遍布宅院的門廊到斗拱、梁枋、雀替、窗欞等。其中窗欞的裝飾工藝華麗傳神又富有美感意境,作為浙東一帶古代民居雕刻藝術的集中體現(xiàn),具有高度的觀賞和研究價值。
高遷古村落整體為典型的木結構建筑,其具有傳統(tǒng)工程技術的意義,組合裝飾又有木料可塑的精微度,極具藝術性和觀賞性。而小木作擺脫了大木構件的承重功能,可以裝修得復雜細密、通透靈活。其中鏤空門窗豐富了圍合天井的建筑立面,是內外空間轉換的過渡也是采光通風的構件,每個宅院花窗和隔扇的開啟或移動,都促進了空間的流通和靈活性。保存較好的高遷老宅以這種不閉塞、不厚重,圍而不隔的建筑細節(jié),保留著典型的傳統(tǒng)建筑韻味。
如建于清代的慎德堂,是高遷古村落明清住宅的精華代表作之一,樓軒相連,質樸典雅,正堂兩側花窗面闊三開間,嚴謹?shù)倪\用繁復的攢斗工藝,各欞條相咬合,以拐子紋折曲狀連續(xù)不斷地組構欞心,鏤雕如意寶瓶裝飾居中,使欞格網在保持對稱中,又錯綜有致地交織著華美的品格,下方裝飾以山水、老子騎牛的鏤雕,構成形式妙趣橫生。如折桂堂的多扇隔扇以步步錦框格,通過短欞條和方勝、工字等飾件穿插組合,在格心套入如意或蘭鶴紋飾為構成,有縱橫疏朗且大方的效果,并嵌綠石巖顯得素雅剔透,當有透窗的光線,又呈現(xiàn)光與影交錯的美,裝飾效果華麗儒雅。新德堂的后院花窗以正搭正交方眼的網格,圍繞中間的一孔寶錢來構成欞心,是既勻質又規(guī)則的格式。而各堂的絳環(huán)板、裙板部分的雕刻,采用了清水式深淺浮雕,極少略施彩繪。戲文人物刻畫精練傳神,注重別開生面的構圖,流暢生動的整體動勢,可獨立成章,又可連續(xù)成篇,展示了刀功嫻熟和技藝的精湛,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這些裝飾形式做工講究,既體現(xiàn)了生活情趣的隔斷,又具有豐富的視覺層次,都是讓人嘆為觀止的藝術品。它們與兩層的屋檐,圍繞的廊柱,堅實的臺基,細密的天井鵝卵石鑲嵌形成了線面、輕重、疏密等對比,是傳統(tǒng)的院落藝術美感的集中體現(xiàn)。
高遷古村落的木作裝飾是先民祈吉納祥文化思想的物化形象,重視環(huán)境的內在意境,甚于單純的造型美觀。各類雕刻題材、裝飾既有形式之美又有豐富的寓意內涵,重視運用象征手法,以借喻雙關、諧音比擬等形象來傳情表意,激發(fā)人的聯(lián)想,以文意和物象感官美感相呼應,和睦美滿、吉祥喜慶的理想化精神是這個象征世界的中心概括。使木作裝飾賦予整個建筑一種性格特征,展示著個人聲望與地位、意志和情趣,這種藝術形式以構建理想家園的美好愿望為永恒的主題,體現(xiàn)了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蘊,在高遷古村落具有普及性。
如慎德堂的正堂右側的隔扇,以四角寶瓶紋飾組合幾何紋格,黑紅兩色相間,寓意四平八穩(wěn);鏤雕八卦圖案鑲嵌正中,蘊含著陰陽協(xié)調;或有百子嬉春、麒麟送子圖案穿插其下,而愿子孫滿堂;鑲嵌蝙蝠、葫蘆、芝花等圖案常作菱花聯(lián)結,雙兔、雙鹿象征福壽雙全。折桂堂八扇隔扇的欞心,從西到東的透雕裝飾,為精細的八仙人物,喻祝頌萬福萬壽,萬字紋欞格作底襯托,寓富貴不斷;點綴各樣寶瓶、蝙蝠、書卷、仙鶴、壽桃等,皆暗喻福祿壽喜。絳環(huán)板有白蛇傳、西廂記、三國水滸等戲文故事,細膩而喜慶;省身堂的花窗格式有橫縱各四格,共十六格鑲嵌菱花、草龍、花籃、喜鵲等,井然有序,下面裝飾草龍首連著變化自如的回紋或卷草的鏤雕板,寓意無限吉祥。日新堂的花窗用套方錦樣式鑲嵌吉花、和合二仙等圖案象征錦上添花,刻鯉魚、鴛鴦、蓮荷,表示連綿和諧團圓、家和興旺,絳環(huán)板表現(xiàn)的是博古雜寶浮雕喻博古通今、此儒雅之意,正是書香門第的裝飾。思慎堂是練武世家的居住地,側窗雕刻有各種兵器,劍辟邪,而戟、磬諧音吉慶。借諧音寄寓習俗性的文化內涵的裝飾是不勝枚舉,吉祥圖案將寓意語言與圖案完美結合,是表達構建意念的重要手段,它的藝術價值使人感官愉悅,更重要的是豐富的表現(xiàn)形象所包含的理性內容,不僅是附屬裝飾功能而已。這些雕飾使人置身于雅靜舒適、美滿平安的象征意義之中,是浙江一帶地方望族建筑群的代表特色。
建筑細節(jié)的審美標準除了特定的象征涵義外,還包含傳統(tǒng)禮制的標準。高遷古村落作為文化思想、宗教情感、倫理規(guī)范的綜合物化形式,禮制的意識融合到花窗裝飾的方方面面,從雕刻的題材手法,門窗的欞格式樣、門窗的體量規(guī)制,都體現(xiàn)了家族中主次、內外等不同地位和待遇,傳統(tǒng)建筑在花窗藝術上所體現(xiàn)出來的道德價值,發(fā)揮著維系、加強思想意識的作用。如各宅前院正開間中堂作為主空間,在浙江一帶大都為敬神祭祖,婚喪喜慶、迎賓會客的地方,位置寬敞顯要,都為八扇高大的隔扇,是滲透著院堂文化的禮制性空間,富有經濟實力的吳氏望族,使正堂呈現(xiàn)出莊重華麗的裝飾風格。如慎德堂的八卦窗、折桂堂的八仙隔扇,格心精美華麗。嘉慶吉祥等的道德題材多出現(xiàn)在正堂一進,如絳環(huán)板通常雕刻像漁樵耕讀的理想模式,歷史典故的忠孝仁義一類的題材。
而兩側的東西廂房花窗,從雕刻在欞心詩詞,可以讀出閑適的節(jié)奏。這些文字點題的紋樣雕刻大都在各堂兩側,是高遷古村落里獨特的裝飾特色,如新德堂兩側廂房上的花窗分別雕刻著“?!薄暗摗薄皦邸薄办彼膫€字。積善堂窗欞的圓形雕花中題刻有“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魚水千年合”“芝蘭百世昌”等,直接點明了對美好理想生活的追求。日新堂題廂房隔扇雕有宋代理學家程顥《秋日偶成》詩賦,烘托著宅院應事隨俗、悠然自得的生活。慎德堂為書香世家,后堂四扇花窗鑲嵌扇形木雕,刻有詞文“春游芳草地,夏賞綠荷池”“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是四季耕讀、恬淡輕松的環(huán)境寫照。這種總體古雅有書卷氣的氛圍,隱藏其中的人文情懷的涵養(yǎng),滿足了日常家居禮儀的要求。這些花窗裝飾展示了書香德馨的傳統(tǒng),體現(xiàn)著儒家禮制指導的一種規(guī)矩準繩,也具體寄托著吳氏主人的情趣和人生理念,在每日的接觸和陶冶中,自然養(yǎng)成健全、勤勉上進及修身、齊家的內在情懷。
高遷古村落的花窗裝飾,凝固著宗族聚居的文化情結,承載著傳統(tǒng)匠人的智慧和結晶,滲透著傳統(tǒng)文化的理念內涵和美學觀念,呈現(xiàn)出有層次的傳統(tǒng)意蘊。它所具有審美價值與理性價值的統(tǒng)一,又是總體性、綜合性的風俗文化的具體呈現(xiàn)。走在高遷古村,隨處可見所存花窗裝飾藝術的精美,也發(fā)現(xiàn)古村落內較多的建筑木構件的殘缺破損,在歲月的流轉和風雨腐蝕中,更經不住人為的破壞或被盜,有凋敝的情景。因此保護和解讀傳統(tǒng)的建筑藝術,提升觀者的人文關懷,使人對臺州地方建筑美學的認識更加真實鮮明,將有助于更好延續(xù)和合理保存地方文化。
注釋:
*本文為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2015年研究課題“浙東地區(qū)古村落的建筑美學研究——以仙居高遷古村落為例”的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16N33Y)。
[1]侯幼彬.中國建筑美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9(9).
[2]樓慶西.雕梁畫棟[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夏展,臺州學院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