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明
背誦教學之我見
王劍明
內容摘要: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強調指出:要學生“養(yǎng)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的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倍嗄陙?,我正是在實踐這一目標中走出一條本色的教學之路。語文教學的目標是“培養(yǎng)興趣,講求規(guī)范,掌握方法,訓練習慣。”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激勵學生養(yǎng)成樂于記誦精美詩文的習慣,使學生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語文的素養(yǎng)。
關鍵詞:激其趣導其法養(yǎng)其習背誦教學
呂叔湘先生說:“使用語文是一種技能,……任何技能都必須具備兩個特點,一是正確,一是熟練。不正確就不能獲得所要求的效果,不能成其為技能。不熟練,也就是說,有時候正確,有時候不正確,或者雖然正確,可是反應太慢,落后于時機,也不能成其為技能。從某種意義上說,語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種習慣。凡是習慣都是通過多次反復的實踐養(yǎng)成的?!憋@然,背誦是使語文技能達到熟練的有效方法之一。理解了課文,如不反復誦讀,熟記于心,印象就會漸次淡薄,以至遺忘,這樣,語文教學過程的價值就會大大降低。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語文教師應該理直氣壯地堅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背誦訓練。這一是出于提高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的需要,一是因為一個有文化教養(yǎng)的人,都需要有幾百首詩篇,幾十篇名文熟記于心。在初中階段,要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才能和素質,加強對學生的背誦能力的指導和培養(yǎng),就顯得極為重要。
我在教學中非常重視對學生的背誦能力的培養(yǎng),做了一些嘗試,獲得了一些體會。可以簡單的歸納為三個方面:激其趣、導其法和養(yǎng)其習。
何塞·馬頓說:“誰敢猛攻天堂,誰就有資格登上天堂?!笨突J為:“不論意見多么中肯,被人強迫而接受的意見,總是不如自己想出來的精辟?!鼻耙痪湓捳f明自信心、意志力在事業(yè)成功中的重要作用。后一句話則表明自覺的主動精神是獲取成功的關鍵因素。教師在指導學生背誦的過程中,要幫助學生樹立堅定的信心,克服畏難情緒,培養(yǎng)濃厚的興趣,自覺地完成背誦任務??梢哉J為樹立信心和克服畏難情緒是培養(yǎng)興趣的前提。
我有這么一次經(jīng)歷,在教學《觀滄?!分笇W生當堂背誦時,我請了一個當時不夠認真聽講的學困生,讓她試背,起初,她沒什么信心,我對她也不抱很大希望,但是,我還是鼓勵說:“你怎么就看不起自己呢?你能行,來,請按其景物線索試著背,我們一起幫助你,背錯的地方改過來就好了!”她竟然磕磕碰碰的背了下去!博得了全班同學的熱烈掌聲。當時如果是一味責罵,只會使她失去信心,不可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而恰當?shù)墓膭?,樹立了信心,學習困難生也會獲得成功。
又有一次,我教完《春》一課后要求學生背誦課文。一些學生流露出畏難厭惡的情緒。這種情緒對學生今后學習語文會產(chǎn)生許多副作用。我就從教材要求和個人素質培養(yǎng)等角度給學生做了引導:“這篇課文是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語言典范,文句優(yōu)美,是描寫春天的精美散文,寫春天,至今無人能及,我們怎么能不背呢?二是從個人氣質養(yǎng)成方面來說,記誦名篇能培養(yǎng)一個人的文化品位和優(yōu)雅氣質,是一種好習慣。我們不能把它當作是自己能力訓練的一次機會,努力把它背好,甚至默寫下來嗎?”學生聽完這番話后,都心悅誠服地完成了背誦任務。曉之以理,我又獲得了教學上的一次成功。
狄德羅說:“人是一種力量與軟弱,光明與盲目,渺小與偉大的復合物?!比酥灰朔诵愿裰熊浫?、盲目、渺小的一面,他就會變得堅強和偉大起來。指導背誦過程中,幫助學生克服畏難心理,樹立“我能行”“我最棒”的堅定信心,保持足夠的激情,是決定背誦指導成敗的關鍵,是測量背誦指導效果的溫度計。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φZ文的濃厚興趣,是使學生長久保持學習語文、主動進行背誦訓練的動力。為了保持學生興趣,長期以來,我經(jīng)常開展語文活動。如課前三分鐘演講、擬對聯(lián)、背誦競賽、講故事比賽、詩歌朗誦會、小型辯論會等,并要求學生脫稿發(fā)言,學生的口語能力和記憶能力得到了空前的訓練。這些完全得益于平時的廣泛積累,得益于對閱讀材料的充分理解和記憶,得益于對語文學科的濃厚興趣。這正印證了查爾斯·史考伯的一句話:“一個人幾乎可在任何他懷有無限熱忱的事情上成功?!?/p>
好的方法讓人事半功倍,而方法不對頭,往往事倍功半。我們不提倡死記硬背的方法,道理也就在這里。初中課文中,要求背誦的詩文,其語言本身就猶如扣人心弦的樂曲,其邏輯過程又常常天衣無縫得讓人拍案叫絕。讓學生充分感受語言的音樂美、邏輯美,并掌握一些必要的方法和技巧,對提高學生背誦品質都有好處。我從理解內容和掌握方法兩方面做了嘗試,未盡完美,愿與大家共同探討。
1.深入分析、深刻理解背誦材料。
我深信:興趣是建立在對對象的深刻理解上的。對對象一無所知,就不存在興趣(充其量只是好奇)。死記硬背不牢靠,也不符合素質教育要求。而理解背誦能把學生帶出死記硬背的死胡同。我很強調理解背誦。
教學過程中,我很重視對材料的分析、分類、整理,并區(qū)別對待。有的文章宜從感情上感染,有的文章宜從語言上感受,有的文章宜從邏輯上感悟。不一而足,不宜搞一刀切。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對背誦材料理解越透徹,背誦就越迅速,記憶就越持久。背誦中,教師的指導可以避免學生認識上的誤差,否則,費時費力,影響了背誦的效果。
2.逐步教給一些背誦方法。
初中語文教學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要求背誦的內容也多姿多彩,而我們指導背誦的方法當然要靈活多樣。在此,我談談教學中常使用的幾種方法:引誦法、聽誦法、讀寫法、再現(xiàn)情境法等?;蛟S不盡完善,也不夠科學,但我很欣賞第斯多惠說過的一句話:“凡是能夠引起學生的思想、工作和智力上的主動精神的方法,都是最好的方法?!币虼宋乙簿筒慌沦O笑大方而不分巨細地略作闡述。
先說引誦法、聽誦法、讀寫法,這三種方法都與誦讀有關。不同之處是讀的主體不同。引誦法側重于“引”,即由一個人領讀,其他同學跟著背誦。可用于古詩和過渡語句暫時遺忘的提示背誦:前者,類似于唱歌中的領唱,后者則類似于點撥了。聽誦法,突出“聽”,即聽別人背誦,自己也跟隨著默背。聽要全神貫注,同時還要比較,每遇錯漏之處應及時查閱、及時更正。這對于負責檢查別人背誦的組長等同學比較適宜,可使他們在檢查中熟練提高、省時省力,一舉兩得。我在班上推廣了這個方法后,許多同學都踴躍要求當檢查背誦的組長,足見這種方法的實用價值。讀寫法,是要求學生自讀自寫、邊讀邊寫成誦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效果好,幾乎在成誦時就能默寫,但一般只適合于短小精悍的文章。
再說再現(xiàn)情境法,此法適用于詩歌和寫景抒情的散文。好的詩歌和散文都有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意境,背誦時,可在腦中回憶其形象和意境,如有圖片的提示,效果更好。如我在指導學生背誦《天凈沙·秋思》時,先引導學生充分理解這首小令所描繪的景象,學生的腦海里就會顯現(xiàn)出一幅深秋暮景圖,有了這一情景畫面,就能酣暢淋漓地背誦它。此法也適用于寫景抒情散文,我在指導學生背誦《醉翁亭記》一文第3段時,就是要求學生在腦際里重現(xiàn)“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的具體情景,然后以畫面內容為線索,邊回憶邊背誦,事實證明,用這種方法指導背誦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記憶較為長久。
可分為限量、限時和“限遍”。限量部分不加闡述,課文中的背誦都有這一類。限時指定在規(guī)定時間內要求立即成誦;“限遍”,指要求限讀幾遍(如三遍、五遍等)立即背誦。限時對閱讀速度不快的同學不利?!跋薇椤彪y于統(tǒng)一時間。應該說各有優(yōu)劣。我在教學中也都有試用過,總體效果良好。如果能適時引入競爭機制,如在男女之間、小組之間等進行限定背誦比賽,那效果又往往出人意料。
背誦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學生只有背誦了大量的詩文,實現(xiàn)“量”的累積,才能形成語感,增強感悟能力,積累文學素養(yǎng)?!坝昧Χ嗾呤展みh”講的正是這個道理。所以,語文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養(yǎng)成“博聞強記”的習慣,引導學生準確熟練地背誦《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詩文,另外還可推薦背誦一些課外優(yōu)秀詩文,學生有了這些“量”的累積,就會水到渠成,融會貫通,一旦應用時便猶如源頭活水般涓涓而來,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聚沙成塔,積腋成裘”,“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教育教學的效果是一項長期累積的過程,任何急于求成和機械搬用方法都無助于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為文之道在于厚積而薄發(fā)。以上所講種種方法,實施一兩次容易做到,但要培養(yǎng)成為一種習慣,卻是相當難的,難就難在持之以恒。葉圣陶先生說:“語文方面許多項目都要經(jīng)過不斷練習,鍥而不舍,養(yǎng)成習慣,才能變?yōu)樗麄冏约旱臇|西。”愿我們廣大語文教師能堅持不懈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習慣,使學生真正獲得學會學習的本領。
參考文獻
1.《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七、八冊)。
2.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3.九年義務教育《語文教學用書》。
作者單位:(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葛嶺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