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延梅
?
陪孩子慢慢長大
□鄭延梅
煩惱難免如影隨形,或許,這是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道菜吧!
孩子的年齡逐漸增長,我的煩惱卻與日俱增。
在凡兒十歲之前,每天都是快快樂樂地上學,高高興興地回家。那時,作業(yè)也少,只要放學后稍微用點時間便全盤搞掂。與同學相處上,關系也極為融洽,幾乎沒聽說他與哪個小朋友鬧矛盾。即使在家長會上,也從來沒聽老師說過他淘氣。學習上,我也沒操多少心。盡管如此,學習成績還可以。為此,我還暗自欣喜過。心想,這孩子挺讓人放心的,不錯!
最近幾年,凡兒發(fā)生了不少變化。他的脾氣越發(fā)大了,那個整天歡天喜地的小男孩不知道藏哪兒去了?,F(xiàn)在這個小男孩每天放學后,板著一張臉,坐在沙發(fā)上,不是看電視,就是看漫畫,很少與我主動交流。我經常會小心翼翼地問他:“怎么了,孩子,為什么不高興呢?”他有時裝作沒聽見,巋然不動;有時會漫不經心地回答“沒事”。如果我要是再問他:“真的沒事嗎?”他則會滿臉烏云,似乎暴風驟雨即將來臨。他也會大聲吼一下:“你煩不煩啊?”這句話是我最近幾年聽到最多的話,都是出自他的口。我多次疑惑,孩子的脾氣怎會變得如此暴躁?
我曾經為此愁容滿面,與年長的同事朋友談論此種情況。有經驗的姐姐們勸慰我,千萬不要跟孩子發(fā)火。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正處于叛逆期,越是對孩子發(fā)脾氣,他越會與你的意愿背道而馳。要適當?shù)仨槒暮⒆?,耐心地與之交流,注意盡量少嘮叨。聽了姐姐們的經驗之談,我的心情稍微輕松了點。
上了初中,學科增加了,孩子的作業(yè)也隨之多起來。但是凡兒回家后,并不先做作業(yè)。干一會兒這個,玩一會兒那個,從來沒有踏踏實實寫的時候。而且,在寫作業(yè)的過程中也是東轉轉西逛逛。為此,我憂愁過。我與他談心,他好像在聽,事實上在敷衍我。他說:“媽媽,到時候我寫完就是了,你就別管那么多了。”我怎么會是管得太多了呢?
凡兒的考試成績忽高忽低。當他拿著考得一塌糊涂的試卷讓我簽字時,我的心隱隱作痛。為什么考得如此慘?我和他爸上學期間可都是優(yōu)秀學生啊,怎么如今凡兒改寫歷史了?那個心痛與氣憤就別提了,想對他發(fā)火來著。可想一想,姐姐們告訴我的經驗,我是不能與之抗衡的。否則,更加難堪的是我們家長。還是平心靜氣地與之談談心吧,人家能安心聽咱說就不錯了。
總而言之,做家長的還不全是為他的前途著想嗎?如果你跟他談前途,談未來。凡兒會拿一套套的理論與我對峙。他說:“媽媽,你以為學習不好就干什么也不行了嗎?你看有多少人,他們的學歷很低不照樣成為企業(yè)家嗎?還有,人家愛迪生上學的時候學習也不怎樣,不照樣成為有名的發(fā)明家嗎?各行各業(yè)干什么不行?。康任覍黹L大了,我要當企業(yè)家?!?/p>
我心想,凡兒能有如此鴻鵠之志,當然是好。但是,如果不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將來以何做資本呢?理想是光憑嘴巴一張一合說出來就行的嗎?是靠努力拼搏奮斗實現(xiàn)的。如果只想不做,那豈不成了妄想嗎?
孩子一天天長大,做家長的有喜亦有憂,煩惱難免如影隨形,或許,這是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道菜吧!盡管難吃點,但它豐富的內涵是我們每個家長的必需品。
(責編李亞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