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 淼
?
"聽媽媽的話”讓我不再快樂
淼淼
從小,我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聽媽媽的話”,就連我的偶像周杰倫也有一首經(jīng)典歌曲的名字叫《聽媽媽的話》,可是聽媽媽的話,真的全部都對嗎?
我8歲那年,父親因一場意外交通事故去世。母親一邊上班,一邊忙著和肇事司機打官司,還要應對奶奶及姑姑,從那時起,她就不停地向我抱怨:“我們單位的領導真是一點同情心都沒有,我同事的孩子病了,三天兩頭請假,領導都不當回事。你老爸死了,這么大的事,多請幾天假領導都不愿意,你說說還有天理嗎?”“世界上沒有好人走的道兒,只有做惡人才能不被人欺辱,只有做惡人才能讓你爸爸死得有尊嚴,我拼了這條命也要讓那個喪盡天良的司機贖他犯下的罪?!薄拔宜闶强赐噶?,什么手足親情都是瞎鬼,人走茶涼,就算親爹娘親妹妹又怎樣,到頭來為了房子財產(chǎn)可以翻臉無情、六親不認?!?/p>
開始,我以為媽媽是因為思念爸爸,悲傷過度,又加上壓力大和精神緊張,所以才會如此怨天尤人、叫苦不迭。我也曾經(jīng)試著開導媽媽,媽媽卻皺著眉頭說:“你爸爸生前白疼你了,我白養(yǎng)你了,你怎么能說出‘得饒人處且饒人’這種話呢?”“以后你不許再去你奶奶家,你姑姑接你去吃飯,你也不要去,你要跟媽媽一條心,跟她們劃清界限。”
一轉(zhuǎn)眼,爸爸去世已經(jīng)半年多了,有一次,我得知媽媽喜歡的演員徐崢主演的新電影上映,就從網(wǎng)上團購了兩張票,想請媽媽去電影院放松一下。誰知,我的話音未落,媽媽卻說:“什么?你要我跟你去看電影?你怎么這么沒良心呢!你爸爸去世了,你還有心思去看喜劇片?”我真是哭笑不得,我很想反問媽媽。難道爸爸去世了,就要把悲傷和痛苦全寫在臉上,讓全世界都知道嗎?難道就不能讓自己放松下來,考慮一下以后的人生嗎?
后來發(fā)展到,每當周圍的鄰居、媽媽的同學和朋友想幫我們母女倆,媽媽就疑神疑鬼地懷疑人家是不是有所圖謀,還叮囑我要小心,不能隨便跟這些熟人走,更不能隨便向別人透露爸爸留下多少錢。最后,媽媽干脆換了電話號碼,跟這些好心人斷絕了聯(lián)系。我問媽媽為什么這么做,媽媽卻說是想保護我。
雖然我很難認同和理解媽媽的做法,但我想媽媽是大人了,她的社會經(jīng)驗和人生閱歷比我豐富,考慮事情比我周全,我會盡量尊重她的決定,聽她的話,讓她少為我操心,少惹她生氣。后來我才知道,那些人勸媽媽趁著我小,趁著她自己還年輕,再找一個依靠,也讓自己不再活得那么辛苦?,F(xiàn)在想起來媽媽的“堅守”,我還會很感動,同時為我當時誤會媽媽而感到愧疚。
可是,在我上五年級時發(fā)生的一件事,卻讓我至今想起來都很郁悶。因為我的零花錢很少,我的好朋友小婕知道我家的情況后,在我過生日時買了我所需要的學習用品送給我,但三個月后小婕過生日,她卻堅決不讓我送禮物給她,還說我的心意她領了,她什么都不缺。聽了她的話,我很感動,吃飯時對媽媽提起此事,媽媽卻堅決要求我把小婕送我的生日禮物退還給她,還說人窮不能志短,不吃嗟來之食,否則會更加讓人看不起。我知道真誠、善良的小婕不像媽媽想的那么復雜,心里也沒有那么多彎彎繞,她只是因為了解我家的情況,不想讓我多破費而已。最終,我雖然答應了媽媽,但是沒有照做。我想如果我真的那樣做了,不僅辜負了小婕的一番心意,而且還會破壞了我們之間的友誼。
上了初中后,我以為爸爸去世那么多年,媽媽會想開了,不再走極端了。而媽媽的心情也確實有所緩解,不像以前那樣對人有所戒備了,我也因此放心了。可是,事實證明我高興得太早了。
這學期開學不久,我在吃晚飯時隨口提到,班里的幾個同學在教師節(jié)那天給英語老師送了鮮花。媽媽立刻說讓我也送,我覺得沒必要,而且教師節(jié)也已經(jīng)過去兩天了。半個月后,我因為一點小事遭到英語老師的批評,心里感到很委屈,無意中跟媽媽抱怨了幾句。媽媽馬上聯(lián)想開來,非說是因為我教師節(jié)沒給老師送花,老師才借題發(fā)揮,對我進行打擊報復。聽了媽媽的話,我覺得媽媽想偏了。誰知,我轉(zhuǎn)天早上剛想去上學,卻突然被媽媽叫住。她拿出二百元錢,非要去買張超市的購物卡送給老師,我怎么勸她都不肯聽。不出所料,一意孤行的媽媽遭到英語老師的嚴詞拒絕。我放學回家后,剛想對媽媽解釋一下英語老師是對事不對人,沒想到媽媽已經(jīng)嘀咕了一下午:“你們英語老師是不是嫌二百元的購物卡太少???”
都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明明已經(jīng)很聽媽媽的話,時時處處都順著媽媽,甚至有很多次小心翼翼地討好媽媽,可我還是不快樂。也許媽媽以后有機會看到這篇文章,會說我“身在福中不知?!?,會反問我:“我為你付出這么多,一個人又當?shù)?、又當媽,你怎么還會不快樂呢?”那么,我也很想反問媽媽:“作為家庭支柱的你整天不快樂,我怎么會快樂呢?我又怎么可能快樂的起來呢?”
其實,我知道其實媽媽比我更不快樂。我多么想像“春晚”的魔術(shù)師那樣,種一顆快樂的種子在媽媽心里,讓笑容重新回到媽媽的臉上,讓陽光照進媽媽的心里?。?/p>
相關(guān)鏈接:單親家庭隱患多
單親家庭的增多,減少了孩子在家庭中得到快樂的來源。孩子會不可避免地受到成人生活中不健康因素的侵蝕,使許多孩子“社會性早熟”,過早地失去童趣和天真,變得老練、圓滑、世俗,擁有只有成年人才有的情感模式和生活方式。
特別是單親家庭中的獨生子女,由于父母感情的破裂、一方的離世而遭受難以忍受的心理創(chuàng)傷,都會在孩子的成長中埋下“定時炸彈”,孩子由于得不到適當?shù)膼蹞岷完P(guān)照,會常常覺得自己生活在一個不安全的環(huán)境中,因此,極容易變得不相信別人,產(chǎn)生孤獨、羞怯、猜疑、嫉妒等負面情緒,由此導致行為失調(diào)和心理障礙。
單親家庭的家長應該主動走出陰霾,正視現(xiàn)實,調(diào)整心態(tài)和價值觀,和孩子一起變得更堅強、更自信、更樂觀,同時敞開心扉,感受親人、朋友的關(guān)心和幫助,打理好自己的生活,處理好各種人際關(guān)系,適應新的角色變化,從而開啟快樂的新生活。
(責編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