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稿人│何廷潤
廣電700MHz頻譜:停止濫用,回歸全球共識
特約撰稿人│何廷潤
如果廣電繼續(xù)以“有線無線衛(wèi)星融合網”名義,強行阻礙700MHz頻譜釋放與應用于IMT的步伐,我國將失信于國際社會,極大地削弱我國在國際頻譜領域的誠信度與話語權。
近日有報道稱,廣電方面在貴陽組織召開了《廣播電視有線、無線、衛(wèi)星協同覆蓋智能承載網技術體制標準研究及應用示范》項目驗收會。之前,廣電的貴州、甘肅、廣東和重慶等4省(市)有線電視運營商正在穩(wěn)步推進700MHz無線網的落地工作。其中,2016年6月初,甘肅與貴州廣電分別以無線城市建設項目及貴遵高速公路免費系統(tǒng)為試點,建設并運行了700MHz的Wi-Fi網絡,并投入試運行。至此,正式拉開廣電全面占用模/數轉換后釋放的700MHz“數字紅利頻段”的帷幕。
有媒體評論:一直為業(yè)界關注的700MHz爭論,或許隨著廣電第一批試點項目的驗收有所定論。
果真如此嗎?筆者認為應從700MHz頻譜的源頭上分析其對與錯。
按相關報道,此次廣電實際驗收的是應用700MHz頻譜的Wi-Fi項目。Wi-Fi是一種允許電子設備連接到一個無線局域網(WLAN)的技術,國際上使用2.4GHz 或5GHz頻段,而且是與藍牙技術設備、無線電定位以及工、科、醫(yī)等非無線電通信設備共用頻段。
為緩解Wi-Fi用頻矛盾,在2003年召開的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WRC-0 3)上,以無線局域網為主要應用的移動業(yè)務增加了5150~53 50M Hz和 5470~572 5M Hz共計455M Hz的頻率資源。但是,至今全球尚無采用700MHz“數字紅利頻段”建設Wi-Fi的先例,因此可以說,我國廣電真有“財大氣粗”的氣魄,視黃金為糞土,竟然將全球視為“黃金頻段”的700MHz數字紅利頻譜用于建設無線城市及覆蓋高速公路沿線的Wi-Fi系統(tǒng),認為自己已經名正言順地成為未來700MHz“數字紅利頻譜”資源的當然“主人”。
豈不知,此舉只能表明廣電方面對依法科學、合理、高效分配與應用頻譜資源原則的無知與挑戰(zhàn)。尤其需要指出,無線電頻率資源依法屬于國家所有,在沒有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guī)定》以及沒有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重新分配700MHz頻譜的情況下,廣電根本無權將其用于Wi-Fi或其他技術體制的無線網絡建設。
因此,筆者呼吁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應盡快核實與查處此類濫用頻譜資源,甚至可能擾亂電波秩序的行為。
廣電濫用700MHz頻譜將直接挑戰(zhàn)已成全球共識的頻譜秩序,應引起國家決策層與頻譜管理機構的警惕與重視。早在WRC-07大會上就做出決定,在廣電模/數轉換后釋放的700MHz頻段以國家腳注的方式注明部分國家將用于IMT(下一代寬帶移動通信)。又過去8年,在WRC-15大會上,更加明確將廣電模/數轉換后釋放的700MHz頻譜作為全球統(tǒng)一的IMT頻段。
我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在ITU中舉足輕重,而本屆ITU的秘書長又為我國的趙厚麟。因此,維護和落實我國首肯的WRC大會決議,將廣電模/數轉換后釋放的700MHz頻譜用于IMT(下一代移動通信)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如果廣電部門繼續(xù)以“有線無線衛(wèi)星融合網”的名義,強行阻礙700MHz頻譜釋放與應用于IMT的步伐,我國將失信于國際社會,極大地削弱我國在國際頻譜領域的誠信度與話語權。同時,也為我國在5G時代實現趕超埋下隱患。
因此,我國廣電模/數轉換后如何釋放與重新分配700MHz頻譜,不應由廣電或相關利益方自行決定,而應盡快納入國家寬帶戰(zhàn)略中的“頻譜路線圖”,以期在國家的頂層設計中明確其最終歸屬。
同時,有大量研究表明,700MHz“數字紅利頻譜”用于IMT(下一代寬帶移動通信)既是移動通信全球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將對各國的經濟社會發(fā)展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GSM A發(fā)布的《歐洲頻譜使用的評估》報告也顯示,到2023年,在歐洲700MHz“數字紅利頻譜”用于移動通信的頻譜經濟價值將達到4770億歐元,是同期廣播電視業(yè)務經濟價值的約20倍。
編輯|張鵬 zhangpeng@bjxinto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