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龔彬彬,男,1991年生,漢族,河南商丘人,廣西藝術學院2014級中國畫人物方向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J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09--01
未見其人,首觀其畫。恬靜、祥和、溫馨、靈動,這是魏恕教授的人物畫作品給我最初的感受。眼前欣賞著,心里感受著,口中不禁悠悠嘆出一個字:美。心想,應是怎樣的一位畫家,才會去表現(xiàn)這樣的美,才能夠描繪出這樣的美,當我見到并了解作者本人后,所有的疑問都迎刃而解了。美麗、端莊、而又平易近人,這是魏恕教授給我的第一印象,想必也是給每個見到過她的人的最初印象。大方得體的衣著、氣質優(yōu)雅的舉止、溫暖親切的言談,這些外在的表現(xiàn)無不透露著她深厚的內在修養(yǎng)。論其人,秀外慧中;品其畫,畫如其人。
工筆畫的寧靜、淡泊、細膩的風格時時刻刻打動著魏恕,尤其是那種超塵脫俗的繪畫意境,不火不躁,格調清新的靜態(tài)美正是她所喜愛追求的。魏恕的人物畫纖秀濃麗并帶有傳統(tǒng)色彩,她喜歡畫自己熟悉的人物與平凡的事情,生動記錄了少數(shù)民族及市民階層的生活。但她又不是單純地模仿和再現(xiàn)他們,而是注入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她將晉唐繪畫那種高貴迷人的氣息融入到當下少數(shù)民族風情繪畫之中,將民族風情畫作為她長期的探索研究主攻目標,表現(xiàn)少數(shù)民族多彩的生活,優(yōu)美的舞姿,并不僅僅是贊美、謳歌他們,更重要的是通過描繪他們的淳樸性格來激勵現(xiàn)代人進取精神與提高審美情趣。她的作品常常是以描繪某一現(xiàn)實事物為手段,以達到內心理想的表達,追求的是對物質與世俗的升華,期望的是人們精神世界的富裕與滿足。
她的作品,不為了迎合大眾潮流而刻意追求新意,而是跟隨自己的內心,描繪的是心底里的愛,刻畫的是心靈中的美,平靜祥和的畫面透露的是幸福平淡的生活,以及返璞歸真的人生。點點滴滴的生活片段在魏恕筆下匯成了一首悠揚的歌謠,平淡樸素,但又溫暖感人。不管是其早期的作品《夫與妻》、《搖籃曲》,還是后來的《鄉(xiāng)婦》、《苗女》等,都是追求自然美、內心美的表露。從魏恕的作品中,我們感受到的是滿滿的幸福感,畫面中那種山村生活的和諧之美、淳樸之美、寧靜之美浸潤著觀者的內心。
魏恕認為,工筆人物畫的創(chuàng)作必須是充滿思想的,同時又要是飽含情感的,任何高超的繪畫技法都無法彌補思想感情的空洞。能有這樣的認識得益于魏恕對古代傳統(tǒng)工筆人物畫的認真研究和體悟,晉唐曾是中國工筆人物畫的高峰時期,僅從留存至今為數(shù)不多的幾幅工筆人物畫中就能深刻體會到古人對所畫對象的精神實質的追求?!堵迳褓x圖》中河洛之神回望顧盼的身姿,《搗練圖》中小女孩掩面扇火的動作,《簪花仕女圖》中宮妃寂寞苦悶的愁容無不精妙地體現(xiàn)著其內心世界,可謂“以形寫神”思想的典范。古代優(yōu)秀的人物畫家關于對美學的追求以及繪畫創(chuàng)作中對情感的處理均達到了一種難以企及的高度,魏恕十分注重通過對古人的學習來提升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除此之外,她還大膽地吸收西方繪畫以及中國民間藝術中的有益部分,經過融合提煉,形成了同時具有中國傳統(tǒng)精神、西方科學造型和民間通俗趣味的藝術風格。而這種以中國傳統(tǒng)精神文化為根,有選擇地吸收外來營養(yǎng)的方式同時也正是中國畫藝術茁壯成長的有效之徑。
在潛心教學和創(chuàng)作過程中,魏恕長期深入廣西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與當?shù)厝嗣裼H切交談以獲得對他們的更多了解,從而增進感情。魏恕十分注重藝術作品中情感的體現(xiàn),她認為作品中人物的形神兼?zhèn)溆匈囉谇楦械淖⑷?,如若缺乏情感,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就會大大降低甚至喪失。沒有情感就沒有藝術,藝術本就應該是情感的表現(xiàn),情感表現(xiàn)是工筆人物畫創(chuàng)作的核心。因此,魏恕在藝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始終用心去觀察事物,調動各項感官去深入體會,積極探索生活中的感人細節(jié),從而創(chuàng)作出了許多感人至深的作品,比如《瑤山清泉》、《紡線圖》等。
魏恕的作品中都透露著令人舒適的美感,這種美是善良的,是優(yōu)雅的,是純凈的,是充滿親和力的,正如她本人一樣,美而不俗,美而不媚。這樣的美感一方面來自于畫面中所描繪的物象本身,另一方面則是來自于繪制畫面所運用的技法。美感的形成得益于意境的營造,魏恕是善于營造意境的。繪畫材料上她偏愛仿古紙,對石色情有獨鐘,亦工亦寫的線描、豐富而又不失傳統(tǒng)的渲染方式等等這一系列因素混合在一起,由魏恕的筆下生發(fā)而出,呈現(xiàn)在觀者的面前就成為了獨具特色而又意韻充盈的美麗畫卷,如《盛裝》,《文萊新娘》等。
在題材上魏恕多描繪的是廣西等地的少數(shù)民族人民,具體來說常是對少女與青春、生命與歡樂,母與子、父與兒等主題的歌頌。她筆下的少數(shù)民族人物總能給人以親切和溫馨感,充滿著希望與歡樂,畫中人物精神狀態(tài)飽滿,活靈活現(xiàn)。但她對人物的刻畫絕不是追求照相機式的逼真再現(xiàn),而是更注重人物神情的表達傳遞,尤其是對眼睛的刻畫,正可謂“傳神寫照盡在阿睹中”。在人物造型上,魏恕追求人物形體外輪廓的概括簡練,吸收了傳統(tǒng)寫意畫的造型效果,突出以少勝多、以粹蓋全的規(guī)律。用線主次分明,嚴謹?shù)轿?,富有藝術感,體現(xiàn)出畫家精心設計并獨具匠心的用筆用墨。
“畫品如人品”,畫家藝術修養(yǎng)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其作品的格調,深切動人的感情,高尚脫俗的格調是畫者用心養(yǎng)出來的,用心不深,下筆就容易落俗,作品對應著的是畫家的整個心靈。從魏恕的工筆人物作品中,我們深深感受到了優(yōu)雅的格調,她的許多作品中始終保留著一個女性畫家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沒有喧鬧,沒有苦惱,似乎時間定格在畫面中情景的那一刻,留存下來的是少女的清純、是親人的溫暖、是老農的樸實,是真、是善、是美,這些也正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審美精神。
藝無止境,在廣西這片美麗而風情淳樸的土地滋養(yǎng)下,相信魏恕會繼續(xù)以飽含心靈之美的作品感染和激勵著我們。并祝她的藝術之路更加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