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松堅果林營造及撫育管理技術
摘要:簡要闡明了紅松堅果林的營造時間、密度、栽植方法、撫育管理等方面的具體技術要求,為紅松堅果林的培育提供參考。
關鍵詞:紅松堅果林;營造技術;苗期管理
紅松又名果松、海松,既是東北地區(qū)重要的用材樹種之一,又是珍貴的木本油料樹種,還可做為城市綠化樹種,具有極高的的經濟價值。在黑龍江省紅松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大小興安嶺及部分國有林場。隨著生態(tài)建設的不斷加強,森林的生態(tài)效益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紅松的經濟學、生態(tài)學價值也被廣大林區(qū)所認識和利用。
紅松堅果林的培育,能充分體現其三個方面優(yōu)勢:一是從經濟效益看,紅松堅果是一種營養(yǎng)價值極高的珍貴食品。天然紅松結實需要30~40年時間,而人工嫁接繁育紅松堅果林只需要5~9年時間就可以結實,經濟價值極高;二是從生態(tài)效益看,在林下造林既解決了營造紅松堅果林的用地問題,又保證了在工程造林采伐后,經濟林能夠繼續(xù)發(fā)揮生態(tài)效益,既培育了后備林,又使林地利用價值達到最大化,達到了青山常在、永續(xù)利用、造福子孫的目的;三是從社會效益看,種植紅松堅果林既保護了生態(tài)環(huán)境,又為林區(qū)職工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通過種子采集及加工走向致富。
1.1造林時間。秋季整地,翌年春季造林。
1.2株行距。1.25 m×3 m,呈“品”字形配植,每公頃2 667株。
1.3栽植方法。在土壤解凍18~20 cm后開始進行頂漿造林,要用苗木罐裝苗并加水10 cm左右,做到適時早栽,要栽正扶直,深淺適中、根系舒展、分層培土,輕提踏實。
1.4補植。苗木保存率未達標準的地塊及時補植,要求用同齡級的苗木進行補植,使保存率達到85%以上。
2.1當年第一次撫育是進行培土作業(yè),培土至苗地徑以上1~2 cm處,傾斜10°以上的苗木要扶正,踏實苗木根部,做到不傷根、不傷苗、不漏扶。第二次撫育是帶狀割草、割灌。具體要求:按照行寬1 m內割草、割灌,留茬高5 cm以下。造林后第2年進行3~4次帶狀割草、割灌撫育。造林3年后,每年進行一次割草割灌、修枝撫育。
2.2以耕代撫,進行林糧間作,或林藥間作,增加林地利用率,減少培育成本。
2.3病蟲害防治。采用無公害生物制劑進行病蟲害防治。
2.4其它注意事項。在林帶內種植作物或栽植中藥材時,要時刻注意操作,防止傷苗、踩踏等,要保護好苗木的頂芽生長端完整。加強林政管理,防止毀林、盜伐、亂捕濫獵等,加強火情、火警、火災等情況的及時處理。
152400黑龍江省慶安國有林場管理局新青山林場郭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