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縣農業(yè)局 曾慶杰
?
無公害蔬菜生產病蟲害的物理防治措施
新野縣農業(yè)局 曾慶杰
物理防治是利用各種物理、機械措施防治病蟲害。如人工除草、燈光誘殺害蟲、遮陽網抑病、銀灰網和膜驅蚜、高溫殺滅土壤中和種子所帶的病蟲、高溫悶棚抑制病情等。這些措施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的優(yōu)點:一是不用藥劑,無農藥殘留。二是投入較小,收效明顯,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操作簡單,便于推廣應用。
夏季覆蓋塑料薄膜、防蟲網和遮陽網,進行避雨、遮陽、防蟲栽培,可減輕病蟲害的發(fā)生。在南方,夏季撤掉大棚兩側的裙膜,保留頂膜,并加大通風,防雨、降溫效果非常明顯,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發(fā)生。
當田間出現中心病株、病葉時,應立即拔除或摘除,防止傳染其他健康植株,這在設施栽培條件下更為重要。也可用藥噴施中心病株及其周圍的植株,對病害進行封鎖控制,避免整個棚室內用藥,以免空氣濕度過大,給病蟲害的發(fā)生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當有雜草時,機械或人工除草,控制草害發(fā)生,阻斷病蟲害的傳染途徑。
當害蟲個體較大、群體較小,發(fā)生面積不大,勞動力允許時,進行人工捕殺效果較好,既可以消滅蟲害,又可減少用藥,還不污染蔬菜產品。
昆蟲對外界刺激(如光線、顏色、氣味、溫度、射線、超聲波等)會表現出一定的趨性或避性反應,利用這一特點可以進行誘殺,減少蟲源或驅避害蟲。
(一)誘殺
1.燈光誘殺。燈光誘殺是利用害蟲趨光性進行誘殺的一種方法。被誘殺的多是害蟲的成蟲,對降低害蟲的密度有很好的效果,在燈光下需放一盛藥液的容器,當害蟲碰到燈落入容器后,而被淹死或毒死。用于光誘殺害蟲的燈包括黑光燈、高壓汞燈、雙波燈等。近年來,研制開發(fā)的頻振殺蟲燈,具有選擇殺蟲性,既可誘殺害蟲,又能保護天敵,應大力推廣。
2.潛伏誘殺。有些害蟲有選擇特定條件潛伏的習性。利用這一習性,人們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誘殺。如棉鈴蟲、黏蟲的成蟲有在楊樹枝上潛伏的習性,可以在一定面積上放置一些楊樹枝把,誘其潛伏,集中捕殺。這是生產上較為成功的范例。
3.食餌誘殺。用害蟲特別喜歡食用的材料做成誘餌,引其集中取食而消滅之。如利用糖漿、醋誘蛾;臭豬肉和臭魚誘集蠅類;馬糞、麥麩誘集螻蛄等。
4.色板誘殺。在棚室上放置一些涂上黏液或蜜液的黃板誘蚜,使蚜蟲、粉虱類害蟲粘到黃板上,或用藍板誘殺瓜薊馬等,起到防治的作用。放置的密度因蟲害的種類、密度、黃色板的面積而定,一般每30~80m2放置1塊較適宜。
(二)驅避
在棚室上覆蓋銀灰色遮陽網或田間掛一些銀灰色的條狀農膜,或覆蓋銀灰地膜能有效地驅避蚜蟲。
(一)種子高濕消毒
有些病蟲害是通過種子傳播的。在播種前高溫處理種子可有效地殺死種子所帶的病原菌和蟲卵,切斷種子帶毒這條傳播途徑。具體方法是將種子充分干燥后,用溫湯浸種。在溫湯浸種的過程中要不斷攪動,防止局部受熱,燙傷種胚,浸種時間一般在10~15min就可以有效地殺死種子所帶的病菌和病毒。如用溫度55~60℃浸種10min可以殺死真菌,用溫度60~65℃浸種10min可以殺死細菌,而用溫度65~75℃浸種10min可以殺死病毒。
(二)土壤高溫消毒
克服日光溫室的連作障礙,土壤高溫消毒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可以殺死土壤中有害生物,既可滅菌,解決土壤帶菌的問題,也可以消滅蟲卵和線蟲、蠐螬等地下害蟲。大多數土壤病菌在溫度60℃消毒30min即可殺死,但煙草花葉病毒和黃瓜花葉病毒則需要90℃蒸汽消毒10min,多數雜草種子需要溫度80℃左右消毒10min才能殺死。
在蔬菜生長期間如發(fā)現病害,可利用高溫悶棚的辦法來防治霜霉病、白粉病、角斑病、黑星病等多種病害。具體方法是,在晴天中午前后,澆透水后將大棚密閉,使溫度升高,當溫度達到46~48℃時維持2h左右,立即通風,可有效地防治多種病害。但此法一定要掌握高溫的度數和高溫持續(xù)的時間,并注意澆水后悶棚,否則會造成植株高溫傷害,一般溫度不能超過48℃,時間不能超過2h。
可利用臭氧發(fā)生器防治病蟲害。
當土壤污染嚴重時,可根據土壤的性質、污染程度、污染特點,通過農業(yè)工程改土克服連作障礙,進而達到防病的目的。如生產上應用的換土(即客土法)、去除污染表層(即排土法)、深耕翻轉污染土層等幾種方法,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別是防治重金屬污染效果更好。農業(yè)工程改土主要適用于溫室等大型固定設施克服連作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