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丹,張一和,陳 馳,孫 磊,徐建芬,葉陽舸
(上海市氣功研究所,上海 200030)
采用量表與腦電分析評價意念放松法改善失眠的研究*
趙 丹,張一和,陳 馳△,孫 磊,徐建芬,葉陽舸
(上海市氣功研究所,上海 200030)
目的:常規(guī)量表結合8測度腦電分析研究意念放松法改善失眠的療效。方法:篩選失眠患者38名習練三線放松功,評價功前/練功4周/6周的睡眠(匹茲堡量表PSQI)與情緒狀況(焦慮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度量患者左側腦電,有經典的4個功率譜,有新興的非線性測度如AP近似熵和LZ復雜度及2個相關系數(shù)。結果:功前為基準自身對照,睡眠4項和情緒2項均有T檢驗表征、效率和藥物減量各達。采用AP和LZ,無論安靜或心算、4周或6周,至少。結論:該法可改善失眠緩解焦慮抑郁,2個非線性腦電測度可客觀佐證。
三線放松功;失眠;焦慮;抑郁;多測度腦電;線性與非線性分析
睡眠障礙往往伴隨疲憊乏力、無法集中注意力、食欲不振、性格暴躁等癥狀,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長期服用失眠藥物會形成不同程度的依賴,非藥物治療主要是認知行為療法,針對患者關于睡眠的不良信念和態(tài)度,打破中介機制,以建立條件化、程序化的睡眠行為而獲得持久療效。三線放松功作為一種放松療法,既是一種認知行為療法又是一種心理干預手段,它借助人體自身的意念來進行調理,不僅操作簡單,不受儀器設備限制且主動調節(jié),更易建立良性的睡眠心理機制[1]。
1.1 一般資料
2014年6月至12月上海市氣功研究所公開招募失眠患者38名教授三線放松功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其中男9名,女29名,含25~35歲3名,36~45歲6名,46~55歲13名,56~65歲11名,66~77歲5名。
1.2 診斷標準
采用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CCMl-3)失眠癥的診斷標準:原發(fā)性失眠幾乎以失眠為惟一癥狀;具有失眠和極度關注失眠結果的優(yōu)勢觀念;對睡眠數(shù)量、質量不滿,引起明顯的苦惱或社會功能受損;至少每周發(fā)生3次,至少已達1個月;排除軀體疾病或精神障礙癥狀導致的情況。
1.3 納入標準
符合診斷標準;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量表(PSQI)大于常模均數(shù)即入選;自愿加入本試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不符合納入標準者;不依從或不能完成測試者。
1.5 治療方法
教授失眠患者三線放松功,要求每日習練2次。預備取站立式、坐式或臥位。舌抵上顎、兩目垂簾、含胸拔背、調勻呼吸。第一條線:從頭部與頸部兩側,肩、上臂、肘、前臂、腕、兩手至十指,意守中沖穴。第二條線:從面部、頸、胸、腹,兩大腿、膝、兩小腿、兩腳至十趾,意守大敦穴。第三條線:從后腦部、后頸、背、腰、兩大腿后側、兩腘窩、兩小腿、兩腳至兩腳底,意守涌泉穴。三條線依次放松,每次放松1個部位,默念“松”字,然后再放松下一個部位,共3~5個循環(huán)。
1.6 評價指標
1.6.1 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量表(PSQI) 選擇符合患者近1個月白天和晚上實際情況的選項,衡量最近1個月睡眠狀況。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受試者根據(jù)指導語和自己的體驗或實際情況,做出獨立、不受他人影響的回答,時間范圍為最近1周。三表均采用上海神康科技有限公司《心理量表測評軟件系統(tǒng)(綜合專業(yè)版)》,量表采用國內常模,運用標準的臨床心理測量評分方法測評。
1.6.2 安靜和心算任務下的腦電采集 檢測硬件采用上海諾誠公司生產的無線腦電檢測儀NAT10N8128W-24WH,該機共模抑制比>110db,導聯(lián)設置參照 EEG國際標準的10/20配位法。意識任務分安靜、心算各5 min,要求受試者閉眼盡量不要活動。由計算機提示檢測開始與結束,以128 Hz的采樣頻率采集24導腦電。心算由計算機隨機出簡單的四則運算題。心算時,每題回答正確與否和答題時間計算機自動標記與記錄,時間精度4 ms。答題正確率80%以上為有效試驗。有關計算機軟件全部自行研發(fā),包括對上述成品腦電檢測儀的實時控制。
1.6.3 8測度的腦電分析 目前的腦電分析最權威無疑是基于快速傅立葉變換(FFT)的功率譜分析,也是國內外成品腦電檢測儀普遍采用的線性分析方法,常用 δ、θ、α、β等4段功率譜能量,本文仍保留這4個測度。近年來,腦電本質上屬于非線性信號的觀點獲得信號分析理論界的公認,非線性分析自然更適合腦電,所以基于統(tǒng)計意義的非線性算法日益增多,從實用性考慮本文又采用AP近似熵、LZ復雜度這2個測度。因左右腦主司不同功能,其的相關性值得關注。本文還采用了對稱相關系數(shù)RE與非對稱相關系數(shù)NR,這8個測度都有明確的數(shù)理意義,可對同一段腦電從各自意義進行解讀。因腦電分析是群體檢測全部完成后由計算機軟件事后進行的,不會增加檢測時間只會增加所獲的信息量,還可比較各測度間優(yōu)劣,有益無弊。理論上AP近似熵值起碼需500個采集點,為克服5 min作為一個意識過程信息量偏少,本文采用每隔1 s錯位取4 s腦電的運算方法。腦電分析的軟件亦全部自行研發(fā),算法采用與Matlab建立OLE鏈接后直接使用Matlab工具箱的具體技術。
1.7 臨床療效
依據(jù)1993年國家衛(wèi)生部頒布的《中藥新藥床研究指導原則》分級如下:臨床痊愈:睡眠時間恢復正?;蛞归g睡眠在6 h以上,睡眠程度加深,醒后無疲倦感,精力充沛;顯效:睡眠明顯好轉,睡眠時間增加至4 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癥狀好轉,睡眠增加至3 h;無效:治療后失眠無明顯改善或失眠癥狀加重者。
1.8 統(tǒng)計學方法
基于群體數(shù)據(jù)符合近似正態(tài)分布,統(tǒng)計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對照配對T檢驗。
2.1 臨床治愈
臨床治愈8例,顯效 22例,有效7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37%。
2.2 練功前后匹茲堡睡眠指數(shù)量表評分統(tǒng)計結果(表1)
2.3 練功前后焦慮自評量表評分的統(tǒng)計結果(表2)
2.4 練功前后抑郁自評量表評分的統(tǒng)計結果(表3)
2.5 練功前后左側綜合腦區(qū)多測度腦電分析統(tǒng)計結果(表4)
錢銘怡等[2]比較漸進式放松方式與意守丹田氣功療法對失眠的療效,表明2組受試者的睡眠均有明顯改善,與等待組比較有明顯療效。三線放松功結合兩種方法的優(yōu)點,著眼于宏觀控制,通過有步驟、有節(jié)奏地放松身體各部位,同時默念“松”字訣,把全身調整到輕松、舒適、自然的狀態(tài),既可促進身心健康,也可作為治療抑郁癥、焦慮癥等心理疾患的一種方法。蘭勝作等[3]控制睡眠行為配合放松訓練,睡眠時間在3周后增加明顯,第4、6、8周后進一步增加。睡眠較滿意率從治療前1周的22.7%增加到第8周的86.1%。本研究表明,習練三線放松功后,失眠癥狀在第4周和第6周均較習練前明顯改善。
表1 匹茲堡睡眠質量(PSQI)指數(shù)練功前后比較(±s)
表1 匹茲堡睡眠質量(PSQI)指數(shù)練功前后比較(±s)
注:與第1次比較:*P<0.05,**P<0.01
指標 練功前第1次練功后第2次 第3次睡 眠 質 量 2.24±0.590 1.53±0.830** 1.45±0.860**入 睡 時 間 2.29±0.984 1.82±1.010** 1.89±1.034**睡 眠 時 間 1.87±1.018 1.39±1.104** 1.45±0.860**睡 眠 效 率 1.95±1.138 1.55±1.155* 1.53±1.055*睡 眠 障 礙 1.37±0.633 1.18±0.652 1.00±0.520**催 眠 藥 物 1.24±1.324 1.08±1.343 0.97±1.197*日間功能障礙 0.97±0.162 0.89±0.311 0.87±0.343總分 11.92±3.701 9.45±4.260** 9.13±4.269**
表2 焦慮自評量表(SAS)練功前后比較(±s)
表2 焦慮自評量表(SAS)練功前后比較(±s)
注:與第1次比較:*P<0.05,**P<0.01
練功前第1次練功后第2次 第3次標準總分 48.18±9.653 44.03±8.381** 41.71±9.992**
表3 抑郁自評量表(SDS)練功前后比較(±s)
表3 抑郁自評量表(SDS)練功前后比較(±s)
注:與第1次比較:*P<0.05,**P<0.01
練功前第1次練功后第2次 第3次標準總分 50.97±10.859 46.53±9.602** 45.08±11.426**
表4 2個非線性測度2種意識狀態(tài)的練功前后比較(X±SD)
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量表(PSQI)是由Bussy等于1989年編制的睡眠質量自評量表,因其信度和效度較高,已成為國外研究睡眠障礙及臨床評定療效的常用量表,著重于評定患者睡眠過程(包括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等指標)的改善。該表與睡眠損害量表、里茲睡眠評估問卷相比,前者更側重睡眠質量評估,而后兩者更側重失眠改善后的日間功能改善情況[4]。本研究表明,三線放松功對失眠患者上述5指標有明顯改善。
抑郁自評量表(SDS)由 Zung于1965年編制,為美國教育衛(wèi)生福利部推薦的用于精神藥理學研究的量表之一,能有效地反映抑郁狀態(tài)的有關癥狀及嚴重程度的變化,因效度良好應用頗廣。焦慮自評量表(SAS)由 Zung于1971年編制,能較準確地反映有記錄傾向精神病患者的主觀感受。張麗等[5]觀察到放松訓練可以減輕或消除患者疲勞、緊張、焦慮感,增強患者積極的心理和生理體驗,對患者有良好的康復作用。本研究表明,三線放松功使失眠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得到有效緩解,而緊張情緒的緩解有助于失眠癥狀好轉。
工程學上非線性分析已50年歷史,用于腦電分析也20余年,其中包括李耶普諾夫指數(shù)、混沌動力學算法、各種相關維數(shù)、各種熵值運算、各種復雜度運算等。腦電是由非線性系統(tǒng)產生的隨機、非平穩(wěn)信號,現(xiàn)有的功率譜分析對于腦電只是不完整的有限表達。近年來,非線性動力學指標被廣泛運用于腦電的分析中。張福波[7]的研究認為,腦電非線性分析可以觀測到原發(fā)性失眠患者的腦電非線性參數(shù)變化規(guī)律,能相對客觀和準確地反映此類患者的腦功能活動變化,可成為一種從電生理學角度對原發(fā)性失眠進行評價的新手段。非線性分析中,混沌動力學建立在相空間幾何特征基礎上分形方法曾一度受推崇,但無論相關分維數(shù) D2或李氏指數(shù)都需要足夠長且平穩(wěn)的 EEG序列[8],現(xiàn)實中不可能滿足,加上計算量大,不同嵌入維數(shù)與延時對結果影響大,阻礙了混沌分析在腦電分析中的應用。目前的非線性研究多采用相對成熟的復雜度測試[9]。本研究的LZ復雜度和AP近似熵數(shù)理意義類似,僅統(tǒng)計學基點不同。2個測度的 T檢驗結果表明,失眠患者在習練三線放松功4、6周后,有關的8項統(tǒng)計結果均明顯下降,說明主司邏輯思維腦功能的無序狀態(tài)趨于和緩,經過放松訓練,相關的腦功能可處于一個更加有序的放松狀態(tài)。相比而言,8個測度中的另外6個則基本無差異。
[1] 趙丹,陳馳.放松療法治療失眠癥的研究進展[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4,23(7):587-590.
[2] 錢銘怡,甘怡群,王愛民,等.漸進式放松與氣功治療失眠的療效比較[J].中國臨床心理醫(yī)學雜志,1994,2(1):10-13.
[3] 蘭勝作,鄧敏瓊,朱賢茍,等.控制睡眠行為配合放松訓練治療失眠癥臨床觀察[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2,16(9): 625-627.
[4] 常誠,姜亞軍,鄒建東,等.主觀量表評價原發(fā)性失眠癥中藥療效的特性分析[J].河北中醫(yī),2006,28(11):829-830.
[5] 張麗,周永靜.放松訓練在32例患者精神康復中的應用及效果觀察[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1(17):2192.
[6] 譚郁玲.臨床腦電圖與腦地形圖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298-322.
[7] 張福波,王藝明.原發(fā)性失眠患者的腦電非線性分析初步觀察[C].貴州省神經病學年會論文集,2010:118.
[8] Keller G.Lyapunov exponents and complexity for interval maps[M].Berlin:Springer Publ Co,1991:216-226.
[9] 張一和,陳馳,徐建芬.多測度動態(tài)腦地形圖技術與練功的意識活動研究[J].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8,22(4):54-57.
R256.23
:A
:1006-3250(2016)04-0520-03
2015-09-15
上海市衛(wèi)生局科研項目(20124086)-意念放松法治療失眠及其腦電評價;上海市衛(wèi)生計劃生育委員會科研項目(201440372)-輕度認知功能損害的認知腦電檢測及意念放松法的干預效果研究
趙 丹(1982-),女,河北人,主治醫(yī)師,醫(yī)學碩士,從事中醫(yī)與氣功的實驗研究與文獻研究。
△通訊作者:陳 馳,E-mail:18930343327@189.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