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龍,郭 萍,趙建明
(中國農業(yè)大學中國農業(yè)水問題研究中心 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北京 100083)
黑河中游干旱少雨,水資源有限,短缺形勢嚴峻,加之,2000年開始實施的黑河干流跨省區(qū)分水方案,限制了中游地表水資源可利用量[1]。同時,黑河中游農業(yè)用水占到總用水量的80%以上,水資源總量的80%以上來自黑河。農業(yè)用水的增加,導致整個流域農業(yè)用水和生態(tài)用水、中游用水和下游用水的矛盾日益尖銳[2]。因此良好的水資源管理規(guī)劃有助于區(qū)域農業(yè)生產和經濟發(fā)展。由于中游地區(qū)有限的地表水資源,決策者可通過優(yōu)化配水方案得到最大的經濟效益,即把水資源合理地分配到不同區(qū)域內的不同作物。同時,在農業(yè)灌溉系統(tǒng)中,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問題。例如:灌溉水可利用量,灌溉水量目標,和灌溉定額,這些參數很難得到精確的量化的數據。因此,近年來,許多不確定性水資源優(yōu)化配置方法被用于水資源管理系統(tǒng)中[3-8]。
在灌溉水資源優(yōu)化配置系統(tǒng)中,水量分配的越多,農民將會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但是在來水水平很低時,農民會面臨很大的缺水損失;相應的,降低灌溉目標也就降低了缺水損失,但是效益也會隨之減少。因此,如何通過建立模型來平衡灌區(qū)農業(yè)水資源供需矛盾,是灌溉水資源優(yōu)化配置需要解決的問題。兩階段規(guī)劃 (Two-stage Stochastic Programming, TSP) 是解決這類問題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在不確定性條件下的水資源系統(tǒng)中。在TSP模型中,如果隨機事件不確定,需要先確定第一階段,當隨機事件確定之后,再進行第二階段的修正來減少系統(tǒng)懲罰損失[5-7]。在實際中,管理者通常要考慮系統(tǒng)中的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違規(guī)問題。TSP模型能夠有效處理不確定性,但不能處理帶有風險違規(guī)的不確定性問題。機會約束規(guī)劃(Chance-constrained Programming, CCP) 和模糊可信性約束模型(Fuzzy Credibility Constrained Programming, FCCP) 都能有效解決此類問題。這類方法不要求所有的約束必須嚴格滿足,相反,只需在給定的違規(guī)概率/置信水平下部分滿足。但是,CCP在實際應用中,不確定性信息常常不能滿足概率分布函數的要求,而模糊分布信息則比較容易獲得[9]。并且,當系統(tǒng)中存在模糊變量時,只有基于可信性測度而建立的模糊可信性約束模型能解決此類問題[10-12]。因此,可把FCCP模型結合到TSP模型中,建立TFCP (Two-stage Stochastic Fuzzy Credibility Constrained Programming) 模型用以解決帶有違背概率的模糊風險問題。TFCP模型可解決約束右側的模糊參數問題,但不能處理約束左端和效益系數的不確定性問題,因此可引入IPP (Interval Parameter Programming)模型,有效補充TFCP模型的應用范圍,最終得到ITFCP模型。通過Lingo軟件進行模型求解,得到不同情景的優(yōu)化決策方案。不同置信水平下的結果可幫助管理者衡量系統(tǒng)的不確定性,去制定合適的政策。
TSP模型可有效平衡不確定性條件下的灌溉農業(yè)水資源。通常,模型如下:
maxf=cx-E[Q(y,δ)]
(1)
式中:δ是第二階段的決策變量,是隨機變量,概率分布很難確定。
因此,可將不同來水水平情況下的缺水量按照離散變量處理,并對應不同來水水平出現的概率為ph:
(2)
(3)
模型線性形式如下:
(4)
約束條件:
Ax≤b
(5)
T(εh)x+W(εh)=g(εh) ?h=1,2,……,H
(6)
x≥0
(7)
y(εh)≥0
(8)
通常,系統(tǒng)的決策變量被表示為帶上下界的區(qū)間參數。所以將IPP結合到TSP模型中,即得區(qū)間兩階段隨機規(guī)劃(ITSP)模型:
(9)
約束條件:
A±x±≤b±
(10)
T(ε±h)x+W(ε±h)=g(ε±h) ?h=1,2,…,H
(11)
x±≥0
(12)
y(ε±h)≥0
(13)
ITSP模型能夠有效處理隨機不確定性,但不能處理帶有風險違規(guī)的不確定性問題。特別是當系統(tǒng)中存在模糊變量時,只有基于可信性測度而建立的模糊可信性約束模型能解決此類問題。
模糊可信性約束規(guī)劃模型為[13]:
(14)
約束條件:
(15)
xj≥0j=1,2,…,n
(16)
假設ξ為三角模糊變量(r1,r2,r3):μ為隸屬函數,x為實數;則x≤ξ的可信性可表示為:
(17)
(18)
約束條件:
(19)
xj≥0j=1,2,…,m
(20)
將此式帶入模型求得最優(yōu)解。由上述模型可知,模糊可信性約束規(guī)劃模型轉化為一個線性規(guī)劃模型,可以按照線性規(guī)劃模型的解法求解。
綜合上述模型,本文建立了區(qū)間兩階段模糊可信性約束規(guī)劃(ITSFCP)模型用于水資源優(yōu)化配置,目標函數是在滿足各項約束條件的前提下,達到利益最大化。約束條件包括:3個地區(qū)作物總的需水量和供水量,最小需水量約束,土地面積約束,非負約束等。模型如下:
目標函數。
約束條件。
(1)可利用水量約束:
(23)
?h,l=1,2,…,m
(2)種植面積約束:
DT±ijh≤AT±ij,?i,j,h
(24)
AT±ij-DT±ijh≥Aijmin,?i,j,h
(25)
(3)非負約束。
DT±ijh≥0,?i,j,h
(26)
在上述模型中,AT±ij是區(qū)間形式的,因此線性規(guī)劃的方法通常不能直接應用。因此引入決策變量zij,zij∈[0,1],令AT±ij=AT-ij+zijΔATij,其中ΔATij=AT+ij-AT-ij,zij是確定值,因此AT±ij可用線性規(guī)劃方法求解。當zij=0時,AT±ij取最小值,結果為模型下限;當zij=1時,AT±ij取最大值,結果為模型上限。通過求解得到優(yōu)化決策變量zijopi,則AT±ijopt=AT-ij+zijoptΔATij。同時,根據區(qū)間交互算法,因為目標函數是經濟效益最大,需要先進行符合f+的模型計算,擴大決策空間。
目標函數:
(27)
約束條件:
(1)可利用水量約束:
(1-2λi)(Qshηs+Qghηg-Qshηs-Qghηg)
(28)
(2)種植面積約束:
DT-ijh≤AT-ij+zijΔATij,?i,j,h
(29)
AT-ij+zijΔATij-DT-ijh≥Aijmin,?i,j,h
(30)
(3)非負約束:
DT-ijh≥0,?i,j,h
(31)
式中:DT-ijh和zij是上限子模型的決策變量;f+opt,DT-ijh和zijopt是優(yōu)化解,優(yōu)化灌溉目標為AT±ijopt=AT-ij+zijoptΔATij。
目標函數:
(32)
約束條件:
(1)可利用水量約束:
(1-2λi)(Qshηs+Qghηg-Qshηs-Qghηg)
(33)
(2)種植面積約束:
DT-ijh≤DT+ijh≤AT-ij+zijoptΔATij,?i,j,h
(34)
AT-ij+zijoptΔATij-DT+ijh≥Aijmin,?i,j,h
(35)
(3)非負約束:
DT+ijh≥0,?i,j,h
(36)
式中:DT+ijh是決策變量;f-opt,DT+ijh是優(yōu)化解。
因此,模型的優(yōu)化解如下:
f±opt=[f-opt,f+opt]
(37)
DT±ijhopt=[DT-ijh,DT+ijh]
(38)
AT±ijopt=AT-ij+zijoptΔATij
(39)
以黑河中游甘州,臨澤,高臺的3種作物:夏收作物,秋收作物,經濟作物為研究對象,進行優(yōu)化配水。表1是不同地區(qū)不同作物的灌溉目標,灌溉定額和相關的經濟參數。如果水量足夠的話,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如果水量短缺,就會縮減當前的規(guī)劃或者從其他途徑獲取更多的水量,從而會有相應的懲罰,導致經濟效益的損失。本模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可利用水量是隨機的,同時帶有模糊屬性,可看作為模糊隨機變量,將其變成離散變量及其相應的概率。不同水平年地表水地下水可利用水量是三角模糊數(r1,r2,r3),不同來水水平可能出現低流量、中流量、高流量3種情況,3種流量出現的概率分別為0.2、0.6、0.2。表2是地表水和地下水不同來水水平的可利用水量及其概率。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灌溉水利用系數分別為η1=0.5,η2=0.65。一般來說,有意義的可信性置信水平應該大于0.5,見表3[11]。分別取可信性置信水平為1,0.9,0.875,0.85,0.8進行對比。
表1 灌溉面積目標及相關經濟參數Tab.1 Irrigation targets and relevant model's economic parameters
表2 可利用水量及概率分布Tab.2 Available water and corresponding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表4是不同可信性置信水平λl下的優(yōu)化灌溉目標結果。對比不同地區(qū)的3種作物的灌溉面積,可知不同地區(qū)的不同作物之間存在用水的競爭。當可信性置信水平從λ=1到λ=0.8時,甘州區(qū)的夏收作物的優(yōu)化灌溉面積不斷增大,從5 667~6 733 hm2,分別是預先給定的灌溉目標的下限(zij=0)和上限(zij=1)。結果表明,隨著可信性置信水平的降低,分配到該地區(qū)對應于夏收作物的水量不斷增加,同時會面臨伴隨的缺水違規(guī)風險。如果管理者希望有更多的灌溉面積,則要面臨較高的系統(tǒng)風險,導致可靠性降低。同時,3個地區(qū)的經濟作物和秋收作物的結果分別是上限(zij=1)和下限(zij=0),表明了管理者對經濟作物的灌溉面積持積極態(tài)度,對秋收作物的灌溉面積持保守態(tài)度。因為兩種作物的單位經濟效益的不同,經濟作物的收益較高,水量會優(yōu)先滿足;秋收作物的種植面積較大,應當適當壓縮。
表3 可信度水平分類表Tab.3 The classification of credibility levels
表4 不同可信性置信水平 下的優(yōu)化灌溉目標結果 Tab.4 Optimal irrigation targets under different credibility levels
考慮不同可信性置信水平λl下的缺水作物灌溉面積,不同來水水平時缺水量是不同的,因此低流量水平時缺水灌溉的面積較大,高流量水平時缺水灌溉面積較小。以可信性置信水平λl=0.9為例,低水平(h=1)時,甘州區(qū)的秋收作物由于缺水而不能灌溉的面積是[16 465, 22 085] hm2;中水平是[3 338, 10 078] hm2;高水平時沒有缺水。因此,如圖1所示,實際的灌溉面積隨著不同來水水平而增加。
圖1 置信水平為λl=0.9時實際灌溉面積Fig.1 Actual irrigated crop area under λl=0.9 level
根據模型可得到系統(tǒng)的經濟收益,給出了區(qū)間上下限f-opt和f+opt的結果。由于不確定性的可利用水量,結果應在此區(qū)間波動。上限的結果是在可利用水量更多的情景下得到,水資源短缺較少,但同時違規(guī)缺水風險較大;下限的結果則相反。因此,管理者需要平衡經濟收益和缺水風險。由于λ=1代表系統(tǒng)需求條件下的最高可信度水平,因此λ的不同取值所得到的系統(tǒng)收益代表了不確定性約束條件下滿足系統(tǒng)目標及約束水平的可信度水平。不同可信性置信水平對應的經濟收益分別是λ=1時[23.36, 34.79]億元,λ=0.9時,[23.65, 35.06]億元,λ=0.875時[23.71, 35.13]億元,λ=0.85時[23.78, 35.19] 億元,λ=0.8時[23.92,35.32]億元。由圖2和圖3分別是不同置信水平條件下的經濟收益和缺水經濟損失對比??煽闯?,隨著可信性置信水平的降低,經濟效益呈現增加的趨勢,缺水經濟損失逐漸變小。表明隨著系統(tǒng)的風險違規(guī)程度的增加,系統(tǒng)可靠性程度降低,從而導致可利用水量的約束放松,相應的可利用水量增加,決策空間擴大,因而帶來更多的經濟收益。因此,系統(tǒng)收益和約束滿足程度之間的權衡可為管理者提供不同的決策方案。
圖2 不同可信性置信水平下的經濟收益Fig.2 System benefits under different credibility levels
圖3 不同可信性置信水平下的缺水經濟損失Fig.3 System economic losses under different credibility levels
本文建立了不確定條件下的區(qū)間兩階段模糊可信性約束規(guī)劃模型,用于黑河中游灌溉農業(yè)水資源優(yōu)化配置。該方法擴展了區(qū)間兩階段隨機規(guī)劃和約束違規(guī)的情景,考慮用模糊可信性約束規(guī)劃解決帶有違背概率的模糊風險問題。模型可處理離散區(qū)間、概率密度函數和模糊變量的不確定性,能更實際的反映灌區(qū)水資源管理的不確定性。不同置信水平下得到的結果可幫助管理者更深入的了解系統(tǒng)的不確定性,并可按照實際情況去制定相關決策。同時,預先給定的灌溉目標表明,需要給予經濟作物更多的關注,并適當壓縮秋收作物的灌溉面積,從而實現節(jié)水高效農業(yè)的要求。本文得到的結果可為當地水資源管理和作物種植面積優(yōu)化提供決策支持。
□
[1] 石敏俊, 王 磊, 王曉君. 黑河分水后張掖市水資源供需格局變化及驅動因素[J]. 資源科學, 2011,33(8):1 489-1 497.
[2] Cheng G, Li X, Zhao W, et al. Integrated study of the water-ecosystem-economy in the Heihe River Basin [J].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2014,1(3):413-428.
[3] 李 茉, 郭 萍, 楊獻獻. 基于分式規(guī)劃的種植結構多目標不確定性模型研究[J]. 節(jié)水灌溉, 2013,(9):79-81.
[4] Li Y P, Huang G H, Nie S L. An interval-parameter multi-stage stochastic programming model for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under uncertainty [J]. 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2006,29(5):776-789.
[5] Guo P, Huang G H. Two-stage fuzzy chance-constrained programming: application to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under dual uncertainties [J]. Stochastic Environmental Research & Risk Assessment, 2009,23(3):349-359.
[6] Li W, Li Y P, Li C H, et al. An inexact two-stage water management model for planning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under uncertainty [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10,97(11):1 905-1 914.
[7] 付銀環(huán), 郭 萍, 方世奇,等. 基于兩階段隨機規(guī)劃方法的灌區(qū)水資源優(yōu)化配置[J].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4,30(5):73-81.
[8] 張 靜, 黃國和, 劉 燁,等. 不確定條件下的多水源聯(lián)合供水調度模型[J]. 水利學報, 2009,40(2):160-165.
[9] Zeng X, Kang S, Li F, et al. Fuzzy multi-objective linear programming applying to crop area planning [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10,98(1):134-142.
[10] 李 婷. 不確定性條件下基于水質模擬的流域水環(huán)境管理優(yōu)化研究[D]. 北京:華北電力大學, 2013.
[11] 李小萌, 何 理, 盧宏瑋. 基于模糊可信度約束的不確定性農業(yè)水資源規(guī)劃模型研究[J]. 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 2014,25(4):108-114.
[12] 陶子樂滔, 王 靜, 蔡怡馨,等. 基于可信性規(guī)劃的昆明市水資源優(yōu)化配置模型[J]. 水電能源科學, 2015,30(7):30-33.
[13] 劉寶碇. 不確定規(guī)劃及應用[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