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司法部23日發(fā)布的一份文告稱,一位名叫蘇斌的中國人當天在美國法庭認罪,承認自己入侵多家美國防務承包商的電腦系統(tǒng),竊取涉及先進戰(zhàn)機F-22、F-35以及重型運輸機C-17的技術資料。文告說,蘇斌在與司法部達成的認罪書中承認,他“在一個源自中國的陰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與中國境內(nèi)兩名“身份不明的人”進行了合謀。有美國媒體猜測那兩人是中國軍方人士。
蘇斌2014年7月在加拿大被捕,今年2月被送交美國司法當局。中國政府一直拒絕承認與蘇斌案有關聯(lián),外交部24日表示將繼續(xù)密切關注這一案件,要求美方確保中國公民的隱私權和在美國的各項合法權益。
由于美國司法實踐中流行認罪制度,認罪者往往可以換取輕判,外人很難了解認罪者的真實想法,以及這當中有沒有“冤枉”的成分。
情報是每個國家都在從事的事情,世界最出名的情報機構(gòu)是中情局和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后者已把中國當成頭號情報搜集目標。然而我們總是通過媒體聽說美國抓到了“中國間諜”,其中有很多后來被證明是冤案。與此同時卻很少聽說中國抓到“美國間諜”。據(jù)說中國也抓到一些,但出于種種考慮沒有公開披露。
通常情況下,有間諜被抓時,派出或收買間諜的國家都不會承認。比如中國每次宣布抓到西方國家的間諜,對方不僅拒絕承認他們?yōu)樗拈g諜機構(gòu)服務,還動員西方輿論一起攻擊中國人權,煽動悲情。
作為中國一家媒體,我們無從知道蘇斌是否真的竊取了美國三大重要機型的數(shù)據(jù),并且將它們交給了中國官方。如果這是事實,我們愿意對他表達謝意,甚至向他致敬。在中美存在實際安全博弈的今天,中國隱蔽戰(zhàn)線顯然需要有能搞來如美方所說那些關鍵資料的情報高手。無論他是中國外派情報人員,還是他出于商業(yè)利益冒了這些風險,我們都認為他是好樣的。
如果他真被冤枉了,在美司法部的壓力下被迫簽了認罪書,我們向他表示深切的同情。我們相信隨著中美情報戰(zhàn)的繼續(xù),今后還會有因被錯當成“中國間諜”而在美鋃鐺入獄的人。這是時代的悲劇,希望在美國敏感領域工作的華人都多加小心,避免莫名其妙被美國情報機構(gòu)盯上?,F(xiàn)在糟糕的是,美國掌握著這個世界的“輿論導向”,什么叫非法間諜活動,都是根據(jù)美國利益定。而且美國情報活動一旦曝光,美國輿論會幫著淡化它們的危害。其他國家的疑似情報活動一旦被抓住把柄,美方就添油加醋,夸張它們的違法程度和嚴重性。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斯諾登曝光的“棱鏡”計劃,美國把盟國領導人都當成了重點情報搜集對象,世界嘩然。但美國不僅不加反思,反而通緝斯諾登。在同一個時間里,華盛頓竟好意思向中國高調(diào)交涉“網(wǎng)絡間諜活動”,顯得它里里外外都挺有理。
中國大概還是技術上低美國一籌。美國的網(wǎng)絡戰(zhàn)部隊是公開成立的,它的攻擊性要遠高于中國的“黑客”們,想都可以想出來。然而我們需要證據(jù)和公開這些證據(jù)、以此揭露美國虛偽的外交勇氣。
美國動輒指責中國官方支持黑客攻擊,并且用它搞出的、外界無法驗證真?zhèn)蔚?ldquo;證據(jù)”指名道姓抨擊中國具體“軍方機構(gòu)”,“通緝”美方所指的“有罪中國軍官”。中國有必要對美反其道而行之。
蘇斌到底是誰,也許20年以后會有更清晰的答案?,F(xiàn)在他可能面臨5年監(jiān)禁和一筆幾十萬美元的罰款。我們祝愿他能渡過這個難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