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實
翠鳥閃耀著金屬光澤的華麗羽毛,常常讓人癡迷。在高樓聳立的城市間,普通翠鳥是較為常見的自然生靈。它們常棲息于水質(zhì)較好的岸邊,以小魚小蝦為食。在小河邊、水溝旁,城市中的公園池塘周圍,甚至小區(qū)里的假山噴泉附近,也能尋覓到這種漂亮小鳥的身影。
“普通翠鳥”不普通
普通翠鳥,屬佛法僧目翠鳥科,拉丁學名為Alcedo atthis,英文名是Common Kingfisher。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曾這樣描述它:“魚狗,處處水涯有之。大如燕,喙尖而長,足紅而短,背毛翠色帶碧,翅毛黑色揚青,可飾女人首物,亦翡翠之類?!闭缋顣r珍的描述,普通翠鳥長著細長而尖尖的喙,兩翼為藍綠色并具金屬光澤,背部中央有一條鮮艷的淺藍色帶,仿佛一件鮮艷的外套;其胸部及腹部呈橙棕色,又好似穿了一件肚兜;翠鳥的頦、喉部的羽毛雪白,好像打了一個白色領(lǐng)結(jié);它的紅色小腳,好似蹬著一雙紅色皮靴。普通翠鳥的體型,僅比全長約為13厘米的麻雀稍大,長度一般可達15厘米左右。
?從巢里出來后趕去“洗澡”的普通翠鳥
從英文名Kingfisher這個詞,讀者朋友可以看出,普通翠鳥其實是捕魚能手,所以中國古代亦稱其為“魚狗”或“魚虎”。它喜歡停歇在水面的突出物或水邊的樹枝上,用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水中的魚蝦,待時機成熟,就會像一道藍色閃電般沖入水中,用它那細長而尖利的嘴刺破水面,泛起水花,不一會兒便歡快地叼著它的戰(zhàn)利品,貼著水面疾飛而去,只留下一片片漣漪。但凡見過翠鳥捕魚過程的人,都會為其精湛的“技藝”而驚嘆不已。
翠鳥在水邊觀察小魚時,由于光在空氣和水中的折射率不同,小魚在水中的實際位置要比看到的更深一些;加上水流的速度和小魚的游動,翠鳥要精準地捕捉到小魚,不僅需要考慮水的折射率,還需要計算好“提前量”;不僅如此,入水后,它的眼睛要迅速切換到適應水中折射率的“水中模式”,才能精準地完成捕魚動作??梢?,翠鳥要一氣呵成地完成這樣的精彩表演,不僅要成為“跳水健將”,更要成為“物理學家”呢!
普通翠鳥的巢一般建在水邊的土崖壁上,通過挖掘隧道式洞穴筑巢,偶爾也利用其他動物現(xiàn)成的洞穴為巢。翠鳥的巢穴通常為一個斜向下約30°開口的洞穴,洞口比翠鳥身體稍寬,深度達60厘米左右。翠鳥夫婦筑好愛巢后,翠鳥媽媽便在其中產(chǎn)卵,待卵孵化后,翠鳥爸媽會繼續(xù)在巢中喂養(yǎng)小翠鳥。小翠鳥長到一定程度后,會飛出巢穴,由翠鳥爸爸和媽媽傳授捕魚技巧,直至可獨立捕食為止。
有人不禁要問,為什么要給這么美麗的鳥兒起這么“普通”的名字?因為普通翠鳥在世界范圍內(nèi)分布較廣,許多國家和地區(qū)都能覓得它的身影,于是它才用“普通”冠名。
?從巢里出來后趕去“洗澡”的普通翠鳥
與翠鳥一家結(jié)緣
還記得是在某年的3月下旬,我和往常一樣在武漢市區(qū)內(nèi)的公園散步并觀察鳥類,行至公園邊的水溝時,一道鮮艷的藍綠色“閃電”以飛快的速度貼著水面疾飛而去,伴隨著高亢而歡快的鳴叫聲?!斑\氣不錯,碰到了普通翠鳥”,喜悅之余,我注意到一個細節(jié),剛飛過去的翠鳥嘴里是含著一條魚的。我產(chǎn)生了一個疑問,為什么翠鳥沒有把魚直接吃掉,而是向遠處飛去?
為了解開這個疑惑,我朝著翠鳥飛去的方向走去,走了一段后又聽到翠鳥的叫聲,看見它又一個猛子扎下去,這次,翠鳥嘴中沒有叼食物,而是匆忙地向剛才來的方向飛了過去。難道剛才叼的魚它自己吃掉了嗎?還是附近有幼鳥,喂給幼鳥吃了?
為了不影響翠鳥的正?;顒?,我悄悄地找到一處隱蔽地坐下,又找來一些樹枝用來遮擋。經(jīng)過兩個小時的蹲守觀察,我發(fā)現(xiàn)這里共有兩只普通翠鳥,總是忙忙碌碌地往返于兩地之間,而且每次都是叼著魚去,回來的時候嘴里卻是空的。因此我斷定,這肯定是翠鳥在哺育幼鳥。由于此時天色已晚,于是我便決定第二天一早再來觀察。
第二天早上,我7點左右便趕到前一天的地點,繼續(xù)觀察拍攝,一直持續(xù)到太陽下山。我發(fā)現(xiàn),翠鳥總是叼著魚在長滿灌木的土崖附近消失,于是,我決定把觀察的地點挪到這個土崖的對面一探究竟。經(jīng)過幾個小時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翠鳥的巢竟然就建在這個土崖上,洞口非常隱蔽,要穿過一片灌叢才能進入。每次翠鳥叼著魚從進巢到出來需要20~30秒,鉆完洞后,它的羽毛上會沾有泥土,這時,它會從巢里出來,在水里扎個猛子洗干凈,看來,翠鳥還是個愛干凈的小家伙呢!翠鳥叼著魚進巢之前,會飛到巢對面的樹上,這棵樹離我隱蔽的地方很近,實在難得。這一天我拍攝到不少翠鳥的漂亮照片,讓我興奮不已。
回家欣賞著一天的“戰(zhàn)果”,我發(fā)現(xiàn)翠鳥每次叼的魚的體型都差不多,都非常小,最長不過2厘米,可能是幼鳥剛孵化不久,還吃不了太大的魚,翠鳥爸爸和翠鳥媽媽為了小翠鳥的健康成長,不辭辛苦地精心挑選,還真是貼心!同時一個疑問又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中——小翠鳥從孵化到能自己飛出巢到底需要多久?這個答案還需要我自己去找,于是我決定每天都去觀察翠鳥,直到小翠鳥出巢。
之后,每天早上8點,我準時到蹲守點,風雨無阻。經(jīng)過連續(xù)22天的漫長等待,我終于見到了小翠鳥出巢的那一刻。出巢的小翠鳥一共有3只,它們的體型與它們父母的大致相似,但顏色并不是那么鮮艷,背部羽毛呈墨綠色,胸腹部的顏色呈淡棕黃色,嘴巴也比它們的父母短很多??上У氖?,小翠鳥一出巢,翠鳥爸爸就引著它朝灌叢深處飛去,由于灌叢中遮擋物太多,且非常陰暗,所以我未能第一時間拍到翠鳥喂食的畫面。而且,這個時期的普通翠鳥是非常敏感的,如果強行追隨拍攝,可能會導致翠鳥父母遺棄幼鳥等不可預知的嚴重后果,我實在不忍心影響翠鳥一家的正常生活,所以這一天僅進行觀察,放棄拍攝。但值得欣慰的是,我總算弄清了心中的疑問:小翠鳥從孵化到出巢,翠鳥爸爸和翠鳥媽媽須在巢里哺育小翠鳥約15天的時間(這個結(jié)果與我日后找到的一本日本的觀鳥雜志上的描述相吻合)。
?普通翠鳥幼鳥
仿佛是為了答謝這20多天的靜靜陪伴,在小翠鳥出巢后的第5天,我終于拍到了翠鳥爸爸和翠鳥媽媽在巢外給小翠鳥喂食的溫馨畫面。
經(jīng)過這22天的蹲守,我與翠鳥漸漸成為了朋友,由于一直在偽裝網(wǎng)內(nèi)蹲守,未驚擾翠鳥一家的正常生活,到小翠鳥出巢前的最后幾天,翠鳥爸爸喂完小翠鳥后,會經(jīng)常故意飛到偽裝網(wǎng)里面的樹上,靜靜地觀望著我再飛走,好像在和我打招呼說:“我知道你在這里,謝謝你沒有傷害我和我的孩子們?!闭媸嵌掠种v禮貌的小鳥呢!
?普通翠鳥叼著體長2厘米左右的小魚
細微之處顯大愛
前文提到,翠鳥爸媽剛開始喂小翠鳥的時候,捕的都是體長2厘米以內(nèi)的小魚,經(jīng)過22天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翠鳥爸爸和翠鳥媽媽捕捉的小魚小蝦的尺寸在逐漸增加,2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到小翠鳥出巢的前幾天,喂的甚至都是整只的大龍蝦。
鳥類的新陳代謝速度比其他部分動物相對要快一些,加上小翠鳥正處于一個急速生長的特殊時期,對食物的需求更是旺盛。根據(jù)觀察,普通翠鳥是由翠鳥爸爸和翠鳥媽媽一起筑巢,共同承擔喂養(yǎng)的繁重任務。翠鳥爸爸和翠鳥媽媽喂食頻率最高時,大約每隔10分鐘就會喂食一次,它們平均每捉到10條魚,有8~9條都會喂給小翠鳥,僅留1~2條給自己充饑。每次捕到魚、蝦后,它們會停到洞口對面的樹枝上,用力摔打魚蝦將其摔死或摔暈,并用嘴緊緊地夾住食物,反復調(diào)整它在口中的位置,每次都會調(diào)整到魚頭朝前、蝦尾朝前的方向,才進洞喂食。
這22天的觀察,讓我深深感受到父愛、母愛的偉大,也讓我對這種鳥充滿敬畏和感動。對于野生鳥類來說,四處都存在天敵或人類的威脅,而且在水質(zhì)渾濁、食物不豐富的公園水溝中,捕食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翠鳥爸爸和翠鳥媽媽為了小翠鳥的茁壯成長,把幾乎所有能捕捉到的食物都讓給了孩子們,而它們自己卻拖著疲憊的身體,不停地捕捉魚蝦,肚子餓著都舍不得吃。另外,它們還要根據(jù)小翠鳥不同時期的生長需求,篩選不同尺寸的魚蝦,又害怕小翠鳥無法消化,每次喂食前,還要非常細心地把魚蝦的位置調(diào)整好。它們這種對小翠鳥無微不至的愛,讓人不由得心生敬畏,這種愛就算和我們?nèi)祟愊啾?,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普通翠鳥給幼鳥喂食的畫面
水邊普通翠鳥的近親
其實,普通翠鳥歸屬的翠鳥科鳥類,全世界共有90多種,而中國有11種。它們一般與普通翠鳥的體形相似——嘴尖、尾短、腳短、翼短圓;習性也相似——多生活在水邊,以魚蝦為食。在翠鳥科的這些鳥類中,不乏體型較大者(如白胸翡翠體長約28厘米,冠魚狗體長約40厘米);其中大多如白胸翡翠一般羽色鮮艷,少數(shù)如冠魚狗般羽色暗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