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萌
山西官場曾流行一句話:“在運城,是要和人戰(zhàn)斗;在呂梁,是要和錢戰(zhàn)斗?!薄昂湾X戰(zhàn)斗”大概意思就是:被錢砸趴下,或用錢把別人砸趴下。不過現(xiàn)在,這樣的呂梁官場縮影恐怕已經不多見了。
2月15日,節(jié)后第二個工作日,《呂梁日報》發(fā)布公告,對15名擬任職的領導干部進行任前公示。在這份公示名單中,多數(shù)被公示官員擬任縣(市、區(qū))正縣級、副縣級領導職務。消息一出,媒體就撰文分析呂梁市此舉,稱“2016年新春伊始,因強力反腐導致大批干部崗位空缺的山西,就馬不停蹄進入基層官場重建工作”。
被省委書記王儒林定性為腐敗重災區(qū)的呂梁,如何選拔優(yōu)秀干部補充崗位空缺,一直是媒體關注的焦點。用王儒林的話說,呂梁的官場重建,“在全省具有重要的示范性、導向性”意義。
從“煤炭之鄉(xiāng)”到“腐敗重災區(qū)”
在過去很多年,呂梁這座山西最年輕的地級市被賦予的標簽是革命老區(qū)——“劉胡蘭的故鄉(xiāng)”;過去十多年,因為煤炭資源的原因,呂梁GDP的增速在山西省內都是前幾名,被譽為“煤炭之鄉(xiāng)”。然而,隨著煤炭行業(yè)的低迷,呂梁迅速隕落,2014、2015年GDP均遭遇負增長。
與此同時,呂梁市包括市長在內至少有7位高級別官員落馬,涉及呂梁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xié)四套班子。如果經常看新聞的話,這些官員的名字大家可能不會陌生:原市委常委、市長丁雪峰,原市委常委、副市長張中生,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鄭明珠,原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李良森,原市委常委閆剛平,原政協(xié)副主席劉廣龍和原孝義市市長王建國。
從因煤聞名到因腐敗聞名,呂梁這幾年給公眾的印象就這樣變了。2014年,省委書記王儒林到山西工作后,把調查研究的第一站就選在呂梁。
當時,王儒林給出了四個原因:第一,呂梁是革命老區(qū);第二,呂梁是腐敗問題重災區(qū);第三,呂梁是“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龍的故鄉(xiāng);第四,呂梁是當前經濟發(fā)展社會穩(wěn)定矛盾突出的地區(qū)。他還強調稱:“我們不回避矛盾和問題”??梢姡敃r經濟和腐敗問題在呂梁非常突出。
幾個月后,王儒林在2015年全國“兩會”上再次提及呂梁,當時他坦言,山西問題比較突出的是呂梁市和山西省交通廳要充實調整人員。與此同時,王儒林還向媒體透露了一個數(shù)字,稱當時山西省管系統(tǒng)干部空缺近300人,如何選人用人是面臨的最棘手問題。
那么,近一年過去了,從省管干部到基層干部,呂梁官場的重建做到哪一步了呢?
舉全省之力為呂梁“補官”
縱觀呂梁2015年官場重建,最為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就是2015年3月23日——山西省委舉行領導干部任前集體談話。當天16名干部履新,他們也成為山西省委班子調整后的第一批選拔任用的省管干部。這16名干部中9人派往呂梁市、縣兩級,從那時開始,呂梁拉開了官場重建的大幕。
此次派往呂梁市市一級的干部張廣勇、張敬平、竟暉和馬文革均出任呂梁市市委常委。此前,呂梁市落馬了包括原市長丁雪峰在內的4名市委常委。
梳理上述張廣勇等4人簡歷發(fā)現(xiàn),4人均為65后,其中張敬平為女性,如果說4人還有什么共同點的話,就是均是從省里來的。其中,原任山西省政府副秘書長的張廣勇?lián)螀瘟菏腥嗣裾笔虚L、市人民政府黨組副書記,原任山西省婦聯(lián)副主席的張敬平擔任呂梁市委宣傳部長,原任山西省政府金融辦副主任的竟暉為市政府黨組成員,原任山西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的馬文革擔任呂梁市委常委、孝義市委書記一職等。
對于此次調整,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在任前集體談話也明確指出:“對呂梁市、省交通運輸廳兩個班子干部的調整是新的省委常委班子第一次提拔調整使用干部,在全省具有重要的示范性、導向性?!?/p>
2年換了3任市長
從2014年初丁雪峰被免去市長至今,兩年的時間里,呂梁市市長的人選可謂一波三折。
丁雪峰之后,呂梁先后經歷了2任市長,分別是董巖和王立偉。董巖2014年2月任呂梁市委副書記、提名為市長候選人,同年5月當選市長。一年半之后,2015年7月,董巖工作發(fā)生調動,任山西省工商局黨組書記、局長。這之后,呂梁曾經面臨5個月市長空缺,最終,在2015年12月,52歲的山西本土官員王立偉“臨?!笔苊舆^了呂梁市市長一職。履新前,王立偉是山西省扶貧開發(fā)辦公室主任(正廳長級)、黨組書記,曾有過基層縣長、縣委書記的工作經歷。
作為腐敗重災區(qū),2011年到任的呂梁市委書記高衛(wèi)東沒有被追責,但他曾對媒體表示自己有責任,因為他“不了解身邊的干部”。這位山西官場的“老兵”當時還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道:“沒想到丁雪峰這小子還有這問題。我一直覺得他人不錯,也年輕,可惜了?!?/p>
為選縣委書記 曾找622人談話
呂梁官場經歷強震后,“災后重建”工作就一直處于媒體的聚光燈下。
2015年呂梁市至少五次發(fā)布干部任前公示,最多一次,呂梁市委組織部對40名擬任職干部情況進行對外公示。除了公示,在干部考察預告公布程序上,對比其他省市,呂梁市也做得非常細致。拿2015年2月27日出版的《呂梁日報》為例,其在頭版顯著位置刊登了《干部考察報告》,這則報告不僅公示了被考察干部的基本情況,而且還公示了考察組組長、副組長和成員名單及職務,甚至還注明了每個考察組成員的籍貫,以及考察組的手機電話。
值得注意的是,考察報告顯示,每名擬被提拔的考察對象都有一個4名同志組成的考察組,其中組長為呂梁市當?shù)馗笔屑壐刹浚苯M長為山西省委組織部處級干部,兩名成員一名為呂梁市委組織部干部、一名為呂梁市紀檢委干部。
除了從程序上為選官嚴格把關,在方式上,山西也費盡了心思。在王儒林主政下,山西打出了“三個一批”組合拳:要甄別處理一批不廉潔的干部,調整退出一批不作為的干部,掌握使用一批善作為的好干部。還提出堅持“六查”、“一倒查六整治”、“六全程”、“五必審”等多種辦法。
再說說呂梁的實際情況?!渡轿魅請蟆吩闹v述山西從嚴治吏一年的情況,文章提到:在腐敗重災區(qū)呂梁市,省委采取了很多辦法,尋找能夠做縣委書記的人選。省委組織部在該市直接談話就有622人,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一個名單。然而,這個名單上排在第二位的,半個多月后就被“牽進去了”,還有一個拍胸脯打保票說自己沒問題的,也在一個月內“掉進去了”。
上述文章還披露了孝義市市委書記、省管干部馬文革的選任經歷。馬文剛當時是從省委政研室副主任調任至呂梁市委常委、孝義市委書記。據(jù)悉,他的整個選任過程從工作簡歷、個人有關事項到家人、鄰居都經過了深度考察,還有政治素質、工作能力的考核,關關從嚴從實。
如今,重建兩年,呂梁也迎來了一絲改觀?!渡轿魅請蟆方衲?月初撰文總結稱,2015年底,朔州、呂梁兩市人大、政府、政協(xié)領導班子換屆,由于認真落實干部工作各項政策規(guī)定,沒有發(fā)生一起拉票賄選等違反換屆紀律的行為,被干部群眾稱之為“多年來秩序和風氣最好的一次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