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朱
在南美熱帶雨林中,有一種公猴在取得猴王的地位后,一旦有其他公猴前來挑戰(zhàn),猴王就迅速從母猴懷中搶下一只幼猴,抱在懷中親昵。見此情景,前來挑戰(zhàn)的公猴擔心打斗起來會傷到幼猴,就訕訕地走開。猴王用這種示弱的方式,既避免了爭斗,又保住了自己的猴王地位,起到了一箭雙雕的作用。
示弱,不是有意的妥協(xié),而是理智的忍讓。在人際關(guān)系上,逞能往往招致強手,示弱才會贏得機遇。曾經(jīng)有一位鋼琴演奏者,他的技藝已經(jīng)十分出色,但苦于沒有機會嶄露頭角。這時,有朋友給他出主意,讓他隱藏自己的實力,去做一位鋼琴家的伴童。他聽從朋友的建議立即照辦。這天,鋼琴家生病,不能登臺表演。他主動請纓,代替鋼琴家上場,果然,一炮走紅。正是這位無名小卒,甘于示弱,隱藏自己的實力,才獲得了成功的機會。
示弱,不是屈服,更不是逆來順受,而是在自己力量還處于劣勢時深藏不露,韜光養(yǎng)晦,以退為進,不爭一時之長短,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即使自己才華橫溢,如果喜歡自我炫耀,必然會招致別人的反感,甚至給自己帶來災難。三國時的楊修,恃才傲物,屢犯曹操之忌,最終被冠以“惑亂軍心”的罪名處斬,當時年僅34歲。劉邦和劉備都是極善示弱的人,當他們一文不名的時候,往往把自己放在一個很低的姿態(tài),將自己裝扮成雖有理想,但條件不夠成熟的弱者,激起了人們的同情心。面對這樣的示弱者,誰不想幫他們一下呢?
青澀的稻谷昂首挺胸,成熟的稻谷卻謙遜地低下了頭,不僅降低了被折斷的危險,還讓鳥鼠們找不到著力點,從而保存了自己辛苦孕育的果實。一個人的生命遭遇威脅的時候,選擇低頭并不是示弱,因為它往往能夠讓自己脫離危險,讓人生因為示弱而精彩。
要使示弱產(chǎn)生良好的效果,要學會選擇示弱的內(nèi)容。地位高的人在地位低的人面前,不妨展示自己學歷不高,經(jīng)驗有限,知識能力不足,有種種曲折難堪的經(jīng)歷表明自己實在是個平凡的人。成功者要多陳述自己失敗的記錄,現(xiàn)實的煩惱,給人以“成功不易”“成功者并非萬事大吉”的感覺。專業(yè)人士最好宣布自己對其他領域一竅不通,袒露自己日常生活中如何鬧過笑話,受過窘境等。至于那些完全因客觀條件或偶然機會僥幸獲得名利的人,更應該直言不諱地承認自己是“瞎貓碰到死耗子”。
常言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強者示弱,可以展示自己的博大胸襟,傳達個人的謙遜與大度,贏得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活出人生的快樂和價值。弱者示弱,能夠收斂觸角,蓄勢待發(fā),雖身居喧囂,卻心態(tài)從容,不畏艱辛,逐漸讓自己變得強大。
(選自《思維與智慧》,有刪節(jié))
【閱讀訓練】
1.選文第1段有什么作用?
2.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談談你對示弱的認識。
3.選文第4段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4.本文是從哪些方面進行論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