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旭琳
(福建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 福州 350007)
禮貌作為維持友好人際關(guān)系的一種有效策略,能幫助人們實現(xiàn)一定的交際目的。禮貌原則的提出極大限度地彌補了合作原則的不足,解釋了人們在交際中無法遵守合作準則的原因。[1]然而,禮貌原則自身存在不足:不能系統(tǒng)地解釋突性話語。因此,不禮貌的問題研究顯得尤為必要。Culpeper將不禮貌定義為“一些用來攻擊面子并以此造成社會沖突和不和諧的交際策略”。[2]之后,Culpeper提出了不禮貌策略模式和不禮貌回應策略框架。目前已有不少學者對Culpeper的不禮貌理論進行研究。孫飛鳳[3]研究了電視節(jié)目中的不禮貌回應并分析了影響不禮貌回應策略選擇的主要因素。黃緯瑩,羅長田[4]研究了夫妻爭吵中英漢強勢憤怒話語。徐昕旸[5]研究了喜劇小品中不禮貌的體現(xiàn)和功能。但這些研究都以Culpeper的理論框架為基礎(chǔ),甚少有基于Bousfield的研究。該研究以Bousfield的不禮貌理論為框架,探討不禮貌策略在電視劇中的現(xiàn)實化、分析不禮貌的冒犯性事件、聽話者對不禮貌的回應及不禮貌的結(jié)束,旨在增進對不禮貌的理解,緩解不禮貌對面子的威脅,進一步維持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
Culpeper在完善了1996年提出的不禮貌的基礎(chǔ)之上,提出了與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補救策略相對應的不禮貌策略框架:直接不禮貌策略(bald on record impoliteness)、積極不禮貌策略(positive impoliteness)、消極不禮貌策略(negative impoliteness)、間接不禮貌策略(off-record impoliteness)和拒絕執(zhí)行禮貌策略(withhold politeness)。然而這一模式不可避免地帶有面子理論本身存在的問題。Bousfiled指出正如直接不禮貌在禮貌模式中的問題一樣,直接不禮貌策略在不禮貌模式中的可行性也存在問題。他甚至認為積極、消極的兩分法根本不存在。在Culpeper及其他不禮貌模式的基礎(chǔ)上,Bousfield[6]重新構(gòu)建了一個更加簡潔的不禮貌模式:直接不禮貌(on-record impoliteness)和間接不禮貌(off-record impoliteness)。與Culpeper的模型相比,Bousfield去掉了bald on record策略,并將積極不禮貌和消極不禮貌合并到直接不禮貌策略之下,將嘲諷(sarcasm)和拒絕執(zhí)行不禮貌歸到間接不禮貌策略之下。
電視劇《我的媳婦是女王》講述了三個家庭的女主人攜手迷失的家人找到生活真諦,重建人生港灣的故事。劇中人物多為關(guān)系較親密的戀人、朋友、家人,但矛盾沖突不斷,不禮貌話語豐富。下面對該劇中的具體不禮貌言語實現(xiàn)策略進行分析。
該研究語料轉(zhuǎn)寫采用以下轉(zhuǎn)寫標記:“—”下劃線表示強調(diào);“↑”表示之后的話語或部分話語的音調(diào)變高;“↓”表示之后的話語或部分話語的音調(diào)變低;“(())”雙括弧中的信息表示轉(zhuǎn)寫者的描寫或評述。[7]
1.直接不禮貌策略及其在語料中的現(xiàn)實化:該策略是說話者故意用來攻擊聽話者面子時采取的最直截了當?shù)姆绞?。電視劇《我的媳婦是女王》中,直接不禮貌策略共有157例,占所有不禮貌策略的86.7%。可見,在攻擊對方面子時,直接不禮貌策略是說話者的首選策略。各直接不禮貌次策略所占直接不禮貌策略百分比為:批評35.7%、挑戰(zhàn)31.8%、威脅13.4%、消極評價5.7%、把聽話者排除在外5.7%、阻礙(打斷或身體阻擋對方通道)4.5%、不一致1.9%??梢姡摬縿≈信u、挑戰(zhàn)和威脅是最主要的策略。下面以使用最多的批評策略為例分析不禮貌策略在漢語電視劇中的現(xiàn)實化。
語境:湯帥女朋友記者李開心在不知道麗江山大飯店是湯帥母親開的情況下到飯店做臥底,并在報上寫文章揭露麗江山用地溝油事件,導致麗江山關(guān)閉。飯店經(jīng)理兼湯帥母親好友李叔知道事情是由李開心所為后很憤怒。
李叔:你就是李開心?
湯帥:這是我女朋友。((朝開心))這是我媽副總,李叔。
李開心:李叔您好。
李叔:你還有臉到這來?↑你都把我們害慘了你知道嗎?①
湯帥:李叔。
李開心:對不起,李叔。
李叔:你不用跟我說對不起。你要是還識相的話,你就趕緊離開湯帥。你們倆不會有好結(jié)果的,帥子他媽也永遠不會接受你的。你就是掃把星。((舉起手指朝李開心))②
本例中,李叔用“還有臉”、“害慘”、“掃把星”直接批評李開心。①中連用兩個問句批評李開心的所做所為給麗江山造成的損失。②中李叔拒絕李開心的道歉,采取消極不禮貌策略要求李開心和湯帥分手,干預了兩人的戀愛自由,威脅了李開心的消極面子。最后還用“掃把星”批評湯帥和李開心關(guān)系給周邊人帶來的不幸。
2.間接不禮貌策略及其在語料中的現(xiàn)實化:間接不禮貌是“一種通過暗示的方法間接傳達的不禮貌,這種不禮貌可被取消”。[6]在電視劇《我的媳婦是女王》中間接不禮貌的使用共有24例,占所有不禮貌策略的13.3%。其中,使用嘲諷、拒絕實行禮貌及使用修辭手段所占間接不禮貌的比例分別為:70.8%、8.3%、20.8%??梢姡趯嵭虚g接不禮貌策略時,說話者多采用嘲諷策略。
語境:李開心未來的婆婆安琪兒不滿李開心的干哥哥陶然對李開心死纏爛打,于是約見他,要他遠離李開心。
安琪兒:我告訴你我今天找你是給你面子,如果你再要給開心有什么小動作的話,我絕不饒你。
陶然:安阿姨,我陶然三十幾歲的人了,我會被你嚇著嗎?今天你想說的話應該說的差不多了啊,那我也差不多該告辭了,跟您聊天特別地愉快。((驚訝狀))安阿姨,您昨天晚上沒休息好吧?((笑,手指自己的眉毛))
安琪兒:什么人哪你?
在該對話中,安琪兒采用威脅的不禮貌策略要求陶然放棄李開心,受到面子威脅又不甘示弱的陶然面對長輩安琪兒時沒有采用公開的、直接的不禮貌策略,而是說道“跟您聊天特別愉快”這一間接的反語,對與安琪兒的談話進行嘲諷。句末還故意問安琪兒是不是“晚上沒休息好”實則諷刺安琪兒容顏衰老(與安琪兒一向自以為年輕貌美造成心理沖突),旨在激怒安琪兒,威脅對方的積極面子??梢?,通過間接的不禮貌策略,在挽回自己面子的同時也傳遞了對對方的不滿。
Bousfield還研究了不禮貌在語篇中的動態(tài)性。他將不禮貌交際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研究不禮貌的冒犯性事件,第二階段對Culpeper的不禮貌回應策略進行總結(jié)并調(diào)整,第三階段主要討論不禮貌的結(jié)束方式。
Bousfield認為:不禮貌不會憑空產(chǎn)生。產(chǎn)生不禮貌的語境在不禮貌發(fā)生之前已經(jīng)被激發(fā)。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實行不禮貌的一方肯定在實施不禮貌之前的某個點已經(jīng)完全被激怒。Jay[8]認為年齡、性別、社會地位、外貌、所處社會環(huán)境、某個行為、言語等都可以是冒犯性事件。如下例。
語境:陶然出國數(shù)載難得回國一趟,本來與父親陶教授很開心地在一起吃飯,不料陶然的一番話激起了陶教授對他的不滿。
陶然:我在美國這幾年其實過得挺不容易的,您別看我這個有常青藤的頭銜,可如果我想混入美國的主流社會,我比那些美國的本土同學難得不是一星半點的。要資源沒資源,要關(guān)系一點關(guān)系也沒有,付出的努力比別人多幾倍甚至幾十倍,都不一定有人家一點成功。我不是不想跟您聯(lián)系,您說我跟您聯(lián)系了,我能跟您說什么???
陶教授:((臉色由晴轉(zhuǎn)陰))我就是鬧不明白了,你干嗎非要死乞白賴地進入人家的主流社會???中國人有自己的主流:仁義禮智信。只要行得正坐得端,↑那你就是主流。
本例中,陶然的言語所體現(xiàn)的價值觀是不禮貌言語的冒犯性事件。陶教授與多年不見的兒子相聚本是很開心的場合,但陶然在父親面前抱怨自己在美國的各種不如意,言語中透露的對社會地位、對名利的追逐引起了陶教授的不滿,因此對兒子進行了一番批評教育。對陶然而言,傷害了他的積極面子。
Bousfield對Culpeper的不禮貌回應策略進行了總結(jié)并提出了他自己的不禮貌回應策略。如圖1。
圖1 不禮貌回應選擇策略
當不禮貌發(fā)生時,聽話者可選擇回應或沉默。沉默的原因可能是聽話者為了維護自己的面子、激怒對方、正在思考或一時想不到要怎么回復對方,[6]當聽話者選擇回應時,可反駁或接受。反駁包括攻擊性反駁或防御性反駁。前者指“同樣以面子攻擊來反駁說話者的面子攻擊”,后者指“通過維護自己的面子來反駁對方的面子攻擊”。攻擊性回應策略往往以維護自己的面子為次要目標,而防御性回應常常以攻擊對方面子為次要目標。
在電視劇《我的媳婦是女王》中,針對不禮貌話語,聽話者選擇回應策略有82例,占不禮貌所有策略的92.1%。選擇沉默的有7例,占7.9%;回應策略中選擇接受不禮貌的有12例,占13.5%;反擊的有70例,占78.6%。可見,在面臨不禮貌時,聽話者多選擇反駁性策略。如下例。
語境:妮妮婚后因為與婆婆矛盾沖突嚴重,決定跟大偉離婚。大偉帶上爸媽上岳父家找妮妮,挽回倆人的婚姻。本來希望倆人離婚的大偉媽則怪妮妮在離婚協(xié)議上幾乎讓大偉凈身出戶。
大偉爸:那咱們好好談談?
桂英:有什么好談的,不就離婚嗎?誰怕誰???
大偉爸:桂英,你先聽人家親家說。
桂英:話都不讓我說了,我偏說。我就知道你這個小賊丫頭早就對我們家有外心了,你看這協(xié)議書寫的,我們大偉簡直就是凈身出戶啊,你也太狠點了吧?你是看著我們大偉好欺負是不是?
妮妮媽:妮妮欺負大偉?這都到我們家了你還想欺負我們哪?↑你怎么不想想他們倆鬧離婚都是你這個當婆婆逼的!
對話中,大偉媽批評兒媳心狠讓自己兒子凈身出戶,而妮妮媽針對大偉媽的不禮貌言語采取了防御性和攻擊性策略相結(jié)合的回應策略。妮妮媽先對大偉媽的指責進行反問,否定對方的批評,維護自己一方的積極面子。接著采取攻擊性策略,以牙還牙直接指責對方是倆人鬧離婚的罪魁禍首,攻擊對方的積極面子。
到目前為止,研究者很少關(guān)注不禮貌話語的結(jié)束。從事沖突性話語結(jié)束研究的Vuchinich[9]提出了沖突性話語結(jié)束的五種類型:①服從對方;②有權(quán)勢第三方的干涉;③妥協(xié);④不相上下;⑤退出。這五種沖突的結(jié)束方式同樣適用于不禮貌話語的結(jié)束。
在電視劇《我的媳婦是女王》中,五種不禮貌結(jié)束策略的分布及比率為:有權(quán)勢第三方干預共9例,占45%;不相上下共6例,占30%;退出和服從對方各兩例,各占10%;妥協(xié)1例,占5%。由此可見,該劇中的不禮貌結(jié)束方式以有權(quán)勢的第三方干預為主。下面對這一結(jié)束方式在劇中的實現(xiàn)進行分析。
語境:妮妮兒子發(fā)高燒住院,妮妮與婆婆就孩子要不要轉(zhuǎn)院的問題上意見分歧,最后孩子在妮妮的堅持下轉(zhuǎn)了院,為此婆婆很是不滿。
婆婆:你是孩子的親媽,孩子發(fā)燒四十度你還在外面逛大街呢。讀了兩本書就覺得自己了不起了,有本事別讓孩子生病啊。放著正經(jīng)醫(yī)院的話不聽,非到這種地方來,現(xiàn)在已經(jīng)花兩千多了?!褪怯绣X燒的你就是。
妮妮:不是,我花我自己賺的錢,我愿意啊,剛才要不是你耽誤時間,昆昆不早好了嗎?
婆婆:你的錢不是我兒子的錢嗎?我耽誤時間了,我都帶了兩個孩子了,不比你懂得多?
妮妮:您養(yǎng)兩個兒子了,老大不是讓您帶死了嗎?
大偉:妮妮,胡說什么呢?
妮妮公公:別吵啦,這是醫(yī)院,它不是家!
該例中,婆婆批評妮妮對孩子照顧不周,不懂省錢。對婆婆的指責,妮妮采取攻擊性策略進行反駁,認為是婆婆拖延了孩子的治療時間。就在兩人吵得無休止的時候,作為家庭中兩大權(quán)威的大偉和大偉爸的話語插入有效結(jié)束了兩人的不禮貌沖突性話語。
針對不禮貌,國內(nèi)多以Culpeper的不禮貌理論模式及回應策略為基礎(chǔ)的研究。該研究以Bousfield不禮貌理論框架為理論基礎(chǔ),研究了電視劇《我的媳婦是女王》中不禮貌的實現(xiàn)形式、不禮貌的冒犯性事件、不禮貌回應策略及不禮貌的結(jié)束方式。研究發(fā)現(xiàn)Bousfield的不禮貌理論能夠有效解釋漢語電視劇情景中的沖突性不禮貌話語。
[1]Thomas.J.Meaning in Interaction: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M].New York:Pearson Education Inc,1995.
[2]Culpeper,J.,Bousfield,D.,Wichman,A.Impoliteness revisited: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dynamic and prosodic aspect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3(35):1545-1579.
[3]孫飛鳳,高清.不禮貌回應策略分析[J].華僑大學,2014(1):162-168.
[4]黃瑋瑩,羅長田.不禮貌原則視角下的英漢強勢憤怒話語分析[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35-39.
[5]徐昕旸.不禮貌原則在戲劇小品中的體現(xiàn)和功能[J].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學報,2013(1):64-68.
[6]Bousfield,D.Impoliteness in Interaction[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8:95,183,188.
[7]何自然,冉永平.語用學概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308-310.
[8]Jay,William.Cursing in America:a psycholinguistic study of dirty language in the courts,in the movies,in the schoolyards and on the streets[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992.
[9]Vuchnich.Samuel.“ The sequential organization of closing in verbal family conflict.” In Grimshaw,A.D,ed.Conflict talk:Sociolinguistic investigations in conversation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118-138.